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足內翻

馬蹄足內翻

馬蹄足內翻即足部內翻呈馬蹄狀。馬蹄足內翻主要分為先天畸形和後天性內翻兩種。是由於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關節畸形,在畸形的基礎上負重造成畸形更加嚴重。馬蹄足內翻的表現為足內翻,後跟向上,足外側緣著地及足底向後,形似高爾夫球棒。馬蹄足內翻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馬蹄足內翻會可出現骨關節畸形,走路跛行、搖擺。馬蹄足內翻經規範治療后,一般預后較好,早期治療可以恢復足的正常形態,可以正常行走。

就診科室


● 小兒骨科或小兒外科

病因


● 馬蹄足內翻是因先天性因素或外傷引起,常見於小兒麻痹後遺症。

癥狀


● 馬蹄足內翻的主要癥狀有:
● 足內翻,後跟向上,足外側緣著地及足底向後,形似高爾夫球棒。

檢查


● 確診馬蹄足內翻主要依靠X線檢查。

X線檢查

● X線檢查可查看骨骼是否呈異常狀態。

診斷


● 醫生診斷馬蹄足內翻,主要依據癥狀、X線檢查等進行診斷。
● 癥狀:足內翻,後跟向上,足外側緣著地及足底向後,形似高爾夫球棒。
● X線檢查:X線顯示距骨與第一跖骨縱軸和跟骨與第4、5跖骨縱軸不平行而形成夾角;距骨與跟骨縱軸夾角小於30°(正常為30°~35°)。

鑒別診斷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足內翻等癥狀,容易與馬蹄足內翻混淆,這些疾病有先天性跖骨內收、多關節攣縮等。
● 先天性跖骨內收:外觀上於先天性馬蹄足相類似,容易誤診,其有足前部內收及姿勢性足內翻,但無馬蹄畸形,在進行X光片檢查時可以發現其正側位片跟距角均正常,在背伸情況下患兒踝關節可以背伸到正常兒童程度(30度以上)。
● 多關節攣縮: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症是指嬰兒出生時即有兩個或更多的關節先天性攣縮,其足部可表現為雙側馬蹄內翻畸形。在嬰幼兒階段早期進行手法治療,大多數患兒治療效果滿意。患兒生后最初的四個月中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手法治療能改善關節活動度、保持和加強肌肉生長、減少手術。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早期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對於錯過非手術矯形時機的患兒或矯形後由於未按照醫囑要求佩戴矯形支具造成畸形複發的患兒,則根據其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對症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 廣泛軟組織松解術:這是任何一期廣泛性松解治療馬肺內翻足的一般原則
● 跟腱延長術:對於錯過跟腱松解手術年齡的患兒(一般2-3歲)需要將松解跟腱,使跟骨下落需要進行跟腱延長術,將跟腱行z字切開。術后石膏固定6周。
● 脛前肌外移術:適用於馬蹄足早期輕度複發,或治療后殘留前足內收畸形的兒童。
● 外固定支架:對於大齡僵硬性馬蹄內翻足患兒(一般5歲以上),足部骨骼已經骨化,單純通過軟組織無法矯正畸形,可以使用外固定支架技術,術后需要定期調節支架,外觀基本滿意,但會殘留足踝關節僵硬。
● 足部截骨矯形術:有很多手術方式,一般患兒年齡大於5歲,根據其畸形情況選擇不同部位的截骨,可以與外固定支架聯合矯正馬蹄內翻畸形。
● 三關節融合術:10歲以上兒童合併跖骨內收、後足內翻、跖屈三種畸形;可以考慮行此手術。

其他治療

● 對於先天足內翻者,早期可以施行手法整復手法和懸吊法,以利足功能恢復。

治療適合年齡

● 通過手法複位適用於3月以內嬰兒。
● 石膏外固定,適於1歲內小兒。
● 關節融合術,適於10歲以上,僵硬的、複發的馬蹄內翻足。康復訓練等治療方法恢復足功能。
● 適於6-12月,保守治療失敗或輕度的先天性患兒,術后石膏外固定。

危害


● 馬蹄足內翻會可出現骨關節畸形,走路跛行、搖擺,影響行走。

預后


● 馬蹄足內翻經規範治療后,一般預后較好,早期治療可以恢復足的正常形態,可以正常行走。

預防


● 先天性馬蹄足內翻尚無較好的預防措施,主要是產前做好相關孕檢,產後做到早發現、早檢查、早治療。
● 後天性馬蹄足內翻主要是避免外傷,積極治療小兒麻痹症等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