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泉鄉

碧泉鄉

舊鄉名。詳見日興鎮。原碧泉鄉為儀隴縣轄鄉。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西北角,東與巴中市樂豐鄉、儀隴縣來儀鄉接壤,西接金城鎮,南與日興鎮毗鄰,北靠三蛟鎮、檬埡鄉,距儀隴縣城75公里。

幅員面積1858公頃,全鄉耕地面積385公頃,糧食總產量4965噸,肉類總產量1067噸。生豬出欄8364頭。國內生產總值1703.4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90.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87.3萬元,年度財政收入105萬元,財政支出105萬元,年初累計債務達297萬元,年末還債39萬元,還債率為130‰,實行了鄉帳縣管。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30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51元。

區位概況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儀隴縣轄鄉。1953年置清泉鄉,1980年更名碧泉鄉,1992年併入日興鎮,1994年復置碧泉鄉。幅員面積1858公頃,轄11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2997戶,其中農業戶2871戶,總人口11076人,其中農業人口10856人,非農業人口220人,農村勞動力4882個,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3236人,其中全家外出戶達697戶。全鄉耕地面積385公頃,糧食總產量4965噸,肉類總產量1067噸。生豬出欄8364頭。國內生產總值1703.4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90.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87.3萬元,年度財政收入105萬元,財政支出105萬元,年初累計債務達297萬元,年末還債39萬元,還債率為130‰,實行了鄉帳縣管。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30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51元。

行政區劃


碧泉鄉下轄村 :
營盤村古埡村高陽村雙堰村友誼村大營村清泉村佛山村勝利村尖山村鳳儀村

人口數據


碧泉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0287
5226
5061
家庭戶戶數2731
家庭戶總人口(總)10247
家庭戶男5192
家庭戶女5055
0-14歲(總)2954
0-14歲男1715
0-14歲女1239
15-64歲(總)6638
15-64歲男3169
15-64歲女3469
65歲及以上(總)695
65歲及以上男342
65歲及以上女35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190

結構調整


全鄉種植優質牧草1100畝,糧、經、飼料比例達到5:4:1。雙埝、高陽兩村的兔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新增了獺兔養殖大戶5戶,新增種兔1000隻,新增兔籠3600孔。在試點村友誼村成立了養兔協會,該村僅養兔人均增純收入150元。同時擴大養蜂協會規模,學習和改進了養殖技術,增加了科技投入,實現了養蜂2000餘桶,釀蜜1.2萬公斤,產值200萬元。擴展了母豬養殖戶,能繁母豬達355頭,年生豬出欄達1.46萬頭,比上年增長了0.01萬頭。全年小家禽出欄達7萬餘只。全鄉板栗、柿子種栽面積達215畝,部分已產果。

組織建設


繼續以黨建工作為統攬,按照“四強”黨組織建設為標準,大抓黨員的發展、培訓、管理等工作。培養新的入黨積極分子93名,發展新黨員5名,認真開展“三項培養”,提高了黨員幹部隊伍的素質和工作業務能力,紮實開展“三個代表”和黨的第十七大文獻學教活動,通過學習、培訓,對照檢查,自改自糾等階段的學習教育,轉變了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與工作作風,融洽了干群之間關係,建立健全了學教活動的長效機制和長遠計劃。在學教整改活動中,鄉村幹部把改善民生,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點,把農民求發展、促和諧、建新村、奔富裕作為學教活動的最終目的,真正把黨員幹部的思想統一到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服務上來,鄉村幹部走訪了農戶753戶,發放了徵求意見表及其他形式問卷共513份,收集群眾建議與熱、難點問題22件,春節前慰問了貧困黨員、群眾,受到了群眾好評。

社會事業


1、教育。初中在校生1290人,小學在校生為89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教師隊伍中級職稱16人,大學本科學歷9人,專科學歷28人,縣級骨幹教師7人。在校學生考入縣級重點示範高中學生達35人,學生參加競賽獲縣級獎勵的5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讀率達65%,鞏固率達到99%。加強學校硬體建設,改善教學環境和師生生活條件,實現了三年級以上全在鄉寄宿制學習。2、衛生。有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11個,各村配齊了婦幼保險員,鄉衛生院醫生業務水平、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兒童免疫率達到100%,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3、計劃生育。全年生育小孩9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出生率8.5‰,人口計生率78%。計劃生育優生優扶補助金髮放5戶共計3000元。4、廣播電視。農村有線電視安裝增加,全家外出戶639戶除外,安通有線電視1452戶。

民生工作


全鄉退耕還林面積達到1500畝,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實現了一折通,由信用社直接與群眾結算,全年發放了退耕還林補助20.085萬元。全鄉農民糧食直補亦實現了一折通,農民得到了國家糧油直補金66萬元,大大支援了農業生產。

設施建設


1、加快鄉場鎮建設,硬化場鎮1.5公里。2、鄉村公路建管。群眾自主籌款新建村社公路2.1公里,全鄉村道公路達35公里,均實行了分村養護,送路出境的辦法,各村制定了養護辦法與制度,鄉道油路實現了專人管護,及時排除了路障,保證了暢通。3、全鄉農戶暴雨受災損毀房屋,爭取國家補助重建37戶農戶住房,每戶國家補助5000餘萬元。4、新農村建設。全鄉新增沼氣池300口,改廚廁40戶。5、清泉水庫溢洪道建設和清泉水庫大壩維修加固,國家投資56萬元完成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