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世界錦標賽

斯諾克桌球賽事

斯諾克世界錦標賽(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是一場斯諾克桌球賽事,1927年舉辦首屆比賽。地點多次變更,比賽地點為克魯斯堡劇院。

無論是從影響力、獎金規模還是職業排名積分來看,一年一度的世界錦標賽都堪稱斯諾克桌球最高水平的比賽。KOK體育斯諾克世界錦標賽冠名商。

2020年4月21日,世界斯諾克巡迴賽(WST)宣布,2020年斯諾克世錦賽於7月31日至8月16日在英格蘭謝菲爾德的克魯斯堡劇院進行。最終,羅尼·奧沙利文以18:8戰勝凱倫·威爾遜,生涯第六次奪得象徵斯諾克領域最高榮譽的世錦賽冠軍。

2021年5月3日,馬克·塞爾比在2021年斯諾克世錦賽決賽中以18-15的比分擊敗肖恩·墨菲,第四次奪得世錦賽冠軍。

賽事歷史


斯諾克世錦賽比賽中
斯諾克世錦賽比賽中
首屆世界錦標賽在斯諾克桌球傳奇人物喬·戴維斯(Joe Davis)等人的組織下於1927年舉行。比賽在多個地方進行,其中決賽在伯明翰的Camkin's Hall舉行。決賽中喬·戴維斯以20-11擊敗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奪冠,並贏得6.10英鎊(今約200英鎊)的冠軍獎金。而艾伯特·柯普(Albert Cope)則打出了那一屆比賽的單桿最高分60分。
在此之後幾屆比賽的決賽的地點一直在變換在。而喬·戴維斯則一直壟斷著冠軍。但1940年的決賽,他僅以37-36的微弱優勢戰勝自己的同胞弟弟佛雷德(Fred Davis)。之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錦標賽一度中斷,直到1946年才恢復舉辦。那屆比賽中喬·戴維斯贏得了他第15個世界錦標賽冠軍。這一記錄至今無人能及。喬·戴維斯後來儘管還參加職業比賽,但卻再也沒有參加世界錦標賽了。後來有人猜測他是為了保持自己在世錦賽上的不敗記錄。
喬·戴維斯淡出世錦賽后,1947年的冠軍由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獲得。但之後,佛雷德·戴維斯在1948年至1956年的9年時間裡8次奪冠。
1952年,由於斯諾克運動的管理機構桌球協會管理委員會(the Billiards Association and Control Council)與部分選手之間的分歧,結果在那一年舉行了兩次世界錦標賽。其中由運動員方組織的World Matchplay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同,並連續舉辦到1957年。而桌球協會管理委員會的賽事只舉辦了一屆就壽終正寢。
奧沙利文5屆世錦賽冠軍
奧沙利文5屆世錦賽冠軍
之後,斯諾克進入了一段時期的低潮。世界錦標賽也於1958年至1963年間一度停辦。直到1964年才以類似挑戰賽的形式恢復舉辦並一直持續到1968年。由於當時的特殊環境,這幾屆比賽組織得比較混亂。比賽沒有固定的場所,賽期也不固定,甚至有時一屆比賽持續一年多的時間。1957年的世錦賽冠軍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在挑戰賽制期間橫掃千軍,獲得了全部7次冠軍。
從1969年開始,世界錦標賽又恢復到淘汰制。當年的冠軍是約翰·斯賓塞(John Spencer),但緊接著雷·里爾頓(Ray Reardon)開始稱雄世錦賽,他在1970年至1978年年連續6次奪魁。
