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中華京都

中國歷史上的“九大古都”皆可稱為京都,包括洛陽、鄭州、安陽、西安、大同、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

古徠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后也借指中國,以及由中國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團體、地區等等。

詳細介紹


洛陽

洛陽古稱雒陽、神都,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和絲綢之路東延伸點。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城市。道學、儒學、佛學、理學或淵源於此,或首傳於此,或光大於此,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城市之一,先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最具海外影響力的中國城市等榮譽稱號。洛陽自古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洛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為神都(神州大地之都)的城市。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洛陽代表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鄭州

鄭州,簡稱鄭,為河南省會,地處中原腹地,九州之中,華北平原南部,母親河黃河下游南岸,河南省中部偏北。鄭州歷史悠久,早在4200年前,鄭州就是夏、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夏、商、鄶、管、鄭、韓六次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設州,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及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城市,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為天地之中、華夏及中原歷史文化的中心。
鄭州地處中國地理中心,自古至今均為交通要塞,是中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鐵、高速公路、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素有“中國鐵路心臟”和“中國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譽,坐擁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及亞洲首座、中國唯一的時速350公里高鐵客運十字樞紐站,為中原經濟區及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鄭州是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中心,一個半小時航程內覆蓋中國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五分之三的人口,是連接華北地區與中南地區的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是中西部內陸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互動的樞紐。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唯一一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安陽

安陽,簡稱殷、鄴,位於河南省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倚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是豫北區域性中心城市。距今25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安陽出現了小南海文化。遠古時期的顓頊、帝嚳二帝葬於此(今安陽市內黃縣梁庄鄉)。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區小屯一帶),在此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發現地,《周易》的發祥地,中國文字博物館、馬氏莊園、紅旗渠、林慮山、袁林、文峰塔、高閣寺、羑里城、曹操高陵、小南海石窟所在地。被考證為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安陽出土。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當今中國所能確定的商代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居中國古都之首,也被賦予最早的東方世界之都。西安擁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並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立的世界歷史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門戶城市與重要交通樞紐,區位顯著,交通暢達,西安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環繞(渭、涇、灃、澇、潏、滈、滻、灞),自然景觀優美。
今天的西安是陝西省省會,中國六大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新亞歐大陸橋及黃河流域最大城市,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科技、教育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2009年國務院批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將西安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基地,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2014年國務院批複成立西咸新區為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
西安,地處中國地理位置中心,人口823萬,是中國古代文明最早的肇始地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最大的都城。盛唐長安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堪稱中國最古老而又充滿魅力與活力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旅遊熱點城市。在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向中亞、西亞及歐洲的開放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既可以承接中國東部的資金、人才、信息及技術,又可以輻射帶動整個中國黃河中上游地區。西安市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定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大同

大同是國家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古都之一,中國特大城市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國際有影響力城市,素有“中國雕塑之都”,“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大同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黃土高原東北邊緣。有山西三大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雲岡石窟和古中國地理標誌五嶽的“人北天柱”北嶽恆山,全市總面積為14176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9.1%。總人口約335.71萬(2012年),人口密度226人/平方千米。大同城北有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長城,大同是中國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同源於古代傳說中的地方:大同川,傳說在周時人人安樂工作享受生活樂趣,是外界想往的人間樂土,孔子留下了《禮記-禮運》大同社會理想。大同市為大雁南來北往的中部通道休息點之一,大字是大雁飛行一字和人字的結合。大同古代為中國北方三大路口(其他北京和西安),大同規劃為全國42個綜合樞紐節點城市之一(山西僅太原、大同兩市)。

開封

開封古稱東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稱),簡稱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會”之稱。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黃“三點一線”黃金旅遊線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北宋東京開封是當時世界最繁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現轄尉氏、杞、通許、蘭考、開封五縣和鼓樓、龍亭、禹王台、順河回族、金明五區。

