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蔡葆真的結果 展開
蔡葆真
蔡葆真
英若誠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門,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山東省長,蔡葆真從小入天津聖約瑟教會女校,接受西方教育。解放后曾任北京兒童圖書館館長。
英若誠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門,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山東省長。解放后蔡葆真曾任北京兒童圖書館館長。
蔡葆真與其兄蔡鳳都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蔡葆真與鄧穎超女士是同班同學;蔡鳳都與周恩來是同班同學。
英斂之還創辦了北京第一所女子中學——靜宜中學,英若誠的母親蔡葆真女士剛過門就當了這所學校的校長,時年19歲。
蔡葆真從未離開過中國,她父親為了讓她配得上那位留洋的准女婿,從小就把她送進教會學校,她同樣是一名天主教徒,精通英文和法文。
這樣的夫妻在同時期的中國並不多見,在英若識的記憶中,“我們家的民主空氣一直很濃”。蔡葆真奉行“樹大自直”的教育理念,給予子女最大的自由空間。
英千里和妻子蔡葆真(晚清山東巡撫、民國教育總長蔡儒楷之女)一共生了9個子女,長女七香、次子若敬患病早逝,其餘幾個孩子依次為若勤、若誠、若聰、若采(女)、若識、若智、若嫻(女)。
1935年10月,英千里和蔡葆真又添了一對孿生男孩,給孩子取什麼名字讓英千里夫婦犯了難。
因為當初,英千里為長女取名七香;為長子取名為巴圖(滿語:英雄之意);給次子取名九齡,從語音上已佔了“七”、“八”、“九”三個數字,待到三子英若誠時,不便用“十”,故取名為“少陵”;可兩年後,英家的第四子出生時,取名“辰齡”。到第五子和第六子的時候,夫婦倆實在想不出更為妥當的名字。很快,這件事被英家的世交、當時輔仁大學校長、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陳垣先生得知,他建議英千里給新出生的兩個幼子一個取名“若識”、一個取名“若智”。“識”為多音字,亦讀智,用在孿生兄弟身上再合適不過。英千里夫婦非常高興,並提出請陳垣先生給巴圖等兄弟姐妹都按“若”字統一取個名字。陳垣先生欣然接受了英千里夫婦的請求,除已夭折的長女“七香”外,他給每個孩子改名:長子巴圖取名為“若勤”;次子九齡取名“若敬”;三子少陵取名“若誠”;四子辰齡取名“若聰”;次女取名“若采”。從此,英家兄弟姐妹的名字才統一了排序,稱為“若”字輩。到了1945年,英千里與蔡葆真又有了一個女兒,她是英家“若”字輩中最小的一個,取名為若嫻。
英千里去台灣后,蔡葆真帶著7個孩子艱難謀生,她賣了一些古董維持生計,凡是在讀的孩子,一個都不讓他們中斷學業。生計艱難,免不了借債度日,她把丈夫寄來的路費都拿去還了債。1950年前後,她寫了封信讓丈夫再寄一筆錢,這封信下落不明,家人從此與英千里失去了聯絡。
蔡葆真因為有個跑到台灣的丈夫,自己又懂法文,被安上一個疑似“法國間諜”的罪名,造反派不許她跟子女同住,把她隔離到一個只有7平米的小矮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