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又名金華市第二中學,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也是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14年,又被評為“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53年,初名金華新建中學,后歷經浙江省金華第二中學、金華縣第二中學、浙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85年更名為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2年,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佔地370畝,共有65個教學班,學生數近3000人,教職員工240人。

歷史沿革


1953年初,浙江省政府決定在金華新建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學。隨即,金華專署成立金華新建中學籌建處,一面組織辦學隊伍,一面準備建設校舍,校址選在金華市北郊高村毛栗山,暫名為金華新建中學。
1953年5月6日,華東文委批准金華新建中學計劃。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53年秋,校舍破土動工。9月,學校開學,高中暫借在金華師範和金華婺江商校上課,初中暫借在義烏江南中學上課。
1953年12月,校舍一期工程竣工。
1954年1月,分散在三校的師生全部集中到新校舍。學校定名為“浙江省金華第二中學”。
1955年1月,包括辦公大樓等建築的第二期工程竣工,校舍基本建成。
1959年5月,浙江省教育廳確定,金華二中為浙江省重點中學。
1966年秋,學校停止招生。
1963年8月,金華專區青少年業餘體校辦在金華二中。
1963年12月,浙江省軍區新建的金華滑翔學校附設在金華二中。
1967年2月,軍宣隊進駐學校,出現了短暫的複課。4月,學校隨同社會逐漸分裂成兩大派,又停課。9月,軍宣隊換員,學校二度複課。
1970年6月,地區革委會決定,學校改名為金華縣第二中學。
1978年1月,學校重新劃歸金華地區領導,恢復浙江金華第二中學校名。
1979年5月9日,浙江師範學院金華分校定點金華二中。秋,浙師院金華分校中文、外語科遷入金華二中。
浙師大附中
浙師大附中
1980年秋,浙江師範學院金華分校黨政機關和物理、數學、政教科遷 入。
1982年6月15日,浙江師範學院金華分校併入浙江師範學院,金華二中作為浙師院附中,由浙師院統一領導。
1985年2月,浙江師範學院升格為浙江師範大學,學校成為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又名浙江金華二中。
1997年3月17日,浙江省教委下文,授予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稱號。
2014年4月,學校被授予“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稱號。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2年,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佔地370畝,總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共有65個班,學生數近3000人。

硬體設施

1996年,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將原辦公教學樓向西延建,使整個大樓成為長103米的辦公教學綜合樓,又新建了一幢3000平方米的6層學生宿舍樓。
截至2012年,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共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建有3幢教學樓、科技大樓、行政大樓、餐飲中心、學生公寓、標準塑膠田徑場、塑膠籃排球場(10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4個網球場)、高規格圖書館、大會堂、體育館等基礎設施;教室內均安裝有電子白板,教書多媒體覆蓋率100%,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學科覆蓋率為90%以上。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共有教職員工240人,其中浙江省特級教師6名,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10人,浙江省教壇新秀5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浙江省模範教師1人,金華市教壇新秀6人,金華市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7人。
浙江省特級教師:章雲生、何通海、陳報南、朱紅彪、陳永芳、劉曉
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章雲生、汪少華、何通海、陳報南、吳國福、林樟華、朱紅彪、陳永芳、張俊美、楊淑嫻
浙江省教壇新秀:陳永芳、陳宏躍、陳亞莉、盧樟洪、王苗英
浙江省優秀教師:陳國有、盧樟洪
浙江省模範教師:何家忠
金華市教壇新秀:徐煥明、王苗英、范琪雯、張蘇麗、趙益民、金雀屏
金華市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吳小燕、陳國有、徐仲文、傅金月、陳亞利、盧樟洪、劉東升
教師名錄信息來源: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16年高考,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超過401人,一位學生理科取得722分的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超過475人,一位學生取得730分的成績。
2014年高考,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超過430人,700分以上有5人。
2013年高考,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超過400人,其中7位同學超過700分。
2011年高考,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為423人,文科重點人數超過100人。
•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比賽項目獲獎情況/榮譽
2014年12月宋天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二等獎
周子健、鮑仁傑、童揚全國三等獎
湯澤齊、張子健浙江省一等獎
校女籃金華市第九屆省一級重點中學女子籃球賽冠軍
張正榮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
2014年8月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3人獲浙江省二等獎
16人獲浙江省三等獎
2014年7月鄭李斌、鄭宇杭、章心瀚、邢子昂、金彥加、李琳、蔣怡佳、方婷露浙江省青少年體育傳統項目(體育特色)學校跆拳道比賽團體總分第二、兩金五銀三銅、體育道德風尚獎
2014年5月胡港、陳上旭、童揚、樓崢博、方凌峰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浙江省一等獎
周寧、周子健、潘冰彬、胡文謙、方孌寧、鮑仁傑、周家俊浙江省二等獎
邢詩嘉、倪梓欣、徐穎、樓胤成、黃俊濤、葉振虎、戴牧芸浙江省三等獎
2013年11月朱璐穎浙江校園歌手大賽全省十佳歌手
葉加勉、李晨昱、葉進取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浙江省一等獎

