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揚子鱷的結果 展開
- 鱷目短吻鱷科動物
- 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
揚子鱷
鱷目短吻鱷科動物
揚子鱷或稱作鼉(tuó),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屬於爬行動物,卵生,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代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揚子鱷白天隱居在河岸兩旁洞穴中,夜間出外捕食。
揚子鱷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領,頭、尾和銳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蘆葦、竹林叢生之處,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I:有出入口、通氣口。而且還有適應各種水位高度的側洞口。洞穴內曲徑通幽、縱橫交錯,恰似一座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種地下迷宮幫助它們度過了嚴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時也幫助它們逃避了敵害而倖存下來。
揚子鱷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有時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躲避敵害或追捕食物。
揚子鱷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為它就有很強的耐飢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因此揚子鱷可長時間不吃東西。
揚子鱷為卵生,到了6月上旬,揚子鱷在水中交配,體內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鱷開始用雜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適的地方建築圓形的巢穴供產卵,每巢約產卵10—30枚之間。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幼鱷9月出殼。具冬眠習性。卵為灰白色,比雞蛋略大。卵上面覆蓋著厚草,此時已是夏季最炎熱的季節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腐爛發酵,並散發出熱量,鱷卵正是利用這種熱量和陽光的熱能來進行孵化。在孵化期內母鱷經常來到巢旁守衛,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母鱷在巢邊聽到仔鱷的叫聲后,會馬上扒開蓋在仔鱷身體上面的覆草等,幫助仔鱷爬出巢穴,並把它們引到水池內。仔鱷體表有桔紅色的橫紋,色澤非常鮮艷,與成鱷體色有明顯的不同。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在配種良好的環境中和精心飼養的條件下,揚子鱷於1980年產下了中國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揚子鱷族群安靜舒適地生活在保護區中,繁殖後代。在受到保護的情況下,其種群數量日益壯大。
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揚子鱷種群數量急劇下降。1973年1981年中美科學工作者聯合調查結果為:野生揚子鱷僅存數300—500條。為了拯救揚子鱷,中國政府於1982年在安徽宣城投資興建了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同時一些學者圍繞著揚子鱷的種群分佈和數量、棲息地、食性、繁殖、冬眠、洞穴、活動規律等廣泛開展研究。陳壁輝和他的同事們對揚子鱷種群數量和分佈、揚子鱷的形態學和生態學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於1985年出版了專著《揚子鱷》。雖然早在1976年人工孵化揚子鱷就獲得成功,但人工飼養幼鱷過程中出現卵黃硬結而導致大量幼鱷死亡的問題(仍未解決)。
陳壁輝等(1989)分析了幼鱷出生后的野外生態條件,測定了幼鱷的能量代謝,計算出幼鱷將體內卵黃全部消化完所需時間后發現,幼鱷孵出后餵食過早是幼鱷卵黃消化困難並形成硬結的原因。據此採取的措施為:一是將幼鱷孵化溫度升高至31—32℃,以加速幼鱷卵黃吸收速率;二是推遲餵食時間至幼鱷孵出后18—20天,以使卵黃完全被吸收。同時發現,孵化的前20天,濕度為95%以上,20天後降為90%左右,能提高孵化率,消滅孵化卵出現膨脹現象。
