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

當代詩人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當代詩人。台灣中與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統計系畢業,東海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暨駐校詩人。

15歲開始創作新詩。代表作品有《錯誤》《水手刀》《殘堡》《小小的島》等。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

教育經歷

1949年隨父至台灣。畢業於新竹中學。
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
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
1983年獲愛荷華大學創作藝術碩士學位,繼續入讀新聞學院大眾傳播博士班。

工作經歷

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
1969年任愛荷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中文講師。
1983年在東亞語文學系任教。
1985年獲耶魯大學無限期續聘。
1990年至1992年任台灣《聯合文學》總編輯。
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寫作經歷

鄭愁予日常照
鄭愁予日常照
15歲開始創作新詩。
1947年在北京大學的校刊上發表〈礦工〉一詩,為第一首對外發表的詩。
1949年在衡陽的道南中學與同學組織了「燕子社」,創辦並發行了油印的刊物《燕子》;並在五月以「青蘆」的筆名,自資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後跟著家人到了台灣新竹,就讀新竹中學;此時他十分愛好體育,
1952年《現代詩》主編紀弦約他到台北會面,並給予讚揚勉勵,此後他用筆甚勤,陸續在《野風》《現代詩》《公論報》《自立晚報》發表詩作,開始了他正式的詩人生涯,在台的第一首詩〈老水手〉。
1955年在台第一本詩集《夢土上》出版。
1966年《衣缽》出版。
1967年《窗外的女奴》出版。
1974年《鄭愁予詩選集》出版。
1979年《鄭愁予詩集1951~1968》出版。
1980年《燕人行》出版。
1985年《蒔花剎那》(香港)《雪的可能》出版。
1986年《長歌》出版(自印)。
1990年《刺繡的歌謠》出版。
1993年《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出版。
1996年《隨身讀——夢土上》出版。
2000年《鄭愁予詩的自選II》出版(北京出版社)。
2004年《鄭愁予詩集II1969~1986》出版。
其名作《錯誤》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詩作15首由法國文學教授Martine Vallette Hemery譯成法文,在Liasse(Huitieme)刊登出版。出版詩集包括《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I》《鄭愁予詩選》等。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與余梅芳結婚,其妻在耶魯大學圖書館東亞收藏部工作。

個人作品


《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
《鄭愁予詩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
《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獲得榮譽


作品
作品名稱獎項名稱獲獎時間
《錯誤》編入台灣高級中學國文課本,為自五四以降首次入選的兩首白話詩之一,亦為台北編譯館多年之首次改版。1997年
雨說編入中學教科書,並將《水巷》一詩編入職校教材2002年
《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
個人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
1966獲青年文藝獎
1967中山文藝獎
1968獲“第二屆青年文藝獎”
1968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
80年代在曾多次選為台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
1982入選《陽光小集》「當代十大詩人」
1983入選《台灣詩人十二家》之一
1995“國家文藝獎”
1996獲國家文藝獎

社會活動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曾任台灣青年登山協會常務理事、滑雪委員會委員,還是台灣省的田徑代表和台灣陸軍足球代表隊隊員
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
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
曾應聘為“中國時報文學獎”決審委員。
1989年應香港市政廳公共圖書館之邀,主持“文學月詩講座”。
2002年,擔任“香港雙年文學獎”評審,並參加“科技大學現代文學座談會”。
2003年接受美國加州註冊世界文藝學院榮譽學位。
1994年開始與孫康宜教授合教中國現代詩通論。

人物評價


鄭愁予詩集(1951~1968)
鄭愁予詩集(1951~1968)
鄭愁予出版的實際雖然算不上多,但它的詩在台灣傳唱的程度,恐怕並不亞於李後主、李商隱。
他的詩中貫穿著兩種互補的氣質神韻。一種是豪放、爽快、豁達的“仁俠”精神,另一種則是曲折動人,情意綿綿,欲語還羞的婉約情韻,這兩種氣質充分顯示了詩人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正是這種修養使他避免了台灣現代詩派的缺點,把中國的傳統意識和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技巧結合得渾然一體,使他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的中國詩人”。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秘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著極深的文學修養,但他卻畢業於法商學院;他身為現代派的主要幹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著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對此,鄭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的仁俠精神。”仁俠也好,浪子也罷,總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