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平

常春平

5.主持省教育廳項目軟科學“河北壩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經濟調控模式(2001411)”。河北省張家口壩上生態環境惡化分析,天津職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7.第一作者. 石灰石礦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8.第二作者.

人物經歷


常春平,男,1969年7月出生,理學博士;副教授。1993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地理系,1996年獲河北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碩士學位,2006年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與災害研究所獲得自然地理專業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主持主要課題項目及主要貢獻:
1.參加西藏自治區計委“拉薩市柳吾新區及其周邊地區治沙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
2.參加國家科技攻關課題“防沙治沙關鍵技術與示範----面狀與線狀沙源的工程防治技術研究(2005BA517A06)”。
3.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土壤風蝕多因素交錯作用的理論模型(40301025)”。
4.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風沙運動研究中的若干基本力學問題(10532030)”。
5.主持省教育廳項目軟科學“河北壩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經濟調控模式(2001411)”。
6.主持河北師大青年基金“河北壩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成因及經濟調控對策(L2001Q09)”。

主要著作


1.第一作者,拉薩河下遊河谷風沙源分佈特徵及其成因,山地學報,2006第4期.
2.第二作者.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后河北省濕地生態旅遊建設構想,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3年第4期
3.第二作者. 小城鎮發展存在的障礙及制度創新的要點,城市規劃,2003年第7期
4.第一作者. 張家口壩上地區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淺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年第2期.
5. 第一作者. 河北省水環境惡化對水工建築物安全的影響及對策探討,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6. 第一作者. 河北省張家口壩上生態環境惡化分析,天津職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7.第一作者. 石灰石礦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8.第二作者. 河北省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初步設想,河北師大學報,1996年第4期.
9.中科院博士學位論文:河北壩上農田土壤風蝕防治技術與優化模式---以河北省康保縣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