1987年揚子鱷的孵化率達95%以上,而幼鱷的死亡率僅為2.1%(1982年幼鱷死亡率為40%)。揚子鱷蛋殼外粘稠物質對防止卵脫水和外界水分過多地進入卵內,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若粘稠物質遭到破壞,就將降低孵化率。潘繼紅等(1988)發現,一些幼鱷的死亡是由變形桿菌引起的肝病致死或是由枸櫞酸桿菌、假單胞桿菌和變形桿菌合併感染肺而致死的。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的王仁平等在死亡幼鱷的胃腸中發現有大量的線蟲。因此,線蟲感染可能也是導致幼鱷死亡原因之一。
揚子鱷
它是一種現存鱷類中體型很小、行動最遲鈍、性情最溫馴的鱷類。它與美國的密西西比鱷是近親,它們的近祖所處年代可追溯到距今8千萬年前的白堊紀,遠祖所處年代則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
揚子鱷與同屬的密西西比鱷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年揚子鱷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只有1.5米長。不如尼羅鱷和灣鱷的體型那麼巨大。揚子鱷的吻短鈍,屬短吻鱷的一種,也屬近親。但同非洲地區的短吻鱷相比體型比短吻鱷短小。因為揚子鱷的外貌非常像中國傳說中的動物“龍”,所以俗稱“土龍”或“豬婆龍”。體重約為37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眼睛呈土色。
在今天的地球上,很難找到比揚子鱷生存時間更久的物種了。它是中國長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動物,有1.5億多年進化史,與恐龍屬同一時代。在人為的捕殺和棲息環境的破壞下,揚子鱷走到了滅絕的邊緣。為了了解揚子鱷,記者走進了揚子鱷生活的地方,看似兇猛醜陋的它們,身上有許多人類所不知道的秘密和優點,而這也是揚子鱷能夠在地球上存活兩億年的原因。
揚子鱷善掘洞為巢,常築巢於水庫堤壩處,常會造成水庫泄漏,帶來一定的危害,但對於一些板結的土壤則會起到疏鬆的作用,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其廢棄洞穴常為其它動物所利用。揚子鱷為肉食性種類,處於食物鏈頂級,對於維持食物鏈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揚子鱷以魚、蝦、軟體動物及昆蟲為食。
揚子鱷是中生代時期殘留下來的古老的爬行動物。據研究,鱷類的骨骼與恐龍類的骨骼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體表都被有排列整齊的鱗甲,說明鱷類與恐龍類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因此,研究揚子鱷對研究恐龍類的起源與演化及中生代爬行動物時代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體型揚子鱷與同屬的密河鱷相似,但是體型要小很多。成年揚子鱷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只有1.5米長。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揚子鱷鱗甲本質上與真皮鱗類似,而形成方式與鳥類羽毛的發生有相似之處。
揚子鱷身長1—2m,頭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後肢4趾,趾間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長而側扁,粗壯有力,在水裡能推動身體前進,又是攻擊和自衛的武器。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眼睛呈土色。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揚子鱷鱗甲本質上與真皮鱗類似,而形成方式與鳥類羽毛的發生有相似之處。
揚子鱷
組織化學研究表明,賁門腺和幽門腺主要由粘液細胞組成,但在腺管底部也可能具有壁細胞和主細胞;胃底腺細胞組成與哺乳類相似。相比較哺乳動物,揚子鱷小腸腸壁缺少粘膜肌層,絨毛由固有膜向腸腔突入或由上皮向固有膜內直接凹陷形成,小腸腺主要分佈於十二指腸的前段,孵化第52天,小腸絨毛上皮和大腸皺襞上皮中才出現明顯的杯狀細胞。揚子鱷肝和胰細胞超微結構及其形成方式與鳥類基本一致。揚子鱷呼吸系統中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層含有纖毛細胞、粘液細胞和基細胞3種細胞,而在胚胎期,氣管和支氣管上皮中只能區分為亮細胞和暗細胞2種,其纖毛細胞和粘液細胞可能是在孵出后形成的。但肺上皮中纖毛細胞在孵化第46天時已明顯形成。其肺上皮Ⅰ、Ⅱ兩型細胞、喉的組織結構及形成過程與哺乳類較相似。作者對揚子鱷胚胎外周血液研究發現,血細胞的類型和形態可明顯地分為2個時期,孵化第40天之前各型血細胞幼稚細胞所佔比例大,而第40天後則幼稚細胞所佔比例很小,這與其骨髓在孵化第40天之前形成相符合。揚子鱷腎臟結構與其它爬行類相似,但其近曲小管和收集管上皮細胞中不具有質膜內褶,遠曲小管上皮細胞有少量質膜內褶,這與其淡水生活相吻合。
揚子鱷
