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口

紅石口

內容介紹由於“四人幫”的指使和支持,本時期“陰謀文藝”大行其道,占絕對地位,另有一些公安文學作品雖並非為特定的陰謀政治而服務,但它仍然適應著政治路線的需要,對極“左”思潮基本採取接受與迎合的態度,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就是“夾縫文藝”。這類作品雖不同於直接為“四人幫”進行政權服務的“陰謀文藝”,但也自覺不自覺地迎合、適應了當時的需要,對極“左”思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特殊政治條件下的文學的畸形產物。建國后,先後任中國作協副秘書長、中宣部文藝局代局長、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刊社主編、魯迅文學院第一副院長等。

內容介紹


由於“四人幫”的指使和支持,本時期“陰謀文藝”大行其道,占絕對地位,另有一些公安文學作品雖並非為特定的陰謀政治而服務,但它仍然適應著政治路線的需要,對極“左”思潮基本採取接受與迎合的態度,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就是“夾縫文藝”。這類作品雖有一定的生活基礎,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畫,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但政治色彩仍然是極強的,從而導致了人物臉譜化、情節模式化、衝突簡單化、情感直露化,17年公安法制小說的一些弊病在這裡被強化了。這類作品代表作有龔成的《紅石口》、李良傑、俞雲泉的《較量》、尚方的《斗熊》等,都顯得粗劣雷同,形象呆板、語言乾巴。這類作品雖不同於直接為“四人幫”進行政權服務的“陰謀文藝”,但也自覺不自覺地迎合、適應了當時的需要,對極“左”思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特殊政治條件下的文學的畸形產物。由於它成為“四人幫”反革命政治統治的間接工具,“四人幫”對它網開一面,並不象對待其他文學作品那樣,而是採取默認、容許的態度,這就使得它不僅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而且有所發展,從而和“陰謀文藝”一道,在其他文學百花零落的反襯之下,在一個特殊的年代畸形發展起來。

作者介紹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原書記、詩刊社原主編,魯迅文學院原第一副院長,著名文學評論家、編輯家、詩人楊子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8月2日9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楊子敏同志1929年10月生於河南新安,1944年10月參加八路軍,194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建國后,先後任中國作協副秘書長、中宣部文藝局代局長、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刊社主編、魯迅文學院第一副院長等。他於194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紅石口》(與人合作)、散文詩集《迴音壁》、散文集《隨心集》、獨幕劇本《復仇的火焰》等作品。他於1979年加入中國作協,曾被推舉為中國作協顧問,是中國作協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