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爛柯的結果 展開

爛柯

爛柯

爛柯是漢語詞語,讀音làn kē,意思是指歲月流逝,人事變遷。出自圍棋著名典故,語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從那時起,很多與圍棋有關的故事都以爛柯指代,如《爛柯譜》等。出自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況人一夕不寢必困,豈有兩晝夜而不覺,朝廷為之廢務?殆幾於爛柯之說矣。所以孟子有‘盡信《書》’之嘆。”作定語。

詳細釋義


(1)指歲月流逝,人事變遷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后以“爛柯”謂歲月流逝,人事變遷。
宋陸遊《東軒花時將過感懷》詩:“還家常恐難全璧,閱世深疑已爛柯。”
(2)謂荒誕不可信。
(3)借指下棋。
唐竇常《哭張倉曹南史》詩:“麗藻嘗專席,閑情慾爛柯。”
清錢謙益《〈棋譜新局〉序》:“安知夫爛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竊笑耶?”
(4)作聽琴的典故。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爛柯事有異說》:“宋朱翌《猗覺寮雜記》云:爛柯多用為棋事,聽琴亦然。”
(5)指爛柯山。
清魏源《粵江舟行》詩之五:“隔江更爛柯,趾麓闑棖值。”自註:“隔江爛柯山即端溪硯坑也,與七星厓對峙水口。

典故簡介


爛柯
爛柯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而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
(傳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翻譯:
爛柯山
爛柯山
信安郡在今浙江衢州,故事中所說的石室山,因為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已經被人們稱為爛柯山了。故事說晉代王質砍柴的時候到了這山中,看到有幾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質就到近前去聽。童子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後,竟然不覺得飢餓了。過了一會兒,童子對他說:"你為什麼還不走呢?"王質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時,那木頭的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到人間,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沒有了。
圖為明代張以寧所作《爛柯山圖》。
圍棋還有一些其它的別稱:黑白、方圓、楸枰、手談、坐隱、木野狐、紋枰等。

經書


圍棋
圍棋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寧輸一子,不失一先。擊左則視右,攻后則瞻前。有先而後,有后而先。兩生勿斷,皆活勿連。
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
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
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
《詩》云:“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此之謂也。詩曰,
棋盤為地子為天,色按陰陽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變處,笑誇當日爛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