交配到了6月上旬,揚子鱷在水中交配,體內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鱷開始用雜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適的地方建築圓形的巢穴供產卵,每巢約產卵10~30枝之間。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卵為灰白色,比雞蛋略大。卵上面覆蓋著厚草,此時已是夏季最炎熱的季節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腐爛發酵,並散發出熱量,鱷卵正是利用這種熱量和陽光的熱能來進行孵化。在孵化期內母鱷經常來到巢旁守衛,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母鱷在巢邊聽到仔鱷的叫聲后,會馬上扒開蓋在仔鱷身體上面的覆草等,幫助仔鱷爬出巢穴,並把它們引到水池內。仔鱷體表有桔紅色的橫紋,色澤非常鮮艷,與成鱷體色有明顯的不同。
孵化6月份交配,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20枚以上。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幼鱷9月出殼。具冬眠習性。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在配種良好的環境中和精心飼養的條件下,揚子鱷於1980年產下了中國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揚子鱷族群安靜舒適地生活在保護區中,繁殖後代。在受到保護的情況下,其種群數量日益壯大。
揚子鱷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湖泊、水塘和沼澤中。
揚子鱷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篙的潮濕地帶。
揚子鱷
野生揚子鱷原生存在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由於人口稠密且近百年來發展較快,其棲息地不斷被開發為耕地魚塘等農業用地。揚子鱷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野生揚子鱷數量以銳減至不到三百條,生存環境也被壓迫至蘇皖浙交界的狹小地帶。揚子鱷的性情較溫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與其他動物一樣,在繁殖期脾氣暴躁時才會有攻擊傾向,但這種攻擊通常並不能對人形成實質性的傷害。
野生揚子鱷的生存環境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特別是在繁殖期,人類活動直接對揚子鱷的產蛋造成影響。人類活動導致其產蛋地不斷變遷,人類對其產卵巢窩的破壞也直接導致孵化率的下降。由於揚子鱷棲息地逐漸被闢為農田魚塘,在農民捕魚的過程中容易誤抓揚子鱷,誤抓后不能被及時放歸或得不到科學養殖也會導致揚子鱷死亡;農藥的使用間接的給揚子鱷的生存帶來威脅,往往出現野生揚子鱷誤食中毒獵物導致死亡的現象;揚子鱷的活動給農業生產帶來破壞也導致了居民對它的捕殺。而民間私自進行的揚子鱷買賣對野生揚子鱷的生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餐飲業往往造成野生揚子鱷偷獵現象,當地居民透露前幾年依舊有人收購揚子鱷。在人口密度較高的揚子鱷棲息地,這種偷獵並不難,很多野生揚子鱷就生活在農田或魚塘周圍,揚子鱷的溫順膽小也給偷獵者帶來了可乘之機,藉助一些簡單的捕魚工具就能捕獵揚子鱷。這也是野生揚子鱷數量一直在二百到三百條間徘徊波動的原因之一。
2003年在安徽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對揚子鱷的吼叫規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專題研究。在監測中,記錄了吼叫日期、吼叫時間、吼叫數和天氣情況。揚子鱷在每年的3月開始吼叫,11月停止吼叫,揚子鱷的吼叫數在不同的月份差異極顯著,其中6月揚子鱷吼叫最為頻繁,其吼叫數佔全年的26.0%,繁殖期間(6—9月)揚子鱷吼叫數明顯高於非繁殖期,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揚子鱷的吼叫數呈極顯著差異,存在明顯的吼叫高峰,白天吼叫多於晚上(U=12.5,P<0.05),天氣的變化對吼叫沒有影響。分析表明,揚子鱷的吼叫與其繁殖行為關係緊密,吼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異性,同時有保護領域的功能。
揚子鱷
2003年4月27日,將經過獸醫檢查挑選出來的兩雌一雄人工養殖的健康成年揚子鱷釋放到安徽宣城紅星揚子鱷保護點,利用無線電遙測技術測定其釋放初期4周內的活動區域,共記錄372個位點;還通過白天望遠鏡觀察和夜間燈光計數法觀察了它們的活動情況,結果顯示:3條揚子鱷經過3—14d后處於不同的穩定區域內,具領域特徵,雄性個體的活動區域大於雌性,日活動區域面積的變化也大於雌性,局部環境選擇上均趨向靠近岸邊並具有茂密植被的區域。
