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盆地
邊緣盆地
分佈於邊緣海內的具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的構造盆地。
島弧陸側的深海盆地,也稱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水深約2000~5000餘米,為溝-弧-盆系組成部分。
中文名稱:邊緣盆地
邊緣盆地
分佈於邊緣海內的具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的構造盆地。
邊緣盆地位於島弧與大陸之間(如日本海),或島弧與島弧之間(如菲律賓海),可以單個出現,也可以被海底嶺脊分隔成若干次級海盆。外形包括線狀至等軸狀,十分多樣。主要展布在太平洋西部,少數見於大西洋和印度洋。
大多數邊緣盆地具大洋型地殼,如南海海盆地殼厚僅5~8公里左右。有的盆地地殼稍厚,屬過渡型地殼或變薄陸殼,如東海沖繩海槽。邊緣盆地上覆陸源、火山碎屑或遠海沉積物,厚度不一,在百米至數千米之間。基底熔岩多類似於大洋盆地的拉斑玄武岩,或略帶有島弧熔岩的特點。盆地內多見正斷層、地塹等引張構造,盆緣常有陡崖。多數邊緣盆地熱流值較高,可達2微卡/(厘米2·秒)以上。一些邊緣盆地已鑒別出條帶狀磁異常,但與大洋盆地的相比,異常強度一般較弱,線性布局不很清晰。深海鑽探、拖網采岩樣等資料表明,邊緣盆地相當年輕,大多形成於新生代。
20世紀70年代初,D.E.卡里格等學者首先運用板塊構造觀點探討了邊緣盆地的成因。此後,邊緣盆地的擴張成因說獲得廣泛承認。邊緣盆地的形成,被認為是島弧裂離大陸,或島弧本身分裂的結果。如日本海的張開,伴隨著日本列島脫離亞洲大陸向洋側漂移。島弧分裂,形成洋側的前緣弧與陸側的殘留弧,其間擴張而成的盆地,稱弧間盆地。活動的前緣弧可以再度分裂,在原弧間盆地洋側形成新的弧間盆地,以及新的前緣弧和殘留弧。不活動的殘留弧是遺留在後面的原島弧組成部分,由於地殼冷卻下沉,多呈海嶺或水下高地,如菲律賓海中先後形成的九州—帛琉海嶺和西馬里亞納海嶺。正在擴張的活動邊緣盆地以海底地形崎嶇、沉積蓋層薄、熱流值高為特徵,如馬里亞納海槽、勞·哈佛(Lau Havre) 海槽。不活動邊緣盆地通常是從活動邊緣盆地演化而來,如日本海。還有個別邊緣盆地可能屬殘留成因,盆地原是大洋底一部分,後來島弧的形成把這部分洋底分割出來,如阿留申海盆。
關於弧后擴張的動力機制,各家的看法還不一致。一些學者認為板塊俯衝引起熱地幔底辟上涌,或引起次一級的地幔上升流,可成為弧后擴張的動力。另一些學者注意到太平洋東緣的俯衝作用並未形成邊緣盆地,俯衝帶的存在還不是弧后擴張的充分條件;他們認為弧后擴張可能與上覆板塊和俯衝板塊之間耦合不緊(或上覆板塊退離海溝)有關。此外,對於弧后擴張的方式是否有別於大洋中脊,也尚未取得一致的認識。
活動大陸邊緣盆地
內容簡介活動大陸邊緣盆地本書是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1991年出版的世界含油氣盆地叢書之一,主要包括世界典型“活動邊緣”盆地油氣發現和盆地起因以及盆地勘探以來的觀點分析,涉及盆地包括美國洛杉磯盆地、紐西蘭塔拉納基盆地、哥倫比亞馬哥達萊那盆地、委內瑞拉法爾孔盆地。書中用較大篇幅對洛杉磯盆地油氣發現史、構造地質特徵和構造演化史、沉積史、熱演化史、區域生物地層學、油氣地球化學以及油氣運移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作了詳盡的分析和闡述,並特彆強調構造地質和構造演化對油氣運移的控制作用,同時也對和洛杉磯盆地成因相似盆地的地質特徵、生油氣理論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和研究。本書論述深入、資料翔實,為石油勘探家們提供了一套有關活動大陸邊緣盆地難得的類比資料,對我國含油氣盆地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作用。本書可供從事油氣地質理論、石油地質勘探研究人員以及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大唐資料庫
地理盆地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