1976年開始,香煙品牌Embassy開始贊助世界錦標賽。第二年,比賽開始固定在英國謝菲爾德的克魯斯堡劇院(Crucible Theatre)舉行。同時,英國廣播公司(BBC)也開始成為賽事主要的電視轉播機構。克魯斯堡劇院為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提供了獨特的氛圍。容納近千人的劇院,坐在前排的觀眾可以欣賞到咫尺之遙的選手們的精彩表演。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斯諾克開始贏得大量的電視觀眾和球迷,而克魯斯堡劇院則幾乎成了斯諾克的代名詞。
在克魯斯堡劇院的賽場上,最成功的選手莫過於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和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前者在1980年代六度奪冠,而後者則在1990年代七次加冕。比賽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世錦賽開始進入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在過去的三屆比賽的冠軍分別由三位不同的選手獲得。而1985年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以18-17險勝史蒂夫·戴維斯奪冠的比賽堪稱世錦賽歷史上最經典的一場決賽,同時也是歷史上比分最接近的比賽之一。
2004年,世界錦標賽提供的總獎金高達1,378,920英鎊。其中冠軍獎金為250,000英鎊,亞軍獎金為125,000英鎊。另外選手在比賽中打出147分滿桿也將獲得147,000英鎊的獎金。英國已經立法限制煙草广告,包括贊助體育賽事。世界錦標賽賽主要贊助方Embassy將贊助到2005年,2006~2008年贊助商為博彩公司888集團,2009~2012年以後贊助商為博彩公司Betfred(必德體育)。
2013、2014年贊助商分別為Betfair和Dafabet,2015年至今為Betfred(必德體育)。
2019年4月30日,斯諾克世錦賽結束了1/8決賽的爭奪,丁俊暉在9比7領先的情況下連丟6局,慘遭特魯姆普逆轉,無緣8強。5月7日,在2019斯諾克世界錦標賽決賽上,賈德·特魯姆普轟7桿過百,總比分18-9力克老將希金斯,奪得個人職業生涯首座世錦賽冠軍,完成大滿貫。
2020年3月20日,世界台聯宣布,鑒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斯諾克世錦賽將延期舉行。
2020年7月29日,斯諾克世錦賽舉行抽籤儀式。隨著梁文博從資格賽突圍,共有3名中國球員將亮相剋魯斯堡劇院。
2020年8月6日,在斯諾克世錦賽1/8決賽中,約翰-希金斯在第12局打出了單桿147分,這是希金斯職業生涯第10桿滿分,個人克魯斯堡首桿147分,克魯斯堡歷史上的第11桿。8月17日,羅尼·奧沙利文以18:8戰勝凱倫·威爾遜,生涯第六次奪得象徵斯諾克領域最高榮譽的世錦賽冠軍。
2021年4月24日,2021斯諾克世錦賽正賽第二輪率先結束了一場比賽。衛冕冠軍羅尼-奧沙利文在第二階段6-10落後的情況下,在第三階段上來連勝5局,反超為11-10。關鍵時刻的失誤讓他最終以12-13惜敗於安東尼-麥克吉爾,第6次止步世錦賽第二輪,成為本屆世錦賽第3位被淘汰出局的種子選手,結束了本次爭取世錦賽七冠王的征程。
2021年5月3日,斯諾克世錦賽在克魯斯堡落幕。馬克·塞爾比在決賽中以18-15的比分擊敗肖恩·墨菲,第四次奪得世錦賽冠軍。