基於150例不同胎齡的揚子鱷胚胎,將揚子鱷胚胎髮育過程分成30個時期。早期胚胎主要以外部形態如體節、體曲程度、腦泡、感覺器官、附肢、鰓弓、顏面部突起、心臟、皮膚等作為分期標準;晚期胚胎主要以器官發育的組織學指標為分期依據。發現在前20個時期中,每個時期的胎齡與密河鱷的很一致,后8個時期的胎齡與密河鱷有差異。分析認為,鱷類晚期胚胎的分期依據應增加器官發育的組織學指標,以便使不同鱷類的胚胎髮育有一致的分期標準,為鱷類發育生物學後續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揚子鱷養殖場,開展人工飼養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揚子鱷保護區,1983年在保護區內設立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先後投資170萬元,建成小型飼養庫塘8座,分年飼養池10個,繁殖區1處,孵化、飼養、越冬系統1座。經過幾年試驗,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達95.4%,共已殖幼鱷20,000餘條,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揚子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1980年中國曾繁育出第一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浙江長興縣的揚子鱷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集生態、科研、教育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保護區基地。
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採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鱷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解除了該種瀕臨滅絕的危險。
70年代開始了大量的保護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成立了揚子鱷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中國人民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行動,使揚子鱷的數量有所上升。1983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鱷數量僅有500條。1992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鱷的數量增加到900條。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績。近幾年先後孵出幼鱷7000條,這是十分可喜的,人工繁殖的極大成功,為揚子鱷數量的恢復創造了條件。
揚子鱷
雖然已被安徽省林業廳定為鱷魚的保護地,但當地的村民仍在用這些水塘來灌溉農田、放牛、養魚、放鴨等。在這13個指定點中,只有10個曾報道發現過鱷魚。估計這些地區的鱷魚總數約有60隻。大的種群可由10~11隻組成,最多只有一條雌鱷魚。只有兩個指定地點有揚子鱷繁殖跡象,鱷卵通常都被收揀到安徽省鱷魚養殖中心去進行孵化。除指定點外,少數以外的地區也存在著揚子鱷。但這些地區的狀況通常比指定點還糟。估計現今野生揚子鱷總共只有130~150隻,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中國對揚子鱷的保護措施主要基於法定保護和人工圈養。安徽林業廳已成功實施了圈養項目。逾5000條的鱷魚被人工飼養宣城的安徽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ARCCAR)。
揚子鱷的生理特徵使其很耐長途運輸,所以在運輸途中不需要採取特殊的措施,不投餌料,不需要換水,如果天氣炎熱可適當澆水。可用木箱運輸,其中一面安裝透氣的鐵絲網。揚子鱷喜歡獨居,在人工養殖狀況下,密度應適當,一般每畝池塘放50條左右。若是幼鱷,放養數可提高;若是繁殖用親鱷則要降低密度。放養過密,會發生爭奪打鬥傷鱷事故;放養過稀,則不能有效的利用水體。一般放養后,揚子鱷來到陌生的環境,會顯得焦躁不安,到處遊動,夜晚則更明顯,吃食較少,稍有動靜便潛伏於水下。經過1周左右便能適應新的環境。
揚子鱷人工養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投餌、巡視、防病、捕捉測量。揚子鱷對餌料的要求很低,其食性較廣,魚、肉、動物內臟等均可投喂。還可以在池塘中養殖一些螺、蚌和魚類,既可利用水體,又可以減少投餌量。盡量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餌料,並且品種切忌單一。剛開始投餌時,揚子鱷不習慣到食台上來,且喜好夜間覓食,可在傍晚將食物投喂到食台附近,逐步過度到食台上。第二天早上檢查吃食情況,主要看有無剩餘,並作記錄。
