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景超的結果 展開

李景超

中國電影譯製片導演

李景超,中國電影譯製片導演。1925年1月生於北京。

基本簡介


李景超[中國電影譯製片導演]
李景超[中國電影譯製片導演]
少年時隨父母遷居武漢,戰亂年代輾轉流離到河南。由於父親故去,15歲起不得不謀生養家。16歲考入流亡的河北中學,17歲進入洛陽第一戰區抗日工作宣傳隊,從此開始了進步話劇演出活動。曾在話劇《北京人》、《蛻變》等劇目中飾演主要角色。后輾轉至西安、蘭州,進入西北師範學院先修班學習,並參加西安中國旅行劇團及西北師院劇團的話劇《結婚進行曲》、《原野》、《西施》、《北京人》、《桃花扇》等劇目的演出。

作品獲獎


1980年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翻譯片導演獎
1981年第三屆小百花獎優秀翻譯片導演獎

人物生平


進入華北大學

李景超
李景超
1946年回到北京,1949年1月進入華北大學三部(戲劇部)學習。同年9月,為東北電影製片廠選為譯製片演員赴長春,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配音演員。五十年代初在蘇聯影片《俄羅斯問題》、《陰謀》、《政府委員》、《蔚藍色的道路》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曾因譯配蘇聯影片《政府委員》中女主角而獲得文化部銅質獎章。

長影譯製片導演

1954年起任長影譯製片導演,譯制了《難忘的1919》、《復活》、《靜靜的頓河》、《三海旅行記》、《我們要活下去》、《橄欖樹下無和平》、《謝遼莎》、《縮影》等數十部外國影片。1957年至1958年,她在長影故事影片《複試》和《新的一課》中出演角色。60年代初還導演了話劇《全家福》、《李雙雙》、《釵頭鳳》等。1964年調任科教片導演,拍攝了《蘋果樹大小年剪枝》、《人工培育天然牛黃》、《嬰兒餵養》及《科技新聞》數十本。
李景超
李景超

文革時期

文革中她受到衝擊和不公正待遇,1969年被下放到吉林省長白山區插隊務農。
1972年回長影后,先任科教片導演,隨後仍任譯製片導演。此期間譯制了《蝴蝶夢》、《阿西們的街》、《摩竭星一號》、《永恆的愛情》等電影以及朝鮮電視連續劇《無名英雄》。其中《永恆的愛情》獲文化部優秀譯制影片獎,《蝴蝶夢》獲長影小百花獎。

晚年生活

1979年被評為第一屆全國三八紅旗手。
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吉林分會理事,及吉林省工會委員。
1982年被確診患有腦瘤,遂進行手術治療,1983年離休,此後在長達26年的時間裡在與疾病的抗爭中度過晚年。
2008年5月6日上午9時在家中突然病發,搶救無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