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興鎮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轄鎮

日興鎮為儀隴縣轄鎮。原名石埡場,1940年設日興鄉,1953年更名石埡鎮,1955年複名日興鄉,1985年改建日興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老縣城5公里,新縣城45公里。儀(隴)馬(鞍)公路、成巴高速過境。鎮辦企業有釀酒、建築、機械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籽、煙葉。養殖豬、蠶、家禽等。轄區內最高山峰為犀角寨,其山嶺犀角村和堰溪村的分界線。常住人口33896人(2020年)。

歷史沿革


原名石埡場。
民國初,設日興鄉。
1933年設置日興區蘇維埃區政府及第二、三鄉蘇維埃政府。
1950年1月,建日興鄉。
1953年3月,設石埡鎮。
1955年復鄉。
1958年撤鄉,併入南圖公社。
1959年建日興公社。
1983年改名日興鄉。
1985年改為日興鎮。
2006年6月,撤銷馬路鄉併入日興鎮。
2019年8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順慶區和儀隴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碧泉鄉和雙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日興鎮管轄,日興鎮人民政府駐日興鎮廣東街10號。

地理環境


位於東經106°35'52"~106°25'09",北緯31°28'52"~31°32'41"。位處儀隴縣西北中部,東與福臨鄉接壤,東南與丁字橋鎮為鄰,南連鳳儀鄉,西鄰金城鎮,北接三蛟鎮來儀鄉。人民政府駐廣東街10號,南距縣城60公里。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9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4千米,總面積48.0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6.61平方千米,水域1.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境內大部為深丘地帶。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地面高程海拔一般在400~500米,最高點古樓寨山頂海拔620米,最低點鯉魚灘海拔399米。

水文

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水磨河自大明村流入,由北而南,於矮橋村出境,境內河道長8.7千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山體滑坡等。暴雨主要集中發生在夏秋兩季,每年都有發生,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7月18日,暴雨引起山體滑坡,涉及11個村,受災面積達到4000餘畝,損壞房屋179戶,轉移群眾4000餘人,導致500餘畝玉米絕收,死亡牲畜300餘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0餘萬元。

自然資源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為磚用頁岩和天然氣。

行政區劃


2019年末轄轄石埡、星星、星火、大明、鼓樓、水磨、九灣、白塔、丰南、燎原、矮橋、黎明、鴻山、土寨、棗兒、高板、雙田、堰溪、九龍山、秋收、玉青、白廟、鵝山、油坊灘、犀角等46個村民委會和石埡社區。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2913
11814
11099
家庭戶戶數6071
家庭戶總人口(總)22869
家庭戶男11786
家庭戶女11083
0-14歲(總)6368
0-14歲男3678
0-14歲女2690
15-64歲(總)14985
15-64歲男7331
15-64歲女7654
65歲及以上(總)1560
65歲及以上男805
65歲及以上女75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219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605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562人,城鎮化率29.3%。另有流動人口32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847人,佔52.27%;女性17212人,佔47.73%;14歲以下6418人,佔17.81%;15~64歲25998人,佔72.03%;65歲以上3643人,佔10.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053人,佔99.99%;少數民族中只有壯族6人,佔總人口的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8.12‰,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長率3.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0.45人。
2017年,總人口35781人。
2021年7月,儀隴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日興鎮常住人口33896人。

經濟


農業

耕地面積1.52萬畝,人均0.48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640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水果為主。畜牧業以豬、兔為主。

工業

以建築建材、釀造為主。2011年工業生總值6623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擁有工業企業21家,職工12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10萬元,比上年增長5.2%。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有商業網點132個,職工367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額2467萬元,農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500萬元。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1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61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2.4%;各類貸款餘額0.8億元。

交通


境內與巴南高速公路建有互通。25個村均通公路,通村公路32千米。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5處,農家書屋6個,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2萬餘冊。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兒園2所、小學2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共5756人,專職教師220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機構2個,門診部2個;有床位50個,每萬人擁有病床13.9張。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完成醫療8.2萬人次。25個村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廣播電視

有廣播電視網路公司1個,現有有線電視用戶7017戶,入戶率9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1戶,人數360人,支出71.71萬元,月人均166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46戶,人數1573人,支出126.47萬元,月人均67元;醫療救助462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8人次,共支出1.2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1萬元。社會福利費220.47萬元。敬老院2家,床位7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2人。社區服務機構1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25萬元,基金支出28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644人,參保率61%。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局1處。電信服務網點5個。信息通訊網路全覆蓋,通訊便捷。

水利設施

2011年末有水庫4座,山平塘274口,蓄水池1174口,石河堰25處,提灌站19座,總蓄水量16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780畝。有集中供水站103處,衛生井45口,解決了1.9萬人的飲用水困難。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交通
有4條農村客運線交匯,過境客運汽車50餘班次。
給排水
2004年建成日興自來水廠,年供水10.2萬立方米。
供電
有變電站1處,供電所1個。通電率100%,年用電量1800萬千專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2%。
供氣
2007年接通天然氣管道,2011年末天然氣用戶872戶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場鎮及道路綠化面積10.01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