賽事規則


積分與獎金

斯諾克世錦賽是每個賽季斯諾克最高水平的盛會,因此選手在該項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所獲得的積分和獎金也是最高的。2020年的獎金如下:
2020年斯諾克世錦賽獎金
成績獎金
冠軍500000英鎊
亞軍200000英鎊
四強100000英鎊
八強50000英鎊
16強30000英鎊
32強20000英鎊
48強15000英鎊
80強10000英鎊
112強5000英鎊
單桿最高分(正賽和資格賽)15000英鎊
總獎金2395000英鎊
2021年獎金
成績獎金
冠軍50萬英鎊
正賽147滿分40000英鎊
資格賽147滿分10000英鎊
以上獎金是在賽會的單桿最高分獎15000英鎊之外單獨設置(可疊加)。換言之,2021年在克魯斯堡打出147將收穫55000英鎊獎金(約50萬人民幣)

賽程

世錦賽一般分為五輪,第一輪為19局10勝制,分上下半場;第二輪為25局13勝制,分上中下三場;第三輪為1/4決賽,同樣是25局13勝制,分上中下三場;第四輪為半決賽,33局17勝制,分四場打完;最後一輪為決賽,35局18勝制,分四場打完。

通則

通則列明了諸如著裝要求、申訴程序、賽程安排等未包含在比賽規則中,但又在實際比賽中需要約定的事宜。通則內容在每次比賽中都不同,例如單場局數、開球順序等。比賽組委會有權根據通則精神在賽前確定並依此執行。相對而言,比賽規則需要在比賽過程中嚴格執行。
選手服裝要求
每位選手的服裝必須符合比賽要求並且整潔乾淨。如果選手不確定自己的服裝是否符合要求,可以在賽前向賽事總監確認。賽事總監對服裝要求有最終決定權。選手可能會因為服裝未達要求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特殊情況時,賽事總監可以允許服裝不符合要求的選手參加比賽,例如航班託運行李遺失、選手特殊身體狀況等情況。
如果在比賽前沒有宣布關於服裝的具體要求,則默認採用下列服裝要求,以下為國際職業斯諾克比賽通用服裝要求。
上裝:有領長袖襯衫、無袖西裝馬甲(或腰封)和領結。包括袖口在內的所有紐扣在比賽期間必須保持紐合狀態,上衣必須束在褲子里。上裝顏色沒有特別限制。
褲裝:深色西褲。要注意的是不允許穿著任何牛仔褲或者牛仔面料的褲子。
鞋子:必須是正規而且與全身裝束匹配的款式,不允許穿著運動鞋或涼鞋。

裁判守則

裁判應:
(a) 是一場比賽的唯一裁決者,對比賽中所發生的一切作出判決;
(b) 負責執行比賽規則並維持比賽順利進行;
(c) 裁判應當回答選手提出的有關客觀事實以及與比賽規則相關的問題;
(d) 在有違公平競賽原則時,裁判有權推遲比賽進程,這種權力同樣適用於出現爭議時;
(e) 如果規則沒有涵蓋比賽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裁判可以在公平競賽原則下對該狀況作出判決;
(f) 如果被要求,可以告知擊球選手目標球的顏色;
(g) 在合理要求下清潔檯面上的球;
(h) 協助選手拿出或放回架桿等輔助設備。
裁判不應:
(a) 回答任何與規則無關的問題;
(b) 提示擊球選手該次擊球可能會出現犯規;
(c) 提供足以影響賽事的建議和意見;
(d) 回答任何有關分值差的問題。
如果裁判沒能注意到某爭議情況,他可以參考在場的記分員,其他賽會工作人員或看台中所處最佳位置觀眾的意見後作出裁決。

中場休息暫停

中場休息
除了賽事組委會另外規定外,在超過9局的比賽中,中場休息安排在最佳局數(見名詞解釋“最佳局數”)到達前一局比賽結束時,例如9局比賽4局后休息,11局比賽5局后休息,依此類推。中場休息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或由賽事組委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暫停
在局與局之間,選手可以短暫離開比賽場地處理個人事務,該時間沒有明確限定,選手應盡量控制,原則上不能超過5分鐘,特殊情況經裁判或賽事官員批准除外。球員行使暫停的權力前,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a) 告訴裁判他的意圖;
(b) 確定裁判意識到該事實並且在記錄表上登記;
一局比賽過程中出現暫停現象,裁判必須保證檯面上的球局保持原狀直到暫停結束,比賽依照暫停前的順序繼續,必要時一局比賽可能會被移至另一張球台進行。客觀原因造成球局無法被保持原狀,或改換比賽球台時所有比賽球不能被準確定位,裁判或賽事組委會有權在適當的時候告知選手此局作廢,待比賽能順利進行時重新開始新的一局球。
暫停期間球員同樣需牢記自己的行為必須符合比賽精神,否則將會因違背體育精神而受到處罰。

