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村街道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轄街道

柴村街道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下轄街道,下轄地區有柴村社區、大留村呼延村西張村等。區劃代碼:140108008,代碼前6位:140108,長途區號:0351,郵政編碼:030000。

根據《尖草坪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柴村街道常住人口為67408人。

人口情況


根據《尖草坪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柴村街道常住人口為67408人。

經濟狀況


柴村街道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更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調整的重要時期。柴村街道是尖草坪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如何在“十一五”時期把柴村街道建設成“經濟更加發展、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人與自然更加協調”的新型街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性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我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圍繞建設休閑娛樂區、生態住宅區、商貿旅遊區的目標,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堅持“五個統籌”為原則,努力把柴村街道建設成為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二、發展目標
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60739.87萬元,年均增長20%;
2010年財政收入達到7231.58萬元,年均增長20%;
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遞增16%;
2010年城市綠化面積達到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5%,綠化覆蓋率達到40%;
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23元,年均增長15%;
201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12:53.35:41.53;
2010年人口增長率控制在0.75%以內,全社會享受社會保險比例100%,適齡兒童受教育比例100%。
三、發展方向
1、建設物貿經濟區。主要建設鋼材市場、裝飾市場、物資倉儲、配貨送貨等物流市場,以緩慢新華街市場用地緊張的壓力,為太原市提供一定規模專業市場,建設位置為三給村以北,太北鐵路以南,和平北路以西,汾西路以東,規劃建設用地面積3000畝。
2、建設休閑娛樂生態住宅區。按照太原市汾河經濟發展戰略,在汾河沿線建設文化、體育、娛樂場地、場所、綠地,建設高檔次的生態住宅以及部分園林式寫字樓及辦公用地,該住宅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房價實惠,可吸引市區的居民入住,緩解太原市住宅用地的壓力,建設位置為三給北排洪渠以北,太北鐵路橋以南,和平北路以東,濱河西路以西,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800畝。
3、建設高科技產業區。主要是引進發展高科技工業、無公害農產品加工業,以及名優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以此帶動當地種養業的發展,解決人員就業,建設區域為太嵐鐵路以北,西北外環汾河橋以南,楊家、西張、呼延柴西公路兩側,規劃建設用地面積3500畝。
4、建設加工工業區。主要是建設以焊接、機械加工、建材加工業為主的加工工業區,建設區域為三給村以北,芮城村以南,西北過境公路以東,沿線村莊以西,規劃建設用地2000畝。
5、建設觀光旅遊區。按照太原市北線旅遊開發規劃,以崛圍山汾河二庫為主線,輔之土堂檉柏、裂石寒泉、竇大夫祠,完善配套呼延映山湖公園,修復呼延5000間溫室群和農業觀光園,從西張村至呼延村建設配套的商業服務設施,開闢旅遊交通專線,按照經營旅遊的戰略,建立健全投資機制,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把旅遊開發納入市場化管理軌道,使旅遊資源真正得到開發,帶動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建設區域以呼延村為軸心,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500畝。
6、建設柴村新區。根據柴村新區建設規劃,建設住宅、商貿用地及機關公用事業用地,建設區域為濱河西路以西,西北外環高速路以東,太北鐵路以北,太嵐鐵路以南,規劃建設用地2800畝。
社區柴村社區
大留村
呼延村
西張村
楊家村
柴村
芮城村
營村
攝樂村
三給村
小石河村
寺頭村
小塔村
下槐村
柏崖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