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劇是流行於江蘇南通海門一帶的傳統戲劇劇種,它源於海門山歌,1955年發展成舞台劇。海門山歌劇團是海門山歌劇種唯一的劇團,被譽為“江海平原一枝花”。
2008年6月,江蘇省海門市申報的“”海門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593 Ⅱ-94。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劇的演出範圍除了海門本地外,還包括整個南通地區和江浙滬的吳語區。海門山劇團不僅是個專業戲曲團體,也是海門山歌傳播的載體,山歌發展的基地和山歌演員的人才庫。
清代中期,江南朝個海門地區大量移民,搿星移民就把吳歌傳進沙地地區。經過海門等地方個老百姓世代口頭傳唱,弗斷修飾創造,逐點逐點發展成功海門山歌。
民國24年(1935年),管劍閣、丁仲皋搜集海門山歌整理成功《江口情歌》,勒上海大夏大學校刊浪發表,隨即編輯成專集。第二年,管劍閣搜集個長篇敘事山歌《紅娘子》發表勒勒武漢《天地人》雜誌。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之後,當地業餘文藝演出非常活躍,發展了豐富多彩個新山歌,反映了當時老百姓的現實生活,歌頌勞動和愛情,抨擊各種不合理的現象。
1954年,海門山歌正式搬上舞台。
20世紀50-60年代,有一支業餘演出隊(陸行白等人)以敘事山歌《搖船郎》為基礎,整理創作第一個海門山歌小戲《淘米記》,受到當地人個好評。接下去搿個戲參加了南通地區搭江蘇省個匯演。
1957年,《淘米記》又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演員受到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個接見,並且合影留念。
1958年8月,海門縣政府勒省、地兩級政府支持下,正式成立專業個海門山歌劇團。從此之後,海門山歌劇作為一個新個劇種出現勒舞台浪。
80年代,交關山歌搭研究山歌個論文勒省級以上期刊發表。
1984年,海門山歌研究會成立。
1985年8月,海門縣舉辦首屆海門山歌會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光明日報》、《新華日報》先後對此作了報道。
1986年7月,宋衛香演唱海門山歌《小阿姐看中搖船郎》,隨南通民間藝術團進京演出。
1987年,《海門山歌選》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收錄海門山歌250多首。
1993年第二次進京演出《青龍角》,獲得成功,同年年底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戲劇節,演出《青龍角》獲多項獎項。
1995年,海門山歌《青龍角》進京演出。
2007年,海門山歌進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7年8月19日到21日,中國。海門山歌節舉行,標誌著海門山歌文化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2008年6月14日,海門山歌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門山歌分兩類
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劇曲調優美樸實,清新流暢,鄉土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海門山歌劇常用曲調60餘首,其中以“山歌調”、“對花調”為基本調,以羽、徵調式兩種聲腔形成對比;由板腔,聯曲兩種板式結構組織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調”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聯板、緊板、疊板、快拉慢唱等九種板式,“對花調”慢板、中板、清板、寬板、雲水板、簡板等六種板式。並吸收許多小調和說唱音樂。有的用於抒情,有的用於敘事。如“月月節”,這首曲調感情充沛,意境深遠,用於載歌載舞最為適宜;《小郎依兒來》活躍有彈性;“香袋調”旋律優美,容易上口;“佛祈調”十分靈活,不受唱詞字數限制,可長可短,可緊可鬆,善於表達愉快的心情;“打櫻桃調”、“五更鼓兒調”擅長男女對歌、抒發情愛;另有“牌經調”“采仙桃調”等油腔滑調,適於反面人物的表演。
山歌劇的聲腔,均為五聲音階,有的加進“清角”、“變徵”、“變宮”音;旋法特點除級進外,最有特色四度、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的跳進,加25、36、63、31、65等,由於羽音在調式中十分突出,使海門山歌劇音樂唱腔形成獨特風格;其潤腔方法緊密結合襯詞的運用,如:“嗨、唷、呀、啊、洛、依呀呀得喂”等,使其富有色彩。
曲牌中,海門鑼鼓很有特色,但只能與曲牌或曲子中同時運用。至於常用鑼鼓經,根據京劇鑼鼓稍加改動因地而用。
樂隊編製是主奏樂器、基本樂器、色彩樂器。如主胡、笛子、琵琶為主奏組;以揚琴、大提琴、三弦、笙、中胡等為基本樂器;其餘是嗩吶、小提琴、西洋木管、電子琴為樂彩樂器。主奏二胡音量與音樂比較高亢清脆。從以上諸方面形成了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並富有江海平原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入選“國家非遺”的海門山歌將結集出書,《中國海門山歌集》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
據悉,《中國海門山歌集》總計收入9個種類,近250首唱詞和50首曲譜、89首新民歌、18部山歌劇和山歌手介紹等。該書的採集、編撰工作從2007年4月開始,採集隊先後訪問當地老山歌手100多人,通過各種形式採集到1000多首山歌、號子、小調及器樂曲等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