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動物門
鎧甲動物門
動物界新確立的1門,是一類兩側對稱的小型海產動物。頭部又稱翻吻,有9列棘,其中前兩列棘雌雄異型。胸部又稱頸,其棘在基板上。腹部有6塊板包圍,肛門開於末端。幼體象輪蟲。本門的第一個種是神秘小鎧甲蟲。
雌體長0.230~0.235毫米,雄體長0.227~0.235毫米。體兩側對稱。體前端為口,口能縮入體內。口的後方為口錐,口錐為一層膜圍著8根口針,口針的基端分叉(見圖)。頭部(翻吻)有 9列棘。雌體的第1列棘是6根棒棘,每根棒棘分2節,第1節的基端有許多小突起,第2節刺狀(圖b)。雄體的第1列棘中腹面的兩根像雌體,但背面的棒棘有分叉,其中腹面正中的一對棒棘的第3根分支棒狀(圖a),由此可與雌體相區別。最後兩列棘齒狀。胸部分2節,第1節無附屬物,第2節上有齒板,齒板上有棘。腹部看不到分節,被6塊板組成的兜甲包圍,每塊板的前端成尖銳的突起。當頭部縮入兜甲時,很象葉輪蟲。
鎧甲動物門
從口通入口管,口管在口錐內彎曲,後接咽球,到食道和直的中腸,經直腸和肛錐到肛門。一對大的唾腺,開口於口管的背面。卵巢一對,但只見一個成熟的卵。雄體精巢兩個,大而佔據了腹部體腔的一半。兜甲上能看到的唯一的感覺器為花形器,在背板後端1個,在兩塊側板上各有4個排成四方形(圖a)。每個花形器各有5個微乳突組成。
鎧甲動物的幼體命名為希金斯幼體,這是為了紀念R.P.希金斯在1974年最早發現這種幼蟲,但他當時未能確認是一個新類群。幼蟲輪蟲狀。前端有口和口錐,口錐圓柱形,無口針。在受驚擾或靜息時,口錐能翻入翻吻,翻吻能翻入胸部。但胸部未見有縮入腹部兜甲內的。胸部有5列板,腹面的板較大,共30塊,另在前中線有兩塊長形的閉板(圖d);背面的板較小,約60塊(圖c)。蟲體受驚時,胸部可縮短一半。身體腹面胸、腹部之間有一對運動器官,由3對運動刺組成。前兩對長棘狀,有感覺和運動的功能;第3對短,末端爪狀,在幼體爬行時攫握用。兜甲的幾丁質化程度較成體弱,背、腹及兩側各一,每塊板上都有凸起的縱褶,體背面後端還有兩對感覺剛毛(圖c)。後端正中有肛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尾肢或趾,與身體之間有球窩關節相連,幾乎能朝任何方向轉動。趾上有一系列的葉狀構造,能協調一致變換方向。趾能推動身體游泳前進,趾端用於爬行。
發育過程中通過蛻皮而經歷一系列的幼體期:從第1齡希金斯幼體、第2齡希金斯幼體到後期幼體。後期幼體的兜甲似成體,由6塊板組成,但每塊板都象希金斯幼體那樣有2~4條縱脊。
神秘矮鎧甲蟲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貝殼的砂礫中,幼體自由生活,成體可能在小型底棲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這類動物直到最近才發現,可能是由於幼體和成體吸附力強,一般不易從砂礫中沖洗出來,而且成蟲的頭縮入兜甲時很象葉輪蟲的緣故。產地為法國的羅斯科夫附近水深25~30米的海底,亞速爾群島附近480米深的沉積物中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皮爾斯堡15米深處。
本門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R.M.克里斯滕森於1983年創建。他同時建立了小鎧甲蟲目(Nanaloricida)和小鎧甲蟲科 (Nanaloricidae)。本門動物無疑是一類袋形動物(Aschelminthes),它兼有輪蟲動物門(Rotifera)、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動吻動物門(Kinorhyncha)、曳鰓動物門(Priapulida)和線形動物門(Nematomorpha)五個門的部分特徵,它在動物系統演化中的地位一時尚難確定。
鎧甲動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