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多吉,男,藏族,1952年12月出生於西藏加查,地質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總工程師。

1972年7月參加工作,擔任西藏自治區加查縣電影隊放映員;1978年從成都地質學院畢業,之後進入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工作,歷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1987年赴義大利比薩大學國際地熱學院專門學習地熱勘查技術;199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至2009年擔任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2009年至2011年擔任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副廳長,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2011年至2016年擔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主要從事地熱、礦產、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查及科研工作。

人物經歷


多吉
多吉
1972.07——1974.09,任西藏自治區加查縣電影隊放映員。
1974.09——1978.08,在成都地質學院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專業學習。
1978.08——1985.04,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技術員(其間:1983.01——1984.01,在成都地質學院基礎地質理論專業學習)。
1985.04——1987.12,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羊應鄉工區技術負責人(副科級)、助理工程師(其間:1985.05——1985.12,在成都地質學院英語培訓班學習;1986.01——1987.02,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培訓班學習)。
1987.12——1990.03,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項目技術負責人、中意合作項目主任(1989.03)(1987.08--1988.07在義大利比薩大學國際地熱學院地熱勘查技術專業學習)。
1990.03--1994.05,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總工辦副主任。
1994.05--1995.01,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地質勘查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1994.12)。
1995.01--2000.02,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總工辦主任、副總工程師(1999.05)。
2000.02--2003.08,任西藏自治區地礦廳地熱地質大隊總工程師(2001.11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3.08--2006.09,任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副廳級),自治區科協副主席(2003.09)。
2006.09--2009.01,任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
2009.01--2011.01,任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副廳長,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
2011.01--2016.01.31,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6年7月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領導班子調整,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同志因達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職務。
2017年9月,以多吉和唐菊興為核心的“多吉院士工作團隊”簽約成都理工大學,將在成都理工大學地熱研究中心開展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多吉參加完成西藏羊八井熱田淺層熱儲資源勘查及評價工作。負責實施羊八井熱田深部高溫資源評價,提交110兆瓦(MW)發電裝機容量。主持完成羊八井熱田深部高溫資源開發性勘查項目,負責實施完井的熱田深井ZK4001孔,單井發電潛力達12.58MW,是中國第一口地熱高產井。主持完成的該熱田深部高溫熱儲形成機制研究,填補了中國高溫地熱成因機制領域的空白,建立了西藏羊八井高溫地熱系統模型,提出了變質核雜岩系中高溫地熱系統形成及熱流體運移的新理論,確定了大陸非火山型高溫熱田新類型。參加完成了西藏重點地熱田含銫硅華地質調查,參加編寫《新型水熱成礦—西藏銫硅華》專著,該成果獲地礦部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負責開展西藏西部貴金屬礦產的找礦工作,在岩金找礦獲得了重大線索,為下一步在西藏地區以淺層低溫熱液型(熱泉型)岩金礦找礦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主持開展西藏中部主要交通沿線,尋找天然飲用礦泉水地質項目,發現並評價了西藏曲馬多優質天然礦泉水水源地,該水源地屬於西藏乃至世界範圍礦泉水中珍惜的小分子團,鋰、鍶、硅酸,複合型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該礦泉水已開發成為商標“5100瓶裝礦泉水”。
多吉全面負責西藏境內地質找礦技術管理工作,爭取國家地質找礦資金向西藏的投入傾斜,並在西藏境內發現和評價了多個大型及超大型銅等多金屬礦床。2011年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藏地勘局等單位共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之後地質找礦成果,把西藏建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11月,多吉先後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90餘篇。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95.12《水熱成礦新類型 西藏銫硅華礦床》鄭綿平,王秋霞,多吉等著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9.09《西藏馬攸木金礦床》多吉等著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2.01《岡底斯東段典型金屬礦床地質特徵及找礦潛力》多吉著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3.11《中國高溫地熱勘查開發》鄭克棪,多吉,田延山,龐忠和主編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7.10《中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多吉,王貴玲,鄭克棪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5月,多吉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地礦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土資源部儲量報告質量二等獎、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1項,地礦部找礦三等獎,勘查三等獎各1項。
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西藏自治區當雄縣羊八井地熱田北區深部資源開發性勘探報告》(主編)國土資源部儲量報告二等獎
《西藏自治區當雄縣羊八井北區深部開發性勘探zk4001勘探報告》原地質礦產部找礦二等獎

人才培養

教育諫言
多吉認為: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需要整個中華民族共同推進,同時還需要好的機制和體制來敦促。應當從學校的娃娃開始抓起,既要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要培養動手能力。用制度保證,用機制激勵,從小的細節開始,才能使知識不被克隆化。作為創新型人才,最需要的是在野外實踐中,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好的專業技術同時還要有比較好的心理素質來應對一些比較艱苦和冷門的專業。
教育寄語
多吉建議年輕地質工作者:要多參加國際上的交流活動,同時還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論遇到多麼艱苦的環境,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獲得榮譽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7年全國地礦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1年全區先進工作者
200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2年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2003年第八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
200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全國總工會
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9年10月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個人國務院國家民委
2009年10月全國最具影響的全國勞模
2010年周光召基金會地質科學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18年6月14日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央宣傳部、科技部、中國科協
2019年11月18日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何梁何利基金

任免信息


2016年1月31日,西藏自治區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一項人事事項,決定接受多吉辭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的請求。
7月,多吉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職務。

人物評價


多吉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和地質找礦突破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多吉熱愛西藏地質事業,獻身於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勤奮好學,勇於實踐,每年有多一半時間在野外第一線工作,是一名優秀的藏族地質工作者,為西藏地熱資源勘查和開發、金礦資源調查做出了突出貢獻。(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評)
多吉在基礎地質研究、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方面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評)
多吉在地質界德高望重,不光作為管理者培養了人才,建設了隊伍。更重要的是他在科研上的貢獻讓他贏得了同行的尊敬。(《科技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