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

鼓膜又稱耳膜,為一橢圓形半透明狀薄膜,由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構成,位於中耳鼓室與外耳道交界處,構成鼓室的外側壁,由其將外耳道和中耳腔進行分隔,並阻擋保護外耳道的異物,細菌等進入中耳腔,在聽覺傳導的過程中,鼓膜的結構能使傳入的聲波增益,補償了聲音傳入時所產生的衰減。

病因


● 1.炎症
● 兒童由於解剖上的特點,連接鼻腔和中耳腔的咽鼓管短平粗,當上呼吸道感染時,鼻腔的細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過咽鼓管到達中耳腔引起感染,同時如果哺乳姿勢不正確時奶汁等也易經咽鼓管流入或嗆入中耳而發生急性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
● 2.外傷
● 多因直接或間接外力損傷所致,如挖耳、手術、外耳道異物、顳骨骨折、壓力傷如掌擊耳面部,爆破、高台跳水及潛水都有可能損傷鼓膜,導致鼓膜穿孔。

臨床表現


● 1.急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
● 患者先有耳部疼痛,鼓膜穿孔后疼痛可減輕,耳內可有液體流出。
● 2.外傷導致的鼓膜穿孔
● 鼓膜破裂后,患者突感耳痛,聽力立即減退伴耳鳴,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內悶脹感。

檢查


● 1.急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
● 鼓膜瀰漫性充血腫脹,正常標誌難以辨識,穿孔處可見膿液流出或見波動性亮點(燈塔征),聽力檢查多為傳導性耳聾,少數可呈混合性和神經性耳聾。
● 2.外傷導致的鼓膜穿孔
● 鼓膜多呈不規則或裂隙狀穿孔,伴有淤血、血跡和血痂,如出血量多或伴水樣液流出,要考慮腦脊液耳漏可能。聽力檢查屬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

診斷


● 用耳鏡檢查鼓膜穿孔患者的鼓膜見有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的缺損,或僅有極少殘餘鼓膜,甚至鼓膜全部消失。
● 鼓膜穿孔有外傷性與非外傷之分。而非外傷性鼓膜穿孔又以中耳炎性穿孔最常見。因此。外傷性穿孔與炎性穿孔區分在醫療鑒定中有重要意義。兩者鑒別主要依據穿孔形態的觀察。外傷性鼓膜穿孔:①鼓膜充血、水腫、黏膜下出血,創緣滲血或有血痂附著。部位多在緊張部,呈裂隙樣、三角形或不規則形。②穿孔邊緣銳利、捲曲,鼓室黏膜正常。炎性穿孔常為鼓膜緊張部的圓形或類圓形穿孔,穿孔邊緣圓鈍,鼓室黏膜潮濕、肥厚或有分泌物。以上鼓膜病理改變可通過鼓膜照相系統清晰顯示。

治療


● 1.急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
● ①全身治療應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選擇青霉素,頭孢菌素等藥物。②局部治療:先用3%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后可選用抗生素點耳液點用,炎症控制后不能自行癒合的穿孔可考慮手術修補。③病因治療:積極治療臨近器官的慢性炎症。
● 2.外傷導致的鼓膜穿孔
● ①清除外耳道存留的異物、凝血塊等。②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③外耳道禁止沖洗和點葯,較大或不能自行癒合的穿孔可考慮手術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