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

稱謂

教父是對特定人群的一種稱謂。教父是一個漢語辭彙,一指在嬰兒或幼兒受洗禮時,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二指猶言教戒的開始。三指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紀在制訂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出自《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教父詞義


1、在嬰兒或幼兒受洗禮時,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
天主教、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聖公會等)行洗禮時為受洗者設置的男性監護人和保護人。
如:巴金 《沉默集·丹東的悲哀》:“你們是老同學,他又是我們孩子的教父,你去找他。”
每個受洗禮的男孩應該有兩個教父和一個教母。
2、猶言教戒的開始。如:《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河上公 註:“父,始也。”
3、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紀在制訂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
在義大利西西里有句俗話:世界太危險了,孩子必需有兩個父親才行。因此孩子到達一定年齡后孩子父親就會請求當地有威望有權威的人(朋友)來充當孩子的教父。
唐:義大利等一些拉丁語國家中對男子尊稱用"閣下"或"老頭子"(也譯作"唐"或"堂"),這相當於日耳曼語中的"馮"和英語中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