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草果
洋草果
【原形態】大喬木,高約25m。 【功能主治】消積除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目錄
【拼音】 Yánɡ Cǎo Guǒ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赤桉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
採收和儲藏: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
【原形態】大喬木,高約25m。樹皮平滑,暗灰色,片狀脫落;嫩枝圓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態葉對生;葉片闊披針形,長6-9cm,寬2.5-4cm;成熟葉互生;葉柄長1.5-2.5cm,纖細;葉片薄革質,狹披針形至披針形,長6-30cm,寬1-2cm,稍彎曲,兩面有黑色腺點。傘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總梗纖細;花梗長5-7mm;花蕾卵形,長8mm:萼管半球形,長約3mm;花瓣與萼片合成一帽狀體,帽狀體長達6mm,近先端急劇收縮,尖銳;雄蕊多數,長5-7mm,花藥橢圓形、縱裂,腺體位於葯隔的上半部,花絲著生於腺體近基部;子房與萼管合牛。蒴果近球形、寬5-6mm,果緣突出2-3mm,果瓣4,有時為3或5。花期12-8月。
【生境分佈】生態環境:喜生於鹼土了上。
資源分佈:我國華南至西南均有栽培。原產澳大利亞。
【性狀】性狀鑒別:蒴果近球形,直徑5-6mm,果緣突出2-3mm,果瓣4(有時為3或5)。干后呈棕綠色。氣香,味微苦而辛。
【功能主治】消積除疳。主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