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書店
生活書店
生活書店,1932年7月成立於上海的革命出版機構。前身是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
1932年7月成立於上海的革命出版機構。前身是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
當時﹐正值日本侵佔東北﹐中華民族內懮外患﹐災難深重。為了救亡圖存的急迫需要﹐鄒韜奮和胡愈之等共同倡儀﹐以《生活》書報代辦部為基礎﹐由一些知識分子集資創立了合作社性質的生活書店﹐推舉鄒韜奮為理事長﹑徐伯昕為總經理。先後主持編輯工作的有胡愈之﹑張仲實﹑張友漁﹑胡繩等。從成立到抗日戰爭前夕的5年中﹐出版期刊10種(如《新生》﹑《世界知識》﹑《譯文》等)﹔圖書近400種﹐其中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如吳黎平譯的《反杜林論》)﹑哲學社會科學論著(如胡繩的《新哲學人生觀》﹑沈志遠的《新經濟學大綱》) 及成套的《青年自學叢書》﹑《世界文庫》等。這些書刊以其鮮明的政治進步性﹐在讀者中贏得很高聲譽。抗日戰爭初期﹐該店總店先後遷到武漢﹑重慶﹐這時已直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工作迅速開展。在重慶﹑成都﹑桂林﹑西安﹑昆明等50多處設立了分店﹐還設立香港﹑新加坡兩處海外分店。先後出版了《全民抗戰》﹑《文藝陣地》﹑《理論與實踐》等新期刊。並繼續出版更多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如《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哲學社會科學著譯﹐中外文學名著及很多宣傳先進思想文化和鼓勵抗日救亡的通俗政治書籍和文藝讀物。該店在鄒韜奮的主持和擘劃下﹐成為當時中國革命出版事業的一支中堅力量。因而特別遭到國民黨政府忌恨﹐書刊不斷被查禁﹐分店陸續被查封﹐很多工作人員被逮捕﹐有的慘遭殺害。到了1941年皖南事變﹐國內分店除重慶外﹐全都被查封或被勒令停業。國民黨政府甚至無理威脅要將該店併入他們官辦的正中書局﹐當即遭到鄒韜奮嚴詞拒絕。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該店一方面堅持用“生活”名義出書﹐一方面另派幹部設立文林﹑峨嵋﹑駱駝等出版社﹐出版書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總店遷回上海。1947年底又被迫遷到香港。
脫胎於《生活》周刊“書報代辦部”的生活書店,其宗旨和《生活》周刊是一脈相承的:非為私人謀利,而是致力於進步文化出版事業,置身於國家民族的大局之中,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向讀者提供精神食糧,用鄒韜奮的話說就是“努力為社會服務,竭誠謀讀者便利”。後來,生活書店又宣告“本店以促進文化、服務社會”為宗旨,並將之作為生活書店努力的總原則。在抗戰時期,生活書店又提出了“促進大眾文化,供應抗戰需要,發展服務精神”三句口號。
1948年10月與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合併成立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從成立到合併﹐先後出版發行期刊30多種﹐出版各類圖書1000種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