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儀鄉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下轄鄉

來儀鄉,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地處儀隴縣北部,東與巴中市巴州區茶壩鎮接壤,東南與福臨鄉為鄰,南連日興鎮,西鄰日興鎮,北接巴中市巴州區觀音井鎮,距儀隴縣城81千米,區域總面積23.72平方千米。

1950年5月,設來儀鄉;1958年,撤來儀鄉;1983年,立新公社改為來儀鄉。截至2019年末,來儀鄉戶籍人口為11509人。截至2020年6月,來儀鄉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

截至2019年末,來儀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歷史沿革


1950年5月,設來儀鄉。
1958年,撤來儀鄉。
1961年,設來儀公社。
1966年,來儀公社更名立新公社。
1983年,立新公社改為來儀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下轄茶岩、國橋、工農、龍虎、旱田、惠明、三河等11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來儀鄉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黃包農村社區、工農村、旱田村、惠明村、兩路村、望遠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來儀鄉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路口村白合背山頂,海拔668米;最低點位於茶岩村大堰口,海拔470米。
氣候
來儀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較少,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年平均29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來儀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茶岩河自旱田村流入,由南向北,從國橋村出境,境內河道長6.8千米。
自然災害
來儀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霜凍、暴雨、地震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來儀鄉,來儀鄉受災857戶,受災人口3216人,受災房間數1630間,其中住房1165間,牲畜圈舍465間,倒塌67間,一般受損1563間。

自然資源


來儀鄉礦產資源主要為頁岩,集中分佈在東南部。2011年,來儀鄉有耕地9500畝。

人口民族


2008年,來儀鄉人口自然增長率2.7‰,人口出生率7.6‰。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總人口有123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68人,城鎮化率25.6%;另有流動人口350人。總人口中,男性6091人,佔49.2%;女性6284人,佔50.8%;14歲以下1960人,佔15.8%;15—64歲8935人,佔72.2%;65歲以上1480人,佔12%;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來儀鄉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2人。
截至2017年末,來儀鄉常住人口為8987人。
截至2018年末,來儀鄉戶籍人口為11554人。
截至2019年末,來儀鄉戶籍人口為11509人。
來儀鄉
來儀鄉

經濟


綜述
2008年,來儀鄉農村經濟總收入4767.67萬元,財政收入293.8萬元,財政支出293.8萬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2600萬元。
2011年,來儀鄉財政總收入419萬元,比2010年增長3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61元。
截至2018年末,來儀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截至2019年末,來儀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農業
2008年,來儀鄉糧食總產量7445噸,肉類產量1242噸,生豬出欄11066頭。
來儀鄉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來儀鄉農業總產值6200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6.5%。來儀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中藥材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家禽為主。
工業
來儀鄉工業以釀造、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來儀鄉有工業企業4家,職工72人;工業總產值為1934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1.2萬元,比2010年增長9.8%。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商業網點86個,職工121人。2011年,來儀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800萬元。
金融業
2008年末,來儀鄉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2600萬元。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3930萬元,比2010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2310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幼兒園6所,小學1所,初中1所,在校生共1466人,專任教師43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0個;有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2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992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設病床12張。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來儀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45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來儀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4戶,人數38人,支出8.7萬元,月人均190.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4戶,人數603人,支出49.2萬元,月人均68元;農村醫療救助15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2人次,共支出0.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8萬元;社會福利費34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26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40.7萬元;基金支出合計140萬元。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6萬人,參保率9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郵政所1處,代辦所1處;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交通


截至2011年末,來儀鄉有柏油路1條,長13千米;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長25千米。

文化


● 地名由來
來儀鄉因鄉人民政府駐來儀場而得名。來儀場古稱黃包石;因清朝時期,縣令王者政來該地視察,見對面小山似鳳凰飛來,提筆書“有鳳來儀”4個字,以後就改為來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