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波魚

高體波魚

高體波魚,俗稱藍三角魚,學名Rasbora heteromorpha (Duncker, 1904),又稱異形波魚,隸屬於鯉科波魚屬的一種魚類;別名三角魚、三角燈、三角旗、紅三角、黑三角、異形鰂、拉斯白拉魚等;英文名有Har-lequin rasbora、Harlequin fish以及Red rasbora。

種類簡介


這種魚最主要的特徵是體側有藏青色的三角形斑紋,全身鱗片泛著淺桃色或橄欖綠色的光。由於其後半身有一藍色的直角三角形,發出閃閃藍光(雄魚的黑色三角斑紋比雌魚為大),整條魚顯得十分俏麗,故得名“藍三角魚”。
藍三角魚是熱帶魚中最引人注目的品種之一。原產於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泰國和印尼蘇門答臘等地。野生的藍三角魚生活在鹹淡水交匯的河口區,喜成群活動於靜水或水流緩慢的水域。據說該魚從20世紀初開始就被歐美各國競相飼養,受到眾多飼養者的寵愛。這種魚嬌小、華貴,它和脂鯉科中的霓虹燈(Neon tetra)並稱為熱帶魚中的“女皇”。

形態特徵


藍三角魚體長在3~5cm,魚體的橫軸較寬,口裂稍向上傾斜。眼睛大,虹膜發紅色光澤。鱗圓形,薄而大。尾鰭叉形。背部硃紅色,鰓蓋及軀體前部銀色。背鰭、臀鰭和尾鰭均為淡紅色,並有白色鑲邊;胸鰭和腹鰭無色透明。有些個體的鰭還呈玫瑰紅和藍色相混,與體色配合極為和諧。
這種魚有大藍三角魚和小藍三角魚之分,以前者的觀賞價值較高。大藍三角魚體型較大,三角形黑斑清晰;而小藍三角魚體型略小,三角形黑斑清晰度差。

飼養方法


藍三角魚喜歡軟水,所以魚缸應選用全玻璃的,不要用舊式的普通魚缸,水中要適當添加一些腐植質。水溫以控制在24~28℃為好。飼養之初,可向魚缸中注入1/2的涼開水或1/3的蒸餾水,讓魚逐步適應。在飼養過程中,應多開啟過濾器,少換水;一般每隔3~4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以不超過原有水量的1/10為宜。
該魚對食物並不苛求,活餌和干飼料均可攝食,尤其喜食小型的活餌。為保持水體清澈,不要用過於粗大及易沉澱的飼料。在餵養過程中,過多的飼料易使水質渾濁,一般一天給一次飼料就可以了,這有利於水質穩定,亦有助於以後的繁殖。
藍三角魚很容易患白點病,在日常飼養中要防止病原體被攜入魚缸,並注意魚缸內的水溫變化,最好將水溫控制在24~28℃,防範在短時間內發生≥3℃的溫差。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魚缸不要放在靠近窗口的地方,以防晝夜溫差較大而引發魚病
該魚性情溫和,不會攻擊其他魚類,能和別種魚類安然相處,但不能將其與大型或兇猛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欺而不能自由活動與正常攝食,日久便體質消瘦,色澤黯淡無華,喪失觀賞價值。
水族箱內植入水草可增加觀賞性,但為了繁殖必須降低水中的酸鹼度。因此,必須選擇那些能在偏酸條件下生存的水草來種植。

繁殖方法


親魚的選擇

選擇全長在4cm以上,大約8月齡的健壯成魚作為親魚。在產卵前將一對雌雄親魚放在水族箱里單養一段時間(以兩星期左右為宜),餵給足量的水蚤紅蟲,並保持水質新鮮。

繁殖水族箱準備

選一規格為60cm×30cm×35cm左右的水族箱,用洗凈的砂礫鋪底。在繁殖箱內分數處種植水草,以闊葉水草(如皇冠草、檀香草、琵琶草)為好,也可種石龍草,或在箱底鋪些髮絲草。水草種植要密,因雌魚在雄魚追逐下要竄到水草葉子
下產卵。繁殖期間水族箱內注入1/2蒸餾水或冷開水,另1/2使用放置5天以上的老水。繁殖用水的pH值應調到5.5~6.5,水的硬度為1,水溫為26℃。

產卵

將單養了一段時間的一對親魚放入繁殖用水族箱,不久可發現雄魚追隨雌魚,在雌魚的上方遊動並不時地接觸其背部,這是即將產卵的跡象。如過2~3天仍沒有此種現象,則應另選一對親魚替換。
最好先放雄魚進繁殖水族箱,讓它在箱中習慣后再放進雌魚,這樣可以提高產卵率和孵化率。
親魚放入繁殖水族箱后,雄魚先圍繞著雌魚遊動,以示求偶;當雌魚被激發后,雌雄雙雙開始尋找它們將要產卵的附著物(水草葉片),找到合適的產卵地點后,便在附近共同旋轉,雌魚會在選定的水草葉片上蹭來蹭去。繁殖時,雌魚先將卵子產在闊葉水草的背面,接著雄魚立刻排精,使之受精,二者配合默契。雌魚每次產卵約4~5粒。這樣的交配產卵活動要重複多次,直到成熟卵子產盡為止。產卵時間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1尾初產的雌魚只產卵20~50粒,下次再產卵可達80~100粒,多的可達200粒以上。卵細小而透明,帶粘性,多附在水草葉背後。產卵后,應將親魚撈出,以免它們吞食魚卵。
為了提高產卵率和孵化率,繁殖水族箱的水要清潔,水草應充分洗凈。產卵前,最好在繁殖水族箱內放3~5mL吖啶黃溶液,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另外,產卵環境要安靜,光線稍為暗些,否則會幹擾產卵。

育苗

受精卵經24~36h孵化,仔魚破膜而出。也就是說,若產下的卵是透明良好的,那麼第2天便可以孵出仔魚。再經過3~4d的發育,仔魚就能自由游泳。
待仔魚腹部的卵黃囊消耗殆盡后,飼餵洗凈的“洄水”(輪蟲等細小浮遊動物)。稍大后,逐漸改投個體較大的浮遊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