教師成績

時間教師比賽項目參賽作品獲獎情況
2014年11月20日王謙金華市直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丁霓
陳冬武二等獎第一名
沈婷
2014年10月陳小偉浙江省歷史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14年9月歷史學科組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學重點課題“我國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新特徵研究”第六屆校長論壇《浙師大附中歷史學科課程建設綱要》一等獎
陳亞利《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2014年7月喻毅濤浙江省生物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14年6月李慧勤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評審《普通高中“興趣特長類”體育選修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全國二等獎
2014年朱躍俊被授予浙江省第二十五屆“春蠶獎”榮譽稱號
陳亞利、張俊美被授予浙江省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金麗論文《三個視角下的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幾何意義》金華市一等獎
周建峰論文《解決含參恆成立問題的三種境界》
何承生論文《共治霧霾守得雲開》
徐濤《“問題-釋疑-小結”三步課堂教學模式初探》金華市二等獎
盧章洪《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推導課例研究報告》金華市一等獎
鄭冰俏金華市直高中數學論文評比《直面數字“1”,彰顯向量品位》一等獎
申昱東《等效性化歸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周平《導數解題中求參數範圍問題》

學校榮譽

授予時間榮譽名稱授予單位
1960年6月全國文教戰線先進單位國務院
1997年3月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浙江省教委
1999年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教委
2001年全國學科“四結合”教改試驗學校教育部基教司
2002年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2003年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教科室
2005年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
2006年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研中心實驗學校
2014年4月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文化傳統


校標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標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標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金華二中)標誌,將學校中英文名稱與具有象徵意義的學校標誌性歷史建築(紅樓)結合一體,使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金華二中內涵合一,凝結六十年辦學的蒼桑歷程。以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為校名標準字,以經概括提練的圖案化了紅樓為主體形象,以“1953”標明成立時間,寓意其歷史淵源和新篇章的開啟。以“絳紅色”為標準色,既體現熱情奔放的活力,也展示沉穩大氣的厚重。整體以包容飽滿的圓形呈現,以曲直相間的線條和點面對比的方式表現,構成圖文結合、簡潔大方、內涵豐富、莊重典雅、個性鮮明的標誌形象。體現開放包容的理念和辦一流名校的品質追求。

校訓

博學、慎思、求真、崇德
博學:指廣義的學習,語出《禮記·中庸
慎思:指謹慎地思考,語出《禮記·中庸》
求真:指講求實際、實事求是
崇德: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語出老子《道德經》

校歌

擁抱明天燦爛的太陽
章雲生詞 洪波曲
北山蒼蒼,婺水茫茫,尖峰山下桃李芬芳。
菁菁校園,書聲朗朗,黃土地上奮發圖強。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啊!我們樹立起以生為本的理念。
啊!我們堅信知識就是力量。
傳承中華文明的薪火,擁抱明天燦爛的太陽!
北山蒼蒼,婺水茫茫,尖峰山下學風堂堂。
綠色搖籃,英才輩出,金色中華譜寫新章。
啊!我們高舉起科教興國的旗幟。
啊!我們放飛民族復興的理想。
登攀世界科學的峰巔,擁抱明天燦爛的太陽!
燦爛的太陽!

學生活動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重視第二課堂,經常開展文體活動,例如校園文化藝術節、主持人大賽、元旦文藝匯演、迎新書畫攝影展、感恩獻唱活動、“感恩之心”繪畫大賽、“爭鳴杯”辯論賽等。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15個。
社團名單
天文社音樂社編輯社
街舞社話劇社廣播社
廣告社跆拳道社攝影社
動漫社新聞社日語社
辯論社書畫社航模社

學校領導


何通海:校長
吳洪濤:黨委書記
溫金生:副校長
陳報南:副校長
周建峰:副校長
陳炳偉:校長助理
信息截至2018年1月,參考資料:

校園環境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的整體格局呈方形,正南大門與北門以中軸線南北貫通;進南門之後,正前方是學校的文化主廣場,向左右延伸出去的是聯通整個校園的環形大道。環形大道以內,是學校的教學區;大道外側,則是複合功能區,包括師生生活區、運動區等。
學校內部方圓一體,整體布局整齊而有錯落,規整而有變化;校園北倚浙江師範大學與北山,南臨金華城區與婺江

知名校友


張邢煒,醫學博士
馬樟根,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
金見悅,核物理博士
孔鳳鳴,中國第一個放射腫瘤博士后
王勇新,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
張必訓,總參謀部第三部副軍級專職幹部、研究員,少將
王新允,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陳樟潮,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程留芳,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王樟茂,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金相燦,中國環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
楊迪生,浙二醫院博士生導師
林子豪,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
丁伯陽,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徐肖豪,中國民航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閻衛東,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小寧,第一軍醫大學教授,少將
閻衛東,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吳飛鵬,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