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跡橋

禹跡橋

禹跡橋位於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東,跨古頔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當地人士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南北走向,單孔石拱結構,拱券以縱聯分節並列法砌築。橋面寬4.30米,橋全長43.50米,南堍寬6.20米,北堍分設東西兩向石級踏跺。跨徑10.45米,矢高5.56米。

古橋簡介


禹跡橋
禹跡橋
禹跡橋,位於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禹跡橋頂面石和拱券內龍門石分別雕刻“輪迴”、“雲龍”圖案,東西兩向各刻對聯一副,東面橋聯:“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跡;隆時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西面橋聯:“市近湖漘,驕肩無俟臨流喚;地當浙委,綉壤應多題柱才”。橋面石級刻有各類吉祥圖案。不遠處有慈雲古塔,拱形落虹,塔影橫斜,構成震澤水鄉特有景觀。
1986年7月1日,禹跡橋被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行政區劃變更,2012年9月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傳說


關於禹跡橋, 當地民間有一則動人的傳說:當地官員在著手重建禹跡橋時,特請了善刻碑文的江南名匠張石匠雕琢石橋東西兩面的對聯。經過一年緊張施工,橋雖然建成了,但橋旁由頁塘河兩側的駁岸卻尚未修復。此時, 乾隆出巡的船隊已離縣境不遠。急中生智,地方官員督令軍民用沙袋疊成駁岸。當夜乾隆的龍舟沿著由頁塘河向震澤緩緩駛來。鎮上的居民閉戶關窗,不敢偷窺。地方官員在橋畔設香案跪迎聖駕。
當年震澤鎮北的河道 ( 俗名新開河 ) 尚未開鑿,乾隆由頔塘河去浙江,必穿鎮而過。龍舟臨近震澤,乾隆坐在船首的御座上觀看兩岸風光。此時,皓月當空,拱橋塔影,遙望震澤景色極為秀麗。乾隆龍顏大悅,指著慈雲寺塔垂問伴駕官員:“此塔何名? ”伴駕官員趕忙向皇帝啟奏了古塔的來龍去脈:孫尚香和慈雲公主的凄婉故事,使乾隆聽得入迷,喜愛文墨的皇帝未及觀賞禹跡橋對聯,龍舟已是駛過橋洞,進入鎮區河道了。第二天, 乾隆帝夜遊震澤的消息,在鎮上茶館酒樓中添枝加葉地傳開了。張石匠聽說乾隆皇帝對他精雕細刻的橋聯看都沒有看上一眼,竟然氣得大病一場。這則動人故事至今還為當地百姓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橋聯賞析


禹跡橋
禹跡橋
禹跡橋聯, 撰寫的確是氣勢恢宏, 刻工精良, 雖歷經了數百年風雨剝蝕,字跡依然剔透清晰。更珍貴的是, 在這兩副對聯中,隱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史信息和史料價值。
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跡;隆時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這是禹跡橋東面的聯語。上聯是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清明, 盛世相承, 功比大禹, 因此此番重建時橋名不改了, 仍為“禹跡橋”。堯、舜、禹是我國聖君的典範。從上聯中可以看出, 康熙年間初建此橋時, 命名“禹跡”, 顯然亦有歌頌康熙政績之意。下聯意思是:當今尤為興盛,重建古橋時, 又恰逢“堯帝”出巡。“隆時”含意兩層:一為興盛,二為乾隆年號。此處乾脆把乾隆比作了“堯”。此聯正對乾隆東來水道,極盡歌功頌德,是一副石刻的迎駕“大紅標語”。
橋西的聯語:市近湖漘, 驕肩無俟臨流喚;地當浙委 , 綉壤應多題柱才。上聯說,繁華的震澤市集鄰近太湖頔塘,人們肩挨肩在街上走著,中間絲毫沒有夾縫,人們隔著河相互招呼著。這是指重建禹跡橋后給市民來往帶來了方便。下聯之意是:震澤地處浙水之尾,在這錦繡之鄉,更應為國多提供些棟樑之才啊。上聯是應景之語 , 下聯方為真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