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坊鎮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轄鎮

塗坊鎮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塗坊古名上平原里,又名丹溪,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塗坊成為長汀、連城兩縣紅色政權的中心,現行政村紅坊村之名系來源當時命名。地處長汀南部,東接連城縣,南鄰上杭縣,是省蘇模範鄉,客家發祥地之一。

2019年,全鎮轄15個行政村,轄區面積16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320畝,林地面積20.8萬畝。

為深入推進禁毒重點整治工作,不斷凝聚共識,剷除涉麻制毒犯罪土壤,2020年6月2日上午,塗坊鎮召開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推進會。會議由塗坊鎮黨委書記賴洪祿主持,全體鎮幹部、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各單位負責人共120餘人參加會議。

2021年,長汀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塗坊鎮常住人口為14178人。

歷史沿革


1949年設第七區,1958年建紅坊公社,1960年併入南山公社,1961年析建塗坊公社,1984年改塗坊鄉。1997年,面積166.7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逕口、馬屋、賴坊、塗坊、紅坊、溪源、河鋪、慈坑、邱坑、洋坑、羅屋崗、元坑、中華、吳坑、扁嶺15個村委會。1997年底,省市兩級政府批複同意撤銷塗坊鄉,設立塗坊鎮。
塗坊鎮
塗坊鎮

地理環境


塗坊鎮位於長汀縣東南部,距縣城53千米。長(汀)宣(成)公路過境。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塗坊鎮,客家發祥地之一。方圓166.9平方公里,總人口一萬四千多人,長汀至上杭公路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北接319國道和贛龍鐵路,南連205線,廈蓉高速公路穿越全鎮6個行政村,廈蓉高速塗坊互通口距集鎮3公里,集鎮人口集中,距縣城40公里,離火車站15公里,龍岩117公里,交通便利,市場繁榮。

氣候

塗坊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雨量為1774.9毫米,全鎮四面環山,連綿起伏,平均海拔890米,境內有鎮村公路3條,大小溪流47條,山地面積209594畝,耕地面積15596畝,林業用地214145畝,有林地126581畝,竹山8211畝,山林以松、杉、竹、闊葉樹為主,森林覆蓋率達82%。

行政區劃


轄15個行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350821110201逕口村
350821110202馬屋村
350821110203塗坊村
350821110204紅坊村
350821110205溪源村
350821110206扁嶺村
350821110207中華村
350821110208洋坑村
350821110209羅屋崗村
350821110210河甫村
350821110211丘坑村
350821110212元坑村
350821110213慈坑村
350821110214吳坑村
350821110215賴坊村

人口民族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0694
10476
10218
家庭戶戶數5119
家庭戶總人口(總)20410
家庭戶男10268
家庭戶女10142
0-14歲(總)7360
0-14歲男3960
0-14歲女3400
15-64歲(總)11624
15-64歲男5740
15-64歲女5884
65歲及以上(總)1710
65歲及以上男776
65歲及以上女93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0274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塗坊鎮常住人口為14178人。

經濟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完成社會總產值23831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6119萬元,財政收入45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6元。各項存款3638萬元。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一枝獨秀塗坊有3家規模企業均產銷兩旺,特別是塗坊汽配廠和宏強機械加工有限公司年產量突破2萬噸大關,實現產值超億元。

農業發展

農業基礎紮實傳統名果圓金桔,以其粒大、皮嫩、色美、味甜而遠近馳名,閩西各地現有金桔品種多引種於此,產地山高林密水凈風清,實為不可多得的綠色食品;高山霧區溪源、扁嶺盛產茶葉,“天子湖”茶清香甘醇,久負盛名。這些年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小米椒、檳榔芋在廣東、沿海一帶已打響塗坊品牌,塗坊已成全縣乃至全市最大的小米椒、檳榔芋集散地,年批發小米椒800多噸,檳榔芋3萬多噸。鎮黨委、政府從人多地少,山地面積佔總面積80%的實際出發,重抓果業開發,2002—2003新開發果園3800多畝。烤煙種植5000多畝年產值700多萬元。同時加大發展無公害養殖業,豬、沼氣、果、魚立體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產業化經營。
塗坊鎮
塗坊鎮

文化


姓氏構成

1、塗,分佈塗坊紅坊賴坊各村
2、賴,分佈於賴坊村
3、吳,分佈於河甫村
4、張,分佈在紅坊張屋
5、劉,分佈慈坑村逕口村
6、羅,羅屋崗村
7、邱,分佈在邱坑中華吳坑
8、李,分佈在洋坑、羅屋崗、竹子下
9、曹,分佈在元坑
10、陳,分佈在上下亭頭
11、馬,馬屋
12、盧,盧屋
13、藍,扁嶺村
14、鄧,溪源村鄧屋
15、余,塗坊村余屋
16、肖,溪源村
17范,中華村大全坑,下地
各姓氏以聚族而居為主,房舍田產墳山地界分明,相互通婚歷史估計有數百年。

社會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鎮已開通5處移動通訊發射台,小靈通基站20個,通訊網路覆蓋全境,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6970門已裝4817部。閉路電視已實現城鄉聯網逐步向各行政村延伸,通村公路實現路面硬化率100%,境內現有水庫2座,其中集灌溉發電力一體的溪源水庫屬國家中型水庫,庫容4000萬立方米,裝機875千瓦,另有私營小水電站8個,總裝機985千瓦,全部與汀南大屯網聯網。農村電網改造已全面完成,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改水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鎮上新建日供水750立方米的自來水廠,已竣工投入使用,可解決全鎮一半的人畜飲水。
塗坊鎮
塗坊鎮
塗坊鎮
塗坊鎮

教育概況

塗坊鎮現有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構成的的教育體系。塗坊中學原有高中部,後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保留初中部分。
塗坊中心小學
塗坊中心小學
塗坊中學
塗坊中學

代表人物


塗坊鎮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被蘇維埃授予“第二模範區”的光榮稱號。縣蘇維埃曾設在塗坊的賴坊村,中華村的黃家營、庵背頭、曹田三個自然村為革命基點村。座落在紅坊村的“圍屋群”與永定土樓輝映,為客家最典型的建築,在南方各省以圍命名者與此相關,引來不少國際友人來到塗坊考察,已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法國遠東學院將此地作為人類學研究的典型案例。塗坊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塗通今少將、原武漢軍區第二政委張日清少將、原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塗則生少將的家鄉。
溪源水庫庫區
溪源水庫庫區
溪源水庫大壩
溪源水庫大壩
溪源水庫小碼頭
溪源水庫小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