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倉

海外倉

“海外倉”指企業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將商品批量出口到境外倉庫,拿到訂單后,再將商品送達境外的客戶及消費者。

“海外倉”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布局的關鍵一環,該模式下企業出口產品擁有價格和時間優勢。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既是推動企業發展外貿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是實現外貿穩增長和優化升級的一項重要部署。

由來


【政府工作報告】:擴大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出口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

解讀


海外倉
海外倉
2015年5月份商務部《“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的推出,不少電商平台和出口企業正通過建設“海外倉”布局境外物流體系。海外倉的建設可以讓出口企業將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該國本地銷售,本地配送。
這種新的跨國物流形式有利於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痛點,鼓勵電商企業走出去。客戶下單后,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直接本地發貨,大大縮短配送時間,也降低了清關障礙;貨物批量運輸,降低了運輸成本;客戶收到貨物后能輕鬆實現退換貨,也改善了購物體驗。在各大跨境電商和出口企業建設海外倉的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完善跨境電商相關的法律、稅收服務建設。
2021年5月,燈具等商品的貨櫃車2日從南昌綜合保稅區駛出,將前往阿拉山口口岸,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家和地區,最終抵達申報企業位於德國的跨境電商海外倉。

現狀


截至2021年7月12日,中國海外倉的數量已超過1900個,總面積超過了1350萬平方米,業務範圍輻射全球,其中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海外倉數量佔比將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