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絨毛

存在於動物細胞表面的絨毛

微絨毛(microvillus)亦稱細絨毛、絨毛狀突起,廣泛存在於動物細胞的表面。在電鏡下可觀察到,微絨毛是細胞遊離面的細胞膜和細胞質伸出的微細指狀突起,被細胞膜所包圍並垂直於細胞膜表面,其直徑約0.1微米,長度因細胞種類或細胞生理狀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別,廣泛地存在於動物細胞中,但以成長期的卵母細胞、小腸、腎小管的曲細尿管的上皮細胞等吸收機能旺盛的細胞和內耳、鼻、側線等感覺細胞中較為豐富。微絨毛表面是細胞質膜和糖被,內部是細胞質的延伸部分。縱切面可見微絨毛中心有許多縱行的排列的微絲,直達微絨毛的頂端,微絲直徑為4~6 nm。在上皮細胞的細胞質膜下方,有平行於細胞質膜的微絲網稱為終末網(terminal web),微絨毛內的微絲根部埋藏在終末網內。這些結構均增強了細胞頂部的牢固性,使得上皮的表面成為一個整體。

形態特徵


此外海膽卵細胞受精時,細胞表面有許多絨毛伸長特別是在小腸和腎小管曲細尿管的上皮細胞表面,密集而規則地排列著直徑和長度一定的微絨毛,形成所謂刷緣狀的構造。在高倍鏡下可見細胞遊離面顯縱紋狀的紋狀緣或刷狀緣。小腸1個細胞大約具有三千根微絨毛,可以看作是由它增加了細胞遊離面而使吸收和接受刺激的能力提高的裝置。
位於上皮細胞遊離面,電鏡觀察由細胞膜和細胞質形成的指狀突起,中軸含有縱行微絲,微絲一端附著於微絨毛尖端,另一端伸到細胞頂部,附著與此部胞質中的終末網。功能是通過增大細胞表面,擴大吸收面積,參與細胞的吸收功能。

鏡下觀測


微絨毛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可見,在電鏡等顯微鏡下才可見。
細胞結構與細胞外基質
超微結構顯微結構[細]胞間橋生物膜單位膜
細胞膜質膜胞質面質膜外面表膜
間體脂單層脂雙層脂筏膜流動性
磷脂雙層膜再循環細胞外被微絨毛刷狀緣
菌毛纖毛靜纖毛根絲體纖毛小根系統
鞭毛軸絲基體副基體動基體
基片km纖維偽足絲足微棘
葉足片足足體軸足胞口
昆蟲內部構造
體壁表皮蓋表皮上表皮原表皮
外表皮中表皮內表皮真皮孔道
基膜蛻皮腺內骨骼懸骨前懸骨
后懸骨幕骨陷幕骨腹內突皮腺
兵腺杜氏腺氣味腺背肌腹肌
橫肌臟肌側肌展肌收肌
心翼肌鞘肌飛行肌纖維肌同步肌
非同步肌肌節肌粒心肌壁皮肌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