陰性
陰性
陰徠性在醫學檢查中,一般來說是代表正常,陽性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陰性和陽性在醫學上使用得較多,已成為一種術語,是泛指存在與否,或用來表示某種檢查的結果。
表示體格檢查的結果時:如果某人患冠心病或範圍較小的肺結核,醫生聽診時不一定能發現問題,於是就會說心肺無陽性體征,或說心肺陰性,或寫成心肺(-)。
表示化驗的結果時:乙型肝炎“二對半”化驗。如e抗原陽性(+),表明有很強的傳染性,如僅有表面抗體陽性(+),表明對乙型肝炎病毒已具有免疫力,一般來說沒有傳染性。
表示拍片的結果時:腎結石的成分如是草酸鈣,拍平片時影子很深,叫“陽性石”;痛風患者由於腎結石的成分是尿酸,影子很淡,叫“陰性石”。此外,還有假陰性、假陽性等相當複雜的情況,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分別判斷。而相當多的人總以為“陰性”要比“陽性”好,這是一種誤解。
陰,古作“侌”,或加表示虛擬實體的“阜”作“陰”;陽,古作“昜”,或加表示虛擬實體的“阜”作“陽”。“侌”字從今從雲,意為“正在旋轉團聚的霧氣”。“昜”意為“發散氣體”。
中國古典哲學不將一事物呈對立統一的雙方籠統地稱作“矛盾”,而是分為“陰”、“陽”。它認為,凡陰性與陽性的異性事物之間,所呈現出的是互相感應、互相吸引,互相交流,互相滲透,且互為依存,互為己根,並保持相對平衡的關係。失陰則無陽,無陽則陰不存,陰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所以,中國古典哲學是世界上提出時間最早的、理論最完整的、廣義的相對論;中國古典哲學又認為,凡是陰性與陰性、陽性與陽性的同性事物之間,則存在著互相排斥、相互競爭的關係。競爭或鬥爭的結果,是一方不斷地削弱另一方,由量變到質變達到而壯大自己吃掉對方的目的,使兩個事物性質相同的實體合二為一。或者兩敗俱傷、同歸滅亡。但是,唯因其性質相同,才又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和合為一體,從而壯大自己。當然,還可以和而不同,走互不干涉、和平共處式的發展之路。由此而有“和為貴”觀點的提出。這樣,也就科學地分清了所謂“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但是,沒有事物性質“陰”、“陽”的區分,就不會有這種異性相引、同性相斥的哲理提出。所以,事物陰陽對立統一法則,仍然是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法則。
老子的哲學是陰性哲學的典型,說得形象些,即女性的哲學。哲學家加塞爾有一段話,恰可借用,他說:“就像是女性的永恆魅力,它從不強加諸人,它在被動之下,仿如大氣瀰漫那樣使人迷醉。確實,老子的哲學是崇尚陰性的一面:玄牝、雌伏、虛空、柔弱、靜篤、恬淡、無為、不爭、抱朴、守拙、絕聖、棄智等等。在理解上,但如果只執此一端,或僅以此為歸宿,就有走向消極的危險。後學中莊子就屬於這一路數。但老子的學說並不消極,它的核心思想是一種古代天才的矛盾論,其講究陰陽變易、相反相成的辯證法具有強勁的積極動能。
許多語言有陰性和陽性詞的存在,比如俄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梵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