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鎮

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下轄鎮

壽山鎮,隸屬於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地處遼源市城區東北出入口位置。東與東遼縣安石鎮接壤,南與龍山區工農鄉相連,西、北與西安區燈塔鎮毗鄰。距龍山區政府10千米。轄區總面積154平方千米。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設大壽村、壽山鎮。1976年2月,設山灣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部分併入東遼縣熱鬧鄉。1992年,熱鬧鄉改為壽山鎮。2005年2月,劃歸龍山區,山灣鄉併入壽山鎮。常住人口為20182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壽山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壽山鎮有工業企業64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6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設大壽村、壽山鎮。
1976年2月,設山灣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部分併入東遼縣熱鬧鄉。
1992年,熱鬧鄉改為壽山鎮。
2005年2月,劃歸龍山區,山灣鄉併入壽山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壽山鎮地處遼源市城區東北出入口位置。東與東遼縣安石鎮接壤,南與龍山區工農鄉相連,西、北與西安區燈塔鎮毗鄰。距龍山區政府10千米。轄區總面積154平方千米。
壽山鎮衛星地圖
壽山鎮衛星地圖

地形地貌

壽山鎮地處長白山余脈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南北高,中間低。地形分為低山丘陵區和河谷平原。境內最高點獻望山位於朝陽村,海拔479米;最低點東遼河出境口位於西部壽山村太平嶺屯,海拔285米。
壽山鎮的地質構造屬於遼東台背斜,即新華夏系構造帶,東西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哈達嶺背斜西南端橫張斷裂帶內,為東西向天山到陰山構造帶的複合交接部位,北西向拗斜盆地。河流一級階地亞粘土和亞砂土地耐力1.5-2.0千克/厘米,本區地震都屬構造地震,主要沿東西向構造帶展布,震中一般處於構造斷裂的交叉處,地震裂度七度。壽山鎮地處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向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城鎮周圍多山。境內溝川河谷縱橫交錯,地貌多變,地面切割破碎,山、丘、台、谷交錯分佈。長白山分支吉林哈達嶺余脈由東北經本區中部斜向西南延伸,形成一道較高的丘陵山脊。境內主要山峰有30多座,其中海拔在400米以上的有19座。壽山鎮整體地貌類型分為三類,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

氣候特徵

壽山鎮屬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3—5月為春季,寒暖交替,天氣變化較大,乾燥多風;6—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溫涼短暫;從11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嚴寒漫長。全鎮年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為119.6千卡,年日照時數為2418小時,年平均溫度為5.2攝氏度,日最高氣溫為23攝氏度,最低氣溫為-17.8攝氏度,全鎮年平均降水量666.5毫米,受季風影響年變率較大,季節分配不均,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夏季雨熱同季,光熱條件較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水文

壽山鎮境內河道屬遼河流域,其中東遼河流城面積60平方千米,佔39%;榆樹川河流域面積45平方千米,佔29%;太平河流城面積49平方千米,佔32%。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東遼河1條,長8千米;二級河榆樹川河、太平河2條,總長26千米;三級河黑牛河等5條,總長29千米.河流總長度63千米,河網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東遼河,從東部楊木水庫出水口流人,至西部太平屯出境,流經壽山鎮駐地,長8千米,流城面積6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燈桿河、榆樹川河、太平河、仙人河、龍廟河等。
東遼河
東遼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76年2月,壽山鎮轄七一、東升、忠誠、山灣、國慶、紅旗、朝陽7個生產大隊。
1992年,壽山鎮轄禮讓、永康、永治、壽山、熱鬧、衛國、黑牛、祿山、三合、大壽、六間11個村。
2011年末,壽山鎮轄七一、熱鬧、衛國、大壽、壽山、黑牛、祿山、三合、六間、永康、永治、禮讓、福山、國慶、山灣、東升、朝陽、忠誠1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3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壽山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七一村七組。
壽山鎮行政村詳情
東城社區熱鬧村衛國村大壽村壽山村黑牛村錄山村
三合村六間村永康村永治村禮讓村福山村國慶村
山灣村東升村七一村朝陽村忠誠村//
壽山鎮城鄉規劃
壽山鎮城鄉規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壽山鎮轄區總人口34592人。總人口中,男性17192人,佔49.7%;女性17400人,佔50.3%;14歲以下3632人,佔10.5%;15~64歲27155人,佔78.5%;65歲以上3805人,佔11%。2011年,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長率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5人。
截至2018年末,壽山鎮戶籍人口為33465人。
2021年,龍山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為20182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2828人,佔94.9%;有滿、蒙古、回、朝鮮等少數民族,共1764人,佔5.1%。

經濟


綜上所述

2011年,壽山鎮財政總收入3213.1萬元,比上年增長1.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941.3萬元,增值稅53萬元,企業所得稅280.1萬元,個人所得稅8.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12%、14%、12%,人均財政收入930元,比上年增長11%。
截至2018年末,壽山鎮有工業企業64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6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農業

