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航空學校

1934年創立的技術學院

民國二十三(1934)年,廣西當局有鑒於建設空軍之需要,蒙林偉成、慶濟?諸先進苦心擘畫,始克有成。(廖君與筆者(曾達池)於民國十四年在塞外“張垣軍校”同隊受訓,參加北伐大業。)同年春同被選赴英留學,在英國飛行俱樂部曾習飛行,旋以國內局勢動亂不已,廖君即回原籍,投效廣西空軍設立與訓練。當即在南寧陸軍學校選拔該校職員生十五名,計有李大緯、韋鼎烈、曾達池、溫啟鈞、易空、楊任之、何信、蘇武超、唐健加、李家球等,當時計劃送英國學習飛行。

學校簡介


廣西航空學校,因已聘有美國教官為白朗、馬遜士的芬等多員,乃再從省內各大專學校招考十五名,計有呂天龍、李膺勛、張伯壽、歐陽森、莫休、韋一青、黃旨芸、雷象磊、朱嘉勛、韋善謀、呂明、黃繼能、劉典舉等,連前軍校之十五人,共為三十名。即將軍校附近之教練場擴為飛行場,由英國教官使用英國製造之“亞維安”飛機訓練飛行。
民國二十三年春,花柳州帽盒山擴建機場及校舍,成立「廣西航空學校」,最先由第七軍軍長廖磊為校長,旋由馮璜繼任,及后聘諸空軍先進林偉成擔任,郭鳳崗、鍾紀任副校長。
並聘廣東三期畢業生司徒靄為飛行科主任教官,李凌雲、陳有琇、鄭梓湘為飛行教官。編組訓練基本飛行放單飛之後,復編配為驅逐組、轟炸組。其驅逐組使用英制之“安士吐朗”驅逐機;轟炸組則使用英制之“渦技地亞夫路637”等機種。不久,復聘日籍教官,使用日制之“九一”及“九二”式,與法國制“甲式”等飛機作為訓練。
航校於民國二十三年四月成立后,首次招收航空學生,分為飛行、機械兩班,每班30名,附設於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內,由航空局聘請中外航空專家,專負飛行、機械教授之責。
同年,六月招收第2期飛行、機械學生兩班,飛行學生留校訓練,機械學生送香港學習。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招收炮射士1個班。九月,招收青年航空兵一個班,偵察學員一個班。
民國二十四年七月,第一期飛行、機械兩班學生修業期滿畢業,將畢業生調至機械隊和教務處服務。
旋又選派已畢業之學生分批赴日本「明野」驅逐飛行學校接受訓練,計第一批為呂天龍、朱嘉勛等人;第二批為張伯壽、李膺勛、曾達池、楊任之、何倍、唐健如、陸光球、黃昌林、廖濟?等。學成歸國即擔任第二期及第三期航空兵訓練工作。
民國二十五年六月,第二期飛行、機械學生兩班和偵察學員班畢業,編入各單位服務。
第二期學生計有馮丕雄、何覺民、周善、周純、周庭雄、吳祖、江秀輝、黃名翔、李康之、柏崇達、韋鼎峙、莫大彥、梁志航、黃鶯、覃威等員。
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招收特種學兵一個班,分無線電、槍彈、保險傘三個班學習。
民國二十六年三月,保險傘班結業,分發機隊和技術科實習。同年四月,又招收機械學員一班。
民國二十六(1937)年秋,確定廣西航校與中央航校合併。航空兵及后編入「中央航校」第八期受訓者,計有何漠鴻、劉仰高、陽永光、巫有淦、黃樹邦等。九月,中央航校校長陳慶雲到柳州接收。廣西航校歷時三年零五個月,至此結束。
廣西航空學校隸屬於廣西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抗戰軍興,航校未成立前,先設有民用航空處,即航校的前身。初設於南寧,后遷移柳州。廣西空軍編成四個中隊,北上之第一、二兩個中隊,改編為第三大隊。第七、八兩個中隊編成人員計:
第七隊隊長呂天龍,副隊長失嘉勛,分隊長李膺勛、歐陽森,隊員李大經、周庭雄、周善、周純、吳抄、韋鼎峙、賴崇達等。
第八隊隊長陸光球,副隊長何倍,分隊長寞休、曾達池,隊員黃鶯、黃名翔、江秀輝、李康之、陳業乾等。
另有三十二、三十四兩個中隊則留在廣西。七、八兩中隊曾參加台兒庄之戰役,在歸德一役中,敵我雙方傷亡甚眾,日本加藤大佐會任廣西航校教官,亦於此役空戰被我擊落。駐留廣西之三十二、三十四中隊,曾參加南寧及崑崙關之作戰,其戰績輝煌。廣西空軍對國家之犧牲奮鬥、驍勇善戰之史跡,永垂典範。

學校校歌


領空,中華領空,長天浩蕩無窮!航空,防空,我們空中之雄。看:華夏江山被寇,要與列強奮鬥,為國殺敵去,勇氣貫長虹!來,齊努力,準備著,復興民族任前鋒!
廣西航空學校校歌
廣西航空學校校歌
廣西航空學校校徽
廣西航空學校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