賽事數據


下面列出的是世界錦標賽歷史上歷屆冠軍及其決賽對手和最終比分:
斯諾克世界錦標賽歷屆決賽數據
年份冠軍決賽比分亞軍
1927喬·戴維斯Joe Davis20-11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
1928喬·戴維斯Joe Davis16-13佛雷德·勞倫斯Fred Lawrence
1929喬·戴維斯Joe Davis19-14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
1930喬·戴維斯Joe Davis25-12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
1931喬·戴維斯Joe Davis25-21湯姆·丹尼斯Tom Dennis
1932喬·戴維斯Joe Davis30-19克拉克·麥克科納奇Clark McConachy
1933喬·戴維斯Joe Davis25-18威利·史密斯Willie Smith
1934喬·戴維斯Joe Davis25-23湯姆·紐曼Tom Newman
1935喬·戴維斯Joe Davis25-20威利·史密斯Willie Smith
1936喬·戴維斯Joe Davis34-27賀瑞斯·林祖姆Horace Lindrum
1937喬·戴維斯Joe Davis32-29賀瑞斯·林祖姆Horace Lindrum
1938喬·戴維斯Joe Davis37-24西德尼·史密斯Sindey Smith
1939喬·戴維斯Joe Davis43-30西德尼·史密斯Sindey Smith
1940喬·戴維斯Joe Davis37-36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41——1945年比賽中斷
1946喬·戴維斯Joe Davis78-67賀瑞斯·林祖姆Horace Lindrum
1947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82-63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48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84-61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1949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80-65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1950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51-46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51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58-39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桌球協會管理委員會組織
1952賀瑞斯·林祖姆Horace Lindrum94-49克拉克·麥克科納奇Clark McConachy
World Matchplay階段
1952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38-35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1953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37-34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1954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39-21沃爾特·唐納森Walter Donaldson
1955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37-34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
1956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38-35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
1957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39-34傑克·瑞Jackie Rea
1958——1963年比賽中斷
挑戰賽階段
1964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19-16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64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40-33雷克斯·威廉姆斯Rex Williams
1965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37-36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65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25-22雷克斯·威廉姆斯Rex Williams
1965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39-12佛雷德·范·任斯伯格Fred Van Rensburg
1966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5-2佛雷德·戴維斯Fred Davis
1968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39-34埃迪·查爾頓Eddie Charlton
淘汰賽階段
1969約翰·斯賓塞John Spencer37-24加里·歐文Gary Owen
1970雷·里爾頓Ray Reardon37-33約翰·普爾曼John Pulman
1971約翰·斯賓塞John Spencer37-29沃倫·辛普森Warren Simpson
1972亞歷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37-32約翰·斯賓塞John Spencer
1973雷·里爾頓Ray Reardon38-32埃迪·查爾頓Eddie Charlton
1974雷·里爾頓Ray Reardon22-12格雷厄姆·邁爾斯Graham Miles
1975雷·里爾頓Ray Reardon31-30埃迪·查爾頓Eddie Charlton
1976雷·里爾頓Ray Reardon27-16亞歷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
克魯斯堡階段
1977約翰·斯賓塞John Spencer25-21克里夫·索本Cliff Thorburn
1978雷·里爾頓Ray Reardon25-18佩里埃·曼斯Perrie Mans
1979特里·格里菲斯Terry Griffiths24-16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
1980克里夫·索本Cilff Thorburn18-16亞歷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
1981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12道格·蒙特喬Doug Mountjoy
1982亞歷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18-15雷·里爾頓Ray Reardon
1983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6克里夫·索本Cliff Thorburn
1984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16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85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18-17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
1986喬·約翰遜Joe Johnson18-12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
1987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14喬·約翰遜Joe Johnson
1988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11特里·格里菲斯Terry Griffiths
1989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18-3約翰·帕洛特John Parrott
1990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12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91約翰·帕洛特John Parrott18-11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92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14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93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5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94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17吉米·懷特Jimmy White
1995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9奈傑爾·邦德Nigel Bond
1996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12彼得·艾伯頓Peter Ebdon
1997肯·達赫迪Ken Doherty18-12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
1998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18-12肯·達赫迪Ken Doherty
1999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8-11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
2000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18-16馬修·史蒂文斯Matthew Stevens
2001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14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
2002彼得·艾伯頓Peter Ebdon18-17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
2003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18-16肯·達赫迪Ken Doherty
2004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8格雷姆·多特Graeme Dott
2005肖恩·墨菲Shaun Murphy18-16馬修·史蒂文斯Matthew Stevens
2006格雷姆·多特Graeme Dott18-14彼得·艾伯頓Peter Ebdon
2007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18-13馬克·塞爾比Mark Selby
2008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8阿里斯特·卡特Allister Carter
2009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18-9肖恩·墨菲Shaun Murphy
2010尼爾·羅伯遜Neil Robertson18-13格雷姆·多特Graeme Dott
2011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18-15賈德·特魯姆普Judd Trump
2012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11阿里斯特·卡特Allister Carter
2013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12巴里·霍金斯Barry Hawkins
2014馬克·塞爾比Mark Selby18-14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
2015斯圖亞特·賓漢姆Stuart Bingham18-15肖恩·墨菲Shaun Murphy
2016馬克·塞爾比Mark Selby18-14丁俊暉Ding Junhui
2017馬克-塞爾比Mark Selby18-15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
2018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18-16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
2019賈德·特魯姆普Judd Trump18-9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
2020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18-8K-威爾遜Kyle Wilson
2021馬克·塞爾比Mark Selby18-15肖恩·墨菲Shaun Murphy
參考資料來源
1965年,約翰·普爾曼25-22雷克斯·威廉姆斯的比賽中,比分並不是局分,而是場分,雙方打了47場7局4勝一共329局的比賽,約翰·普爾曼贏下25場,雷克斯·威廉姆斯贏下22場;
1966年,約翰·普爾曼5-2弗雷德·戴維斯的比賽中,比分並不是局分,而是場分,雙方打了4場7局4勝和3場5局3勝的比賽,約翰·普爾曼贏下5場,弗雷德·戴維斯贏下2場。