揚子鱷攝食的時間從5月—9月,其中最旺盛的是在6月—8月,佔全年攝食量的80%以上。日投餌量應嚴格控制,餌料占體重的1%即生長良好。若過度投餌,則會使其肥胖,體內積累大量脂肪塊,極易死亡,或者在越冬洞穴中死亡。因為脂肪塊在體內壓迫生殖腺,同時使其無法正常發育,導致生殖能力下降,過度肥胖的揚子鱷在交配行為中會產生不協調的現象,使擁抱交尾無法正常進行。揚子鱷的生長速度早期較快,特別是在4歲之前,體長和體重都有大幅度增加,以後逐步減慢。揚子鱷的生長特點:0—4齡體長、體重增加幅度較大;4齡以後體長、體重增加緩慢,而體重增加比例高於體長增加比例。
人工養殖的揚子鱷由於發生病變而引起死亡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幾種:
飽食脹死多在養殖條件過優、餌料環境較好的條件下發生,解剖發現體腔內積累大塊脂肪塊,肝、胰、腸、胃都受到壓迫。
腐皮感染而死發生外傷,如咬、砸傷后,傷口潰爛,逐步擴展,最後不治而死。
洞外越冬凍死當寒潮突然來臨或洞穴坍塌,鱷魚找不到洞穴而在戶外越冬,抵抗不了嚴寒而死亡。
內部系統發生病變而死在養殖生產中會由於消化、呼吸等各系統中的某些器官病變而導致死亡。
在人工養殖過程中還會發現“眼疾”,即鱷魚怕下水,眼睛分泌出較多濃稠狀液體,然後發生腫脹,一般不危及生命,用氯黴素軟膏可治癒。在人工飼養管理中,如發現停止攝食、行動遲緩、頭伏地不動、腹部鼓脹、口腔充血,則有可能發生病變,應及早隔離治療。預防病害主要應保持環境衛生、經常消毒池水,拌餌投喂抗菌藥物抗病效果更好。
揚子鱷應在每個生長季節進行抽查測量,如養殖數量減少,可單獨編號檢查數量;如養殖數目較多,則按塘口進行抽查測量。因其牙齒鋒利,捕捉時經常發生咬傷,所以要倍加小心,可用長口袋狀的撈海套住其頭部,將其按在地上測量體長,然後裝入袋中稱其體重。在日常養殖中,可在食台上沿不同方向標上刻度,待鱷魚爬上食台攝食時,可大概量出其長度,這種方法適用於養殖數量較多、規格整齊的塘口。
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介紹,揚子鱷等瀕危物种放歸自然的工作穩步推進。揚子鱷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數量總體呈上升態勢,全國揚子鱷總數已經達到1萬多條。
揚子鱷幼崽
從2003年6月開始,安徽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式開始揚子鱷野外放歸。6次野外放歸讓36條揚子鱷重返大自然,其中,33條都在宣城郎溪縣高井廟林場。
野外放歸其實並不那麼簡單,需要做許多準備。王朝林表示,並不是所有人工繁殖的揚子鱷都可以進行野外放歸,“首先,我們需要選擇年輕健壯的揚子鱷,在通過獸醫學檢查后,再抽取血樣進行DNA檢測,防止近親配對。然後,我們還要在每條揚子鱷身上注入電子晶元,作為它的終身身份證。通過層層遴選的揚子鱷將被投放在野化馴養基地進行野外馴化,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王朝林說,經過大約一年時間的野外馴化后,工作人員會將這些揚子鱷抓上來,裝上無線電發報機,再投放到野外放歸點。野外放歸后,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將對它們進行巡護監測,通過接收無線發報機的信號,了解它們的野外生存情況。“從2003年第一次野外放歸,我們沒有發現有揚子鱷死亡,而且都在產卵,說明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王朝林高興地說。[12]
郎溪縣保護站站長王宏根介紹說,2008年,林場劃出52畝地,完全按照揚子鱷習性需求建立了野化區,一共8口池塘,前後共投放了215條揚子鱷,已經產下15窩蛋。2009年開始,又建了一個新野化區,也是8口池塘。2010年6月,保護區又投放240條揚子鱷進行野化。
2008年,野外放歸的揚子鱷首次產卵,一共有19枚蛋。那麼,這是否表明野外放歸已經獲得了真正成功呢?對此,王朝林表示,只能算是初步成功,“是否成功有一定的標準,那就是放歸的揚子鱷不僅適應了野外環境,而且能定居、產卵,後代還能再長大、再繁衍。等到第一次放歸的揚子鱷孫子出生了,我們就可以說這條揚子鱷真正放歸成功了。由於雄性揚子鱷需要7年才成年,雌性則需要9年,所以,最快我們也要到2015年才知道最後的結果”。
揚子鱷
揚子鱷保護區
2009年7月14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執行總裁JohnRobinson表示“這為拯救極度瀕危的揚子鱷提供了新的希望”。
該項目是在中國國家林業局和上海市林業局的領導下,由華東師範大學、WCS所屬的布朗克斯動物園、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濕地公園、浙江長興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四家通力合作、共同實施的,香港海洋公園提供了部分經費支持。
引入揚子鱷的計劃始於1999年,當時WCS和安徽省林業廳、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在皖南開展了一個野生揚子鱷調查。皖南是中國僅存的野生揚子鱷分佈區,但僅僅是揚子鱷曾經的廣闊分佈區中的一小塊地方。調查發現,野生揚子鱷種群數量在不斷下降中,現有數量估計不足130隻。
