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鄉

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下轄鄉

新華鄉,位於屏邊苗族自治縣東北部,鄉政府駐地戈幾街距縣城112公里,距個開蒙滇南中心城市—蒙自縣城48公里。東南與和平、灣塘兩鄉隔河相望,西與蒙自縣期路白鄉、芷村鎮接壤,北與蒙自縣鳴鷲、老寨兩鄉毗鄰,鄉政府駐地戈幾街村介於東經103°41′—103°50′,北緯23°12′—23°19′之間。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全鄉地形呈長條形,東西最大橫距7.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公里,鄉政府駐地海拔1780米。國土面積190.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佔全鄉國土面積的100%。最高海拔2291.6米,最低海拔718米,相對高差1573.6米。
新華鄉
新華鄉

氣候特點

年平均氣溫16.1℃,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566.6小時,無霜期363天。

土地資源

土壤大部分為赤紅壤紅壤,北部大部分地方為喀斯特地貌,土壤為石灰土,在這些地區,地表徑流流失嚴重,地下水位較低,造成嚴重缺水。新華鄉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適宜發展“三七”、烤煙、八角等經濟作物;全鄉有森林面積27496畝,森林覆蓋率20.1%,活立木蓄積量237600立方米,主要是杉木、旱冬瓜等。水力資源豐富,鄉內主要河流有獨家河、南溪河、大橋河,水流湍急,水質好、落差大。全鄉共有荒山荒地7509.43公頃,可開發利用6744.81公頃,主要分佈在岩峰、菲租、西沙、馬鹿塘、師宗5個村委會,部份可作為草場利用發展養殖業,大部份適宜種植旱冬瓜,發展林下草果種植等藥材產業。昆河鐵路沿線的荒山荒坡,氣候炎熱,適宜種植龍眼、荔枝、麻竹等熱帶經濟作物。

行政區劃


全鄉轄9個村委會,分別是岩峰村委會、菲租村委會、阿母黑村委會、河南村委會、戈紀街村委會、師宗村委會、馬鹿塘村委會、倮估村委會、西沙村委會,95個自然村101個村民小組。

經濟


地方財政收入109.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35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5元;糧食總產量801.23萬公斤,人均吃糧340公斤;生豬存欄20006頭,仔豬生產6941頭,生豬出欄11589頭。註冊登記個私經濟167戶,從業人員313人,註冊資金82萬元。2005年,推廣種植雜交玉米4375畝,雜交稻3520畝,種植三七1300畝,經濟林果1454畝,烤煙4000畝。

人口民族


2004年末全鄉總人口16060人,農業人口15295人佔95.2%;人口自然增長率3.08%。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華鄉人口數為13562人。

社會


基礎設施

交通:昆河鐵路穿過西沙、倮姑、馬鹿塘三個村委會,芷白公路貫穿東西,挖通了9個村委會的鄉村公路,全鄉鄉村公路里程達234.15公里,95個自然村有81個通公路,自然村通路率達85.2%。
水利:修復大小溝渠63條,壩塘5個(庫容22.6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360畝;拉通了82個自然村的自來水,特別是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鄉集鎮發展的機關吃水困難問題,吃水極為困難的雙包瑤、貓狸山、桃樹沖三個自然村的聯辦飲水工程正在進行中,村民小組清潔水普及率達85.4%。
能源、電氣化:建設沼氣1832口,節能灶815眼,安裝太陽能812平方米,架通95個自然村的輸電線路,自然村通電率100%;完成16個村民小組866戶的農網改造;引進外資開發了倮姑、四岔河兩個電站。
集鎮建設:完成新華集鎮農貿市場第二輪新區開發和阿母黑農貿市場建設。
通訊、廣播電視:開通戈紀街、阿母黑、倮估、岩峰、菲租、西沙6個村委會部分地方的無線通訊網路;安裝了阿母黑、大路腳、老龍樹、馬鹿塘等10個村的有線電視,建成“211”工程37座,開通阿母黑村衛星電視加密頻道和鄉政府所在地、爛泥壩、新寨、扎帶3個自然村的有線電視光纖聯網。
鄉村建設:完成了8個村委會辦公用房的建設,建成戈幾街、馬鹿塘、老戈幾、河南、老龍樹、阿母黑、田尾巴、潘家屋、五里沖等12個自然村約5萬平方米的文明衛生路建設,實施安居戶215戶,異地搬遷28戶。
全鄉有中學1所,中心完小3所,全日制小學15所,教職工134人,小學入學率99.25%,初中毛入學率97.67%,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有鄉級衛生院1所,白玉蘭衛生室4所,鄉村衛生室已實現一體化管理,群眾看病有了基本保障;積極開展文明鄉鎮、文明社區、“十星級文明戶”的創建活動,1999年被州精神文明辦評為文明鄉鎮。群眾法制意識、思想道德素質有所提高,隨著村務、政務公開的規範化、正常化,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文化


鄉內居住著苗、漢、彝、壯四種民族,其中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68%。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有苗族花山節、彝族火把節壯族泥巴架等,其中苗族花山節、彝族火把節兩種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弘揚。每年春節都是苗家人最高興的日子,苗家咪哆、咪彩歡聚在“花桿”腳下,開展各式各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比賽項目有對歌、跳蘆笙、打磨秋、打陀螺、打雞毛毽、鬥雞、斗鳥、爬花桿等20多個,特別是鬥牛比賽,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愛好者前來觀看,使花山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春耕時節,壯家人則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打泥巴架來祈求金秋的豐收。菲租彝家的“三道紅”民族服飾參加了紅河州民族民間手工藝品展示活動,其中繡花馬夾獲一等獎。
新華鄉
新華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