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點理論

控制點理論

控制點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的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於1954年提出的一種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旨在對個體的歸因差異進行說明和測量。

控制點理論概述


不同的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的目標出發,對控制點理論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心理學家格洛佛(Glover)在其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控制點指的是一個人感到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的位置在哪裡——內部的或外部的”這一觀點最有代表性。
對於控制點理論,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於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這種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稱為內控者。對另外一些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無濟於事。這種人傾向於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外控者
由於內控者與外控者理解的控制點來源不同,因而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也不相同。內控者相信自己能發揮作用,面對可能的失敗也不懷疑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面對困難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個人努力與行為結果的積極關係,面對失敗與困難,往往推卸責任於外部原因,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企圖尋求救援或是賭博式的碰運氣。他們傾向於以無助、被動的方式面對生活。顯然這種態度與行為方式是不可取的。
爾後,不同的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的目標出發,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心理學家格洛佛(Glover)在其2O世紀7O年代出版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控制點指的是一個人感到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的位置在哪裡——內部的或外部的”這一觀點最有代表性。
個體對自己的控制點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對控制點的不同認知會影響個體的情緒、期望、動機和行為,從而對其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產生間接的影響。

控制點理論的運用


研究表明,對學習而言,學習者持有的對控制點的不同看法是通過影響其成就動機、情緒、其投入學習任務的精力、其對待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其對獎勵的敏感性及懲罰或分數對他們的意義、其自信心和對待教師的態度等一系列變數,從而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的。
具體來說,對控制點的不同看法能夠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夠決定學生對學習任務是持接受的還是持拒絕的態度,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學習中能否克服困難等。
一般認為,內控者由於傾向於把學習上的成功認知為自己的能力和勤奮,而把學習上的失敗歸結為自己的努力不夠,因而在事後分析原因時,把失敗作為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標誌。這樣,無論是學習上的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夠促進他們更加勤奮,更加努力,因而這些學生的成就動機就比較強,其學習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大。而外控者一般傾向於從外部找原因,學習成功認為是運氣較好,而學習失敗則認為是運氣不好、教師教得不好、學習任務太難等。這種學生的成就動機比較弱,他們對學習無興趣,逃避有關的學習活動。在被迫選擇時,不是懷著僥倖的心理選擇太難的任務,就是從保險的角度選擇太容易的任務。在失敗的情境中,他們顯得無能為力,往往會中止自己的學習。與外控者相反,內控者對自己的學習充滿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因而他們能積極地適應中等的、適度的課堂挑戰,選擇現實的學習任務。當然,這並不是說,內控水平越高越好,科學的觀點是應幫助學生髮展平衡的控制結構。
本條目在以下條目中被提及戰略質量成本審計 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 質量改進
關鍵字控制點理論,控制點,Lous of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