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東十大碗

桂東十大碗

桂東十大碗,又稱“滿堂紅”、“桂東滿漢全席”,是湖南省桂東縣地區逢年過節、節慶活動用來招待客人的菜品,因酒席桌上擺放的菜肴共有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久而久之,桂東人就給酒席取名“十大碗”,這是桂東最古老、傳承最完整、也是最喜歡吃的菜肴,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民風名俗。

營養成分


桂東十大碗
桂東十大碗
桂東傳統土菜歷來重視原汁原味,土生土長,體現鄉里味道;採用最簡單,最原始的方法製作,原料常見,如時令蔬菜、黃菌干、番薯、豆腐、辣椒、黑木耳、魚仔、五花肉等綠色有機的常見食材,素以健康飲食為本。

生產製作


桂東十大碗雖然選料常見,但每一個菜品的食材搭配大有講究。
第一碗(頭碗):通常使用多種時令疏菜綜合混和(滴滴噠)在一起做出來,也稱“全家鴻福”。
第二碗(定碗):香芋扣鴨,將芋頭煮熟后,加上板鴨碎肉,最後再灑上蔥花。
第三碗番薯面:用純正的紅薯面(番薯面),配上辣椒干,翻炒。
第四碗:蒸蛋埂仔挖,指蒸蛋(雞蛋、鴨蛋各二),熟后灑些花椒油。
第五碗:五碗圓子一介介,指瘦肉(剁成肉醬)配芡粉,旋成圓子(肉丸)。
第六碗:豆腐白下下,指水豆腐煮后伴紅辣椒粉,灑蔥花。
第七碗:木耳黑嗒嗒,指黑木耳加瘦肉片煮熟而成。
第八碗:八碗肚仔韌恰恰,指腌蘿蔔片炒豬肚。
第九碗:魚仔腥啪啪,指小魚,加薑末。再灑花椒油。
第十碗:梯子大塊恰,指用豬五花肉切開好連成一塊。

食用指南


在桂東,這十碗菜有個固定的出菜順序,這十碗在湖南桂東尋常可見的菜肴,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桂東的“十大碗”最流行是在八十年代,那時桂東人剛剛走向土地承包制,家裡並不富裕,請客大多是一些小菜,聰明能幹的桂東人就把這些小菜科學搭配,取名為“十大碗,並編成順口溜:
“頭碗滴滴噠;定碗芋頭冬子鴨;三碗番薯面溜溜滑;四碗蒸蛋條埂仔挖;五碗圓子一介介;六碗豆腐白下下;七碗木耳黑嗒嗒;八碗肚仔韌恰恰;九碗魚仔腥啪啪;十碗梯子大塊恰”。
這十碗在湖南桂東尋常可見的菜肴,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
一般紅喜宴,在出第一碗和第二碗菜時,兩碗成一字形橫擺在茶盤上一齊端上,表示好事成雙,然後是煮好一碗端來一碗,不會等全部煮好后才上菜。
一般宴席,先上一大盤點心,再上9碟或12碟瓜子、糖果、花生等,然後依次序上10碗,又叫“滿堂紅”,每出一種菜,嗩吶手就要吹奏不同的樂曲。
吃完第一碗菜,吃第二碗時,就要開始推菜了,推菜是從篩酒這個位置,按照習俗依序成品字形推放好每碗菜,直到“十大碗”上齊。推菜一般是篩酒人去推。
吃喜酒時,桂東的“十大碗”,在出到第三碗菜時主人或其親人就會拿個碗來陪酒,表示對客人尊敬。出到第四碗菜時,陪酒才算結束,主人在大門口放一串鞭炮,表示四季大發。
其中第七碗為攔門菜,端上第七碗菜時,主人或其親人會再來篩一次酒,此時客人可以隨便接一點。如果主人如果把它擺在上席,表示客人吃完這餐就可以走啦;如果擺放在靠門的前席,表示留客。一般等“十大碗”菜上齊后才可以吃飯。主人第二天如還有酒席,就會吩咐篩酒的人,在下席十碗菜中間的這一碗菜不要去推,表示主人熱情留客。
第三天酒席(那時桂東人的喜酒一般有三天)十大碗上齊后,如下席中間這碗菜推到前席,空出一個口,表示酒席吃完,客人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