比賽紀錄

世界錦標賽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選手的是喬·戴維斯(Joe Davis),1927至1946年間連續15次問鼎。當時他是為數不多的一些職業選手之一,在當時幾乎是不可戰勝的。近年來奪冠次數最多的選手是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到目前為止累計7次折桂。而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也曾在1980年代創下了6次奪冠的佳績。
世界錦標賽歷史上首個147分滿分桿是由克里夫·索本(Cliff Thorburn)在1983年打出的,最快的滿分桿是由羅尼·奧沙利文在1997年打出的,時間為5分20秒。
世界錦標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是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其1990年奪冠時年僅21歲。
世界錦標賽歷史上僅有的三位非UK的冠軍選手是加拿大的克里夫·桑本(Cliff Thorburn,1980年冠軍)和愛爾蘭的肯·達赫蒂(Ken Doherty,1997年冠軍)。 2010年澳大利亞選手羅伯森奪冠。
世界錦標賽歷史上排名最低的冠軍是2005年的冠軍肖恩·墨菲,奪冠前臨時世界排名第48位。
在克魯斯堡劇院(Crucible Theatre)曾上演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比賽。這包括喬·約翰森(Joe Johnson)1986年在1賠150的賠率下爆冷奪冠;而特里·格里菲斯(Terry Griffiths)1979年奪冠時才是他轉為職業選手的第二個賽季。
吉米·懷特(Jimmy White)曾6次晉級決賽,但都功虧一簣。其中1994年僅以17-18的微弱劣勢輸給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

歷屆147分

時間選手對手備註
1983年4月23日克里夫·索本特里·格里菲斯
1992年4月22日吉米·懷特托尼·德拉高
1995年4月27日斯蒂芬·亨得利吉米·懷特
1997年4月21日羅尼·奧沙利文普里斯
2003年4月22日羅尼·奧沙利文傅家俊
2005年4月20日馬克·威廉姆斯羅伯特·米爾金斯
2006年3月14日羅伯特·米爾金斯馬克·塞爾比資格賽
2008年4月28日羅尼·奧沙利文馬克·威廉姆斯
2008年4月30日阿里斯特·卡特彼得·艾伯頓
2009年4月28日斯蒂芬·亨得利肖恩·墨菲
2012年4月11日羅伯特·米爾金斯肖國棟資格賽
2012年4月22日斯蒂芬·亨得利斯圖亞特·賓漢姆
2017年4月6日加里·威爾遜約什·布瓦洛資格賽
2018年4月12日梁文博羅德·羅拉資格賽
2020年8月6日約翰·希金斯科特·馬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