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皮

封皮

封皮,也稱封面、外封、皮子、書封(精裝稱書殼),包在書芯外面,有保護書芯和裝飾書籍的作用,封皮分面(封面)與里(封里)和封一、封二(屬前封),封三、封四(屬後封)。

基本解釋


1. [envelope] a 〈方〉∶信封。
2. 把…裹起來用的東西。
包起來用的紙是封皮。
3. [paper wrapping]∶圖書的封面。

引證解釋


1. 封條。
宋 蘇軾 《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省部今依勑命指揮,出給到空名度牒三百道,並封皮。”《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知縣﹞又發兩張封皮,將菴門封鎖不題。”
2. 書刊或簿籍的封面。
宋 歐陽修 《試筆·學書費紙》:“曩時嘗見王文康公戒其子弟云:‘吾平生不以全幅紙作封皮。’”丁玲 《楊媽的日記》:“我喜歡這本子,是藍色的封皮,裡面有許多小小的格子,張張紙都白得可愛。”
3. 包裝器物的外皮。
4. 信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將簡帖兒拈,把妝盒兒按,開拆封皮孜孜看,顛來倒去不害心煩。”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五:“蕭隊長瞅著紅帖子,封皮寫的是:‘ 蕭工作隊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