壽山鎮耕地面積74879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27%,實現農業增加值0.9億元,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1.1%。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25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食用菌等。
截至2011年末,壽山鎮累計造林16695畝,林木覆蓋率29.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36.5畝,產量105噸,主要品種有李子、蘋果、葡萄、沙果等。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350萬元。
2011年,壽山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3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

畜牧業

壽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2萬隻;牛飼養量0.6萬頭,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飼養量27.8萬羽,上市家禽16.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206噸,畜牧業總產值1702萬元。

商業

2011年末,壽山鎮有商業網點628個,職工1128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文化


地名由來
壽山鎮因清康熙帝欽賜而得名.據載康熙皇帝行圍狩獵,行至一座無名小山之下,正值“萬壽聖節”,康熙興緻勃勃,吟出“斷壘生新草,空城尚野花。翠華今日幸,古口動鳴笳”詩句,遂即賜名此山為扎拉芬阿林,漢語的意思是壽山。壽山所在地被稱為大壽村,所在鎮也被稱為壽山鎮。

交通


2011年,壽山鎮遼營一級公路和轄區城市外環路穿境而過.境內水泥路總長159千米,實現“村村通"。縣鄉(鎮)級公路7條,總長60.4千米。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76輛;客運汽車24輛、1080個座位。
壽山鎮交通網路發達,遼營一級公路和遼源市城市外環路穿境而過,村級水泥路總里程已達159公里,隨著遼源至長春高速公路的開通和長春至遼源鐵路的建設實施,壽山鎮已進入長春市1小時經濟·生活圈。遼營一級公路,遼源市城市外環路和計劃修建的G112集雙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壽山鎮距遼源市中心12公里,到長春龍嘉機場只需1小時,到瀋陽桃仙機場只需3小時。壽山的交通十分便利,遼源公交公交7路,3貫通路通境內南北,城鄉公交四條路線可通達祿山村、黑牛村和六間村。實現了“組組通”。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壽山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4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9所,在校生1148人,專任教師127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4人,專任教師38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機構各育機構1所。
2011年,壽山鎮教育經費達1394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63萬元。

科技

2011年末,壽山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57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57人,經營管理人才259人,技能人才416人,農村實用人才642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壽山鎮有文化廣場2個,新建文化書屋12個。
2011年末,壽山鎮有廣播綜合覆蓋率96.6%;中央、吉林等電視台的134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體育

2011年末,壽山鎮有體育場地9個。33村民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壽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專業衛生人員3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83人次,住院手術89台次,出院病人684人次。
2011年,壽山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40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54人,參合率99.3%。

社會保障

2011年,壽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6戶,人數408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44戶,人數1752人;供養農村五保152人;農村醫療救助3900人次,支出5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3.8萬元.社會服務中心1所,床位90張,收養62人。新增就業人員136人,有1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壽山鎮有郵政網點19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13千米,投遞點59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1萬件,征訂報紙63萬份、期刊2.1收入,業務收人265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9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8%;行動電話用戶2.8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84.5%;寬頻接入用戶3668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600萬元。
水利
2011年,壽山鎮有大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

旅遊


風景景點

楊木水庫
楊木水庫
壽山鎮歷史悠久,有青銅時代的“永康南山帽”遺址,東漢時期的“七一高句麗古城”遺址,均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遼金時期的“壽山山城”,並有公曆1682年4月25日康熙東巡狩獵,康熙帝在此過“萬壽聖節”,御敕此山為“壽山”的傳說,“壽山傳說”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康南山帽”遺址的出現,說明鎮境內三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隨著水泥硬化路的村村通,以人文歷史為依託,開發建設了集文化、體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東藝度假村;以綠色、生態種植養殖為主的永寶順山莊;採摘野果、蔬菜、休閑廣場的龍泉湖山莊;風景秀麗的楊木水庫南坡的遼河掌度假村;在“福山、祿山、壽山”之間的集垂釣、花卉為主的蘭河山莊以及家養的野山禽、野兔為主的福源山莊和以滿族飲食文化為主的九華山莊,其他小型山莊也應運而生,日可接待遊客5000人,住宿2000人,形成了集“吃、住、行、游、娛”於一體的旅遊特色,極大滿足了八方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旅遊願望。
壽山鎮政府將旅遊工作納入《壽山鎮發展總體規劃》,確定主題鮮明的的旅遊宣傳主題,開展各類推薦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壽山、喜歡壽山。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一高句麗古城”、“永康南山帽”為核心;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山城”及福山、祿山為主導,積極進行旅遊資源開發,大力發展以“永寶順綠色生態園”、“龍泉湖採摘園”、“遼河掌”楊木水庫風情游,東藝休閑度假,體驗九華山莊滿族風情為主題的旅遊項目,發揚以“特色烤羊”、“綠色蔬菜”為特色的飲食文化。積極開發以“特色烤羊肉、滋補蘆花雞、無公害綠色蔬菜、山葡萄、晚李紅、野山杏”為主的特色旅遊產品。以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國慶節等大型節日為依託,積極舉辦秧歌表演、篝火晚會、美術書法,攝影展覽、農民運動會、歌舞聯歡會等大型文體活動,廣泛宣傳壽山鎮的特色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