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銖錢

三銖錢

三銖錢,漢代銅幣名。中國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貨幣。鑄於漢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銖”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鑄。《史記·平準書》:“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文如其重。”《漢書·食貨志下》:“有司言三銖錢輕,輕錢易作奸詐,乃更請郡國鑄五銖錢。”

錢幣簡介


三銖錢鑄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上有“三銖”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鑄。
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銖,“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又過三年,制赤仄錢(仄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錢幣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所用材料為銅。在下面鑄出“三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三銖”實際上非常輕。秦和西漢時期的一兩,相當於的16.14克。
三銖錢
三銖錢

歷史背景


漢武帝劉徹於元狩四年冬(公元前119年)下令廢止了四銖半刃錢,更鑄“三銖錢”,由於多年來頻繁地發動戰爭,窮兵黷武,國庫空虛,想通過更換貨幣的辦法來緩解當時出現的財政危機,但因地方私鑄泛濫,劣幣大量充斥市場,造成貨幣混亂的局面,並沒有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漢武帝果斷決策,廢行三銖錢,把鑄錢權收歸中央,由上林三官統鑄五銖錢,史稱“元狩五銖”,它為以後的經濟大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直被沿用了七百多年,成為中國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長的貨幣。而三銖錢僅僅鑄行了幾個月,成為中國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貨幣。
三銖錢在從半兩錢制向五銖錢制演變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收藏價值


由於三銖錢鑄行的時間短促,傳世下來的實物十分稀少,物以稀為貴,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錢幣收藏者爭相獵取的目標,因此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為什麼“三銖錢”會出現這種怪異的錢文形體?迄今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它究竟在西漢時期鑄行過幾次?又無史料的確切記載,這些都無形中給三銖錢又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出土情況


1973年山東萊蕪市苗山辦事處銅山村西漢冶銅遺址中,出土“三銖”錢石范,范上刻有16枚錢模,“三”字三橫等長,“銖”字金旁以兩橫畫代四點,朱旁頭方折,有外郭。(27)這就是《史記·平準書》中所述的“自孝文更造四銖錢......四十年“后”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造三銖錢“,也就是《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中所列的“建元五年(前136)行三分錢”的實物見證。錢範印證了《平準書》所載“更鑄三銖錢”是準確的,而《年表》所列“行三分錢”的“分”字,就以錢幣實物為準,予以更正。山西絳縣、湖南衡陽公行山、河南鎮平賈宋鎮出土的“三銖”錢,枚重均在2g上下,印證了《平準書》所述“更鑄三銖錢,文如其重”,其用語有別於敘述“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的秦半兩,一個“文如其重”,一個“重如其文”,前者是以錢為主體的價值貨幣,後者是以青銅為稱量的當
值貨幣,兩者有質的區別,可見司馬遷用語之嚴謹。

錢幣樣式


錢徑為23毫米,穿徑為8毫米,厚1.5毫米,重2.5克,三銖錢“銖”字的“金”旁,上呈三角形,下是王字直筆到底為一橫,與五銖錢的銖字筆畫形體截然不同,背平無輪廓,成為三銖錢獨有的一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