在2001年召開了一次揚子鱷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建議將人工繁育揚子鱷引入其棲息地。第一次引入是在2003年,安徽揚子鱷研究繁育中心將3隻人工繁育揚子鱷釋放到了宣城紅星水庫,當時那裡還有野生揚子鱷分佈。
為了提高野外揚子鱷的遺傳多樣性,WCS從北美引進了12隻揚子鱷,其中布朗克斯動物園6隻,迪斯尼動物王國和聖奧古斯丁鱷魚養殖園各3隻。在這些揚子鱷中,研究人員們挑選了3隻,與浙江長興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提供的3隻揚子鱷一起,於2007年6月,釋放到了崇明東灘濕地。釋放之前,WCS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獸醫對它們進行了仔細的健康檢查,並為他們安裝了無線電追蹤裝置。
華東師範大學和崇明東灘濕地的監測人員發現,這些引入的揚子鱷成功地進入了冬眠,並且在第二年交配成功,在野外第一次產下16枚卵。
1982年,為了拯救中國所特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安徽揚子鱷省級保護區和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1986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為18565公頃,涉及宣城市的宣州、郎溪、涇縣、廣德和蕪湖市的南陵5縣(區)。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有關鼉的記載。春秋時代的詩歌總集《詩經》的《大雅·靈台》中,也有“鼉鼓蓬蓬”的詩句。意思是說,鼉叫起來像敲鼓一樣發出“砰、砰”的聲響。往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典籍中,都有有關揚子鱷的記載。
鼉龍【釋名】魚(《本經》)、土龍。藏器曰∶《本經》魚,合改作鼉。鼉形既是龍類,宜去其魚。時珍曰∶鼉字象其頭、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謂之土龍。物也。今依陳氏改正之。
【集解】《別錄》曰∶魚甲生南海池澤,取無時。弘景曰∶即鼉甲也,皮可冒鼓。性至難死,沸湯沃口,入腹良久乃剝之。藏器曰∶鼉性嗜睡,恆閉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於穴中掘之,百人掘,須百人牽之;一人掘,亦一人牽之。不然,終不可出。頌曰∶今江湖極多。形似守宮、鯪鯉輩,而長一、二丈,背尾俱有鱗甲。夜則鳴吼,舟人畏之。時珍曰∶鼉穴極深,漁人以篾纜系餌探之,候其吞鉤,徐徐引出。性能橫飛,不能上騰。其聲如鼓,夜鳴應更。謂之鼉鼓,亦曰鼉更,俚人聽之以占雨。其枕瑩凈,勝於魚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為嫁娶之敬。陸佃雲∶鼉身具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
《山海經·中次九經》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良黽,多產鼉。
《毛詩·文王靈台》 鼉鼓逢逢。
《禮記·月令》 季秋之月,伐蛟取鼉。
《說文》 鼉,水蟲,似蜥蜴,長丈所,從龜單聲。
《汲冢周書·王會》 會稽以鼉。(註:其皮可以冠鼓)
影片資料《土龍傳奇》最後的揚子鱷。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曾有許多提到以豬婆龍為名的揚子鱷,其中以《聊齋志異》的說法最有代表性:
豬婆龍,產於西江。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或獵得之,則貨其肉於陳、柯。此二姓皆友諒之裔,世食豬婆龍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來,得一頭,縶舟中。一日,泊舟錢墉,縛稍懈,忽躍入江。俄頃,波濤大作,估舟傾沉。
在馮夢龍的《初刻拍案驚奇》中有《轉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里有關於鼉龍所蛻之殼裡有夜明珠的描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極危(CR)
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級
1972年中國政府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
1973年聯合國將其列為瀕危種和禁運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021年2月,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2021年5月13日,2021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啟動儀式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舉行。在啟動儀式現場,20條安裝了衛星追蹤器的揚子鱷被放入雙坑片區核心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