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是由上海視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紀錄電影,由韓晶執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根據真實故事拍攝,講述了三十年代初民國財長宋子文在上海火車站北站的遭遇刺事件的故事。

該片於2019年5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


《刺殺宋子文》講述了一起真實歷史事件。
1931年一個波詭雲譎的夜晚,中華民國財長宋子文和日本駐華公使雙雙身穿白西裝,乘上一列由南京開往上海的蒸汽機火車。
三百公裡外的上海北站,“民國第一殺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已經設下埋伏,準備刺殺宋子文。而同一天,日本人也在北站布下了死亡陷阱,行刺日本駐華公使。一場驚心動魄的雙重謀殺一觸即發!槍聲響起,人群驚散,白衣人中彈倒地。兩名目標均身穿白色西裝,那麼最終結局誰生誰死?錯綜複雜的血案背後,又隱藏怎樣鮮為人知的驚天大秘密呢?
案發五十七天後,“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揭開帷幕。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差一點就是“七·二三”事變,而不是“九·一八”。《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堪稱是一部“九·一八”前傳。
關於【民國刺殺】系列
重大歷史事件、著名歷史人物、婦孺皆知的新聞,都是極佳的IP。【民國刺殺】系列里的故事,無一不是轟動當時的爆料新聞,而宋子文、蔣介石、汪精衛等,亦無一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那些人,那些事,既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也是“陌生的現實”。
而刺殺,是社會矛盾最集中、最極端的表現,也是不同勢力決鬥到焦灼態、凝固態之後引燃的爆點。因此,刺殺事件往往具備一個“好故事”所需要的全部戲劇元素:懸念、謀略、色誘、殺戮、溫情、反思。
【民國刺殺】系列非虛構劇情電影,以震驚中外的民國刺殺事件為核心,以撲朔迷離的案件為線索,運用富有震撼力的劇情手段,勾勒出變幻莫測的時代風雲和人性善惡。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是該系列的第一部。

人物介紹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宋子文(1894—1971),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后赴美國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經濟學。1923年,經二姐宋慶齡推薦,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開始了他長達26年的政治仕途,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外交部長、中央銀行總裁等職,是中國近代財經制度的奠基人。宋子文是宋慶齡的弟弟,宋美齡的哥哥。他是一位傑出的金融家和外交家,曾於1944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成為封面人物。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抗戰時期,他積極斡旋於國際外交舞台,從美國爭取到超過六億美元的對華經濟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抗戰事業。
本片講述的,是宋子文37歲那年經歷的一次暗殺。
重光葵,日本外長,1945年9月作為日本天皇的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盟軍首領麥克阿瑟上將簽署投降書。由於之前被一起暗殺事件炸斷一條腿,而被世界嘲諷為“跛子外長”。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王亞樵,上海灘的“斧頭幫”幫主、“民國第一殺手”,策劃暗殺過蔣介石、汪精衛、侵華日軍司令白川義則等知名行動。

歷史顧問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傳遞真實的力量,主創團隊請教了多位中國近代史權威專家,包括南京大學張憲文教授、復旦大學吳景平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南京政治學院張雲教授等等。影片背後紮實的史料考據功夫,正是得益於專家們的嚴格審核和層層把關。

後人追述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
主創團隊走訪了片中部分歷史人物的後裔,如王亞樵的嫡孫王家柱先生,鄭抱真的小女兒鄭清女士,胡漢民的後裔胡安平先生等,並且得到宋子文的外孫馮英翰先生的熱誠幫助。

影片看點


陳列於現實維度的一列老式蒸汽機火車,牽扯出八十多年前轟動一時的“北站血案”。本是鐵板釘釘的生死簿,卻因遁形的命運推手而陡生意外:同色同款的的白西服,莫名易手的公文包,小密探的偶然聽風,列車員的一時迷糊,車廂門的詭異鎖死……轟然向前的歷史車輪,就這樣在不經意間,被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撥轉了。
該影片獨創了一種“複雜敘事”手法,一個簡單平淡的故事,通過某種敘事技巧而變得波瀾迭起。團隊還獨創了一種類似“蠟像館”的影像手段,將某個重要歷史瞬間進行時間凍結,觀眾就像走進蠟像館,重返案發現場。

展映盛況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經多輪專家評審,入選了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節開票當日,本片的首映電影票,僅一個半小時即告售罄。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展映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展映
2018年6月18日,本片在上海影城舉行了首映。導演韓晶攜“斧頭幫”幫主王亞樵的嫡孫王家柱、“斧頭幫”智囊鄭抱真的女兒鄭清,共同出席了映后見面會。

獲獎紀錄


入選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影片評價


有影評將這部紀錄片形容為“野生阿加莎”,因為阿加莎式的懸疑推理敘述手法,給一個塵封在檔案館里的歷史事件,賦予了新鮮的視角和扣人心弦的觀影體驗。(澎湃新聞)
比起日本對中國的大謀殺,民國財長的遇刺事件以及他的愛情、友情、親情,當然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但恰恰這件“小事”草蛇灰線,成為日本侵華事件中絕不能小覷的一個時間節點。從某種角度看,《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也堪稱一部“九·一八”前傳。(新民晚報)
大家熟知的紀錄片套路,在這部電影里全部被放棄了。從敘事到拍攝,運用無數種“超綱”手段,導致令人驚愕的翻轉。自詡對紀錄片閱片無數的我,印象中像這種歷史+懸疑+燒腦的紀錄電影,在中國還是第一部。(鳳凰網)
《刺殺宋子文》最明顯的風格就是重現!“瘋狂”的重現!真實與謬誤攪合在一起重現!比如,多次重返殺人現場。再比如,現場所有人都參與了案件。猶如“阿加莎式殺人法則”,所有人皆兇手,甚至連電影海報上的白西裝都是重要幫凶。(上海紀實頻道)
《刺殺宋子文》作為《二十二》、《岡仁波齊》逆襲后,又一部反常規院線紀錄片,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網易娛樂)
她用創新的鏡頭語言重現電影中的場景,以增強歷史真實性。這部電影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上映。(Shanghai Daily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