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誣陷的結果 展開

誣陷

詞語

誣陷徠,讀音wū xiàn,漢語詞語,意思是偽造事實,以言語冤枉好人,加以陷害他們的“名譽”;或是刻意假造罪狀加以陷害他人。不過無意識行為則稱之誤解(誣賴)他人。出自《後漢紀·桓帝紀下》,用於謂語;形容詞。

基本解釋


就是捏造“莫須有"之罪名,陷害人家,自己從中獲得利益。

近義詞


污衊、污衊、詆毀、毀謗、誹謗、謷醜、譫言。

出處與詳解


捏造罪狀以陷害他人:
1、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若趨諾詔書,誣陷良善,平原之人皆為黨乎!”
2、《晉書˙賈充傳》:“及遷侍中,專掌禁內,遂與后成謀,誣陷太子。”
3、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司禮皆知誣陷,相顧愕盱,不敢解宗伯罪。公(袁可立)竟援筆大言。”
徠4、《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似道乃令穿宮太監密查女嬪名姓,將他事誣陷他,賜死宮中。”
5、明 李贄 《德業儒臣前論》:“今夫造為謗言,誣陷一家者,其罪誅。”

例句


1、看上去實不合法,但一經在旁當事者仔細調查,卻實是被人誣陷和陷害的。
2、誣告對方加以陷害他人,是令人不恥的下流行為!
3、事實證明,他惡意在背後以言語「刻意挑唆是非」,想造成我們的分裂與不合。
4、以“莫須有"之罪名,加諸於人身,自己從中漁人得"利益"。
5、誣陷別人者,多是企圖掩蓋自己的過失,或希望從中得到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