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三無性
三性三無性
“三性”,亦稱“三自性”,指“遍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三無性”,亦稱“三無自性”,指“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性三無性是佛教唯識學派的重要概念。
“三性”,亦稱“三自性”,指“遍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人們用名言概念普遍地計較、執著客觀世界為實有,謂之“遍計執性”。它被認為是謬誤。依他眾緣而得起的一切現象的自性謂之“依他起自性”。宇宙萬有,依眾緣而生起,都是“假有”,並非真實。即一切現象既無“人我”,又無“法我”。從而顯示出真假實性,取得所謂最真實最圓滿的認識,謂之“圓成實自性”。“三無性”,亦稱“三無自性”,相對於“三性”而言。“遍計執性”,體相都無,為“相無自性”。“依他起性”,從“眾緣”生,非“自然”有,為“生無自性”。“圓成實性”,須有“凡夫”所妄執的“我”(主體世界)、“法”(客觀世界)二“性”,為“勝義無性”。所謂“三無性”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表達“三自性”的思想,兩者的意義是相同的。
(1)遍計執與依他起:依他起法是虛妄分別,為世俗諦,是“有”法。遍計所執是虛妄分別所執著之實我實法,是“無”法。如是二者一有一無,則非不異。所謂現象世間的種種境相,此一切法,雖是依他緣生,眾緣和合,是存在的假有,而不是真有實有。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此說明,因緣所生的諸法是假有幻有,是思維之後的一種悟境。遍計所執的實我實法,若是了知無有自體性也,是一切悟境。這兩種說明,在事實上真是如此的,不過在常識上卻是相反的。而在常識上是執我法為實,不知道因緣生法依他性空。又遍計執是情有,依他起是假有,故非不異。但不論妄情有和假有,在常識上同是有,故非異。如世親論師云:“意識是遍計,此依他起為所取所緣境性,能生遍計,亦是遍計所執性。即依他起為境,生遍計心義,名遍計所執性。謂彼意識是遍計,緣彼相貌為所取境,為所遍計。由此依他亦名遍計性,故非異”。又無性云:“非異者依他起有,遍計所執性有。異望哀有,可得言有,無望非有,非可異故。彼既是無,望何為異。非不異者,有與非有,不成一故”。
(2)圓成實與依他起:即依前遍計所執是“情有”,今說圓成實是“妙有”,依他起性是“幻有”,此二不同,則非不異。另一方面說,則非異,因圓成實是依他起法的真實性,若異應非彼性,若不異,依他起法應是常,或者圓成實應是無常。而實不爾,故二者異。又依他起性是凡聖境界,圓成實性唯是聖者的境界,為聖者所證。聖者雖能緣依他起,但凡夫卻不能體會圓成實,這就非不異了。又依他起多依染分說,圓成實是依凈分說。聖者的智慧有二:(1)根本智:即五分別智,親證圓成實性。(2)后得智:即多指有分別差別智。就是得根本智后,起差別智,緣依他起差別法相,故此圓成實性與依他起非不異也。若定執不異,圓成實性應為後得智所緣,或依他起性應為根本智所緣。而實不然,故非不異。如《成唯識論》云:“故非一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俗,相待有故。”
(3)圓成實性與遍計所執:圓成實性與遍計所執的關係,如明與暗的對立。有光明即無黑暗,有黑暗即無光明。也就是說,證悟了圓成實,則無遍計執,有遍計執,則無圓成實,這是迷悟對立的,故非不異。然而遍計所執性實本無體,如龜毛兔角。遍計性空,即是圓成實性,故亦非異。
總之而言,三性是以依他起法為中心的,若無依他起法的存在,前後二性者都不可得,不可說。依他起性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即是心識,所以,名為虛妄分別有。前遍計所執是依他起上的妄情計執;后圓成實性,是依他起上的真實性。所以離了依他起法,前二性根本不可得,由此說明唯識義。
三無性者是對三性所立。如《唯識三十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所謂三無性者,一、相無自性,二、生無自性,三、勝義無自性。一相無自性者,此依遍計所執性所立。因遍計所執性之體相不過是迷情上所現之妄相,體實非有,譬如像空花一樣,性相都無。如《解深密經》云:“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有生相安立不相,是故說明相無自性。”又如《大乘人道次第章釋》云:“遍計無其體相,名相無性。”二生無自性者:此對依他起性所立。因為依他起性,為眾緣所起的假法,緣有則生,緣散則滅,無自然性,故說無性,非性全無,譬如幻像,非有似有。如《解深密經》云:“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又《大乘人道次第章釋》云:“依他不以自然之法而生,名生無性。”三勝義無性者,此對圓成實性所立。真如體勝,故云勝義。所謂勝義,就是遠離了前遍計所執我法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譬如虛空,無相空寂,唯是眾色無性所顯。如《解深密經》云:“一切諸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又《大乘人道次第章釋》云:“真如是無我性,體即勝義而非無性”。然而,因我法二空所顯,從彼能顯二空為名,亦名無性。又深密、顯揚,以凈分、依他亦是清凈所緣的境界,故亦說為勝義無性。
三性三無性者:即是諸法萬有的實相。也就是說,宇宙一切諸法的現象,一一皆具三性三無性二義,即非有非空之中道。·所謂中道者:即是離有無增減之意。如《成唯識論》云:“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會中道。”又《成唯識論述記》云:“言中道者,正智也。理順正智,故契中道”。然而,中道者,若廣而言,有二種義:一者言詮中道;二者離言中道。言詮中道者,即是用言語詮顯中道之義。此中又有二種:一、三性對望中道;二、三性各望中道。(1)三性對望中道者:是依三性對望,非有非空,立中道義。也就是說,遍計所執,當情現相,體性都無,故非有,依他起性因緣生法,如幻假有,圓成實性,諸法實性,真空妙有,故非空。如是遍計是空,依他、圓成是有,即空有相對,而顯非有非空之中道。(二)三性各具中道者,即是依三性法爾各具非有非空之義,立中道義。也就是,第一遍計所執,情有故非空,理無故非有。第二依他起性,如幻事故非有,假有故非空。第三圓成實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是此三性一一各具非有非空的中道義。如《辨中邊論》云:“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如此說明所取能取之分別,非全無自性。惟於此分別上,遍計所執二取永無。此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之空性。即離於二取,但有真如.於彼真如中,亦但此分別,都無二取。如《成唯識論》云:“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又《義林章》云:“我法境空,真俗識有,非空非有,中道義立。”如此而言,無論三性相望談中道,還是從三性各別談中道,畢竟都是非空非有等言詮顯中道,又無論由離言中道而顯出言詮中道,還是由言詮中道而表示離言中道,但能悟此中道的真性,則知一切唯識,萬法唯心。
總之,唯識中道的義理,不但是唯識學的要旨,同時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懷所在。因我人皆被無明顛倒所覆,不知唯識中道之義理,妄執諸法實有,或執心內為無,產生種種煩惱,造業輪迴,受生死之苦。佛陀慈悲,開演唯識的三性三無性之中道之理,使眾生明此“正觀”(中道觀),消除諸業,圓滿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