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
日本火炮
大筒作為武具之一,也受到了當時武士們的喜愛,產生了很多的著名作品。佐伯藩的初代大名毛利伊勢守高政就有四挺貴重的大筒:“無聖”(全長281cm)、“四海波”(全長282cm)、“閻魔王”(全長278cm),“あき風”(全長201cm)。在進三百年的江戶時代中,更是發展出了很多式樣各異的大筒。甚至還出現了大筒裝置在輪子上以增加移動力的做法。
目錄
日本博物館所藏的江戶時代國友村製作大筒。
在江戶時代流行的大筒,在戰國時代則被直接成為“大鐵炮”。但是兩者本質一樣,只是語言發生了變化。其實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大筒一詞是在江戶時代才出現的,其原意最初就是專指這類大型化的火繩槍。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下的條條框框中生活慣了的人們習慣於把事情分門別類,對號如座。在當時的火器分類中,發射十匁左右彈藥的鐵炮被稱為中筒,而發射三十目以上彈藥的則稱為大筒。不過到後來日本人將所有的古代大型火器都用大筒這個稱號來一語概括,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的誤解。匁是“兩”之簡字。重量單位(日本漢字),相當於一錢,重3.759克。大型火器則常用“目”,也通匁。
大筒[日本火炮]
大筒[日本火炮]
在日本古代有生產過巨大的野太刀,豐臣秀吉就曾收藏有刃長達十尺的野太刀。據說最大的作品長達七米。這樣的武器當然不可能是實戰之用,只是作為特別之物加以收藏的。因此有人認為這些太過巨大的大筒也可能是基於同樣的理由而出現的。不過也許日本人的確有方法來使用這些長度超過身高一倍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