南京

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長三角及華東地區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經濟和金融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
南京歷史悠久,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港口、通訊樞紐,亦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和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中國唯一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南京是國家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2014年8月,即將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京都
京都

杭州

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長三角副中心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杭州都市經濟圈核心城市。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自秦設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公安部授權的口岸簽證城市,國家旅遊局確定的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杭州是世界休閑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節和中國國際微電影展的終身舉辦城市,是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如今杭州正在以“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為總體發展目標,由“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大步邁進。
京都
京都

北京

徠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國際交往中心,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北邊緣,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老城西南,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
北京下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密雲縣、延慶縣等16個區縣。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萬人。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著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

詞語解釋


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或者在全局範圍看呈鼎立之勢的大的政權的首都。又稱都、都城、國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設置應該比較穩定。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向外拓張形勢的需要,京都常常從舊都遷往更為合適的新地。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轉移,而且從整體看,歷代京都還呈現出先以東西向遷移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變換。京都的遷移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
①京都應建立在經濟發達、富饒的地區,以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
②京都應選擇全國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利政令四達,制內御外;
③京都應選擇憑險可守的自然條件,以使其不為外力摧毀,國家長治久安。
歷史上任何政權都城位置的選擇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條件,而只能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有利的地點,所以都城的選定往往反映該時期總的形勢。反之,都城一旦確定,也對整個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古都歷史


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
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
夏代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標誌,也是中國都城出現的開端。傳說中的夏都有:二里頭(今洛陽東),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東北)、斟鄩(今河南偃師西南)、帝丘(今河南濮陽西南)、原(今河南濟源西北)、老丘(今河南開封東北)、西河(今河南安陽湯陰東北)等地。分佈在豫西潁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晉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區,遷移不定。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發現兩個工程量很大的宮殿建築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遺址、作坊遺址、窖穴和墓葬群,與夏文化時代相當,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公元前16世紀商湯(即湯)滅夏,始建都於南亳(今河南商丘)。其先,商人都城已有過八次遷徙,此後又有六遷,為囂(今河南滎陽東北)、相(今河南內黃東南)、邢(今河北邢台,一說山西河津市東南)、庇(今山東鄆城)、奄(今山東曲阜)、殷(今河南安陽)。盤庚遷殷之後,凡二百七十三年,商都未再遷移,直至晚商帝乙二十年(前1065)移處離宮朝歌(今河南淇縣)。殷(安陽)是商代鼎盛時期的國都,為研究中國奴隸社會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較為完整的實例。
早在3500年前,商城就是商王朝的都邑。那時的青銅冶鍊技術和陶瓷業已相當發達。鄭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西周時期,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裡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這裡才開始稱鄭州。由於鄭州地處黃河中游,歷史上常受到黃河水災的威脅,致使鄭州經濟發展緩慢。到十七世紀,城牆也只有4.5公里長。二十世紀初,由於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建成,鄭州成為中國東西、南北大動脈的紐帶,它的經濟地位才逐步開始上升。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在這裡發起。1948年,鄭州解放。1953年撤銷鄭縣建制,將鄭縣並為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
周代的都城也經歷了數次遷移,從黃土高原一步步移到渭河谷地,"作邑於豐"(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繼位,以豐京地狹,遷都於灃河東岸的鎬(今西安市斗門鎮),惟留宗廟於豐京,通稱豐鎬,"周王居之,諸侯宗之",故鎬京又稱宗周。西周王朝以鎬京為中心,分封諸侯,發布政令,集各地工匠於此製作,三百年間,是周王朝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都會。武王克商之際,曾"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管、蔡、武庚謀亂,周公東征,為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成王五年營建新邑於洛水北岸,作為東都,稱作"洛邑"(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並於城東營建軍事城堡,監控"頑民",史稱"成周"(今洛陽市東漢魏故城)。洛邑成周因居天下之中,道里均衡,便於四方諸侯入貢。成王自鎬京移居此城,遷九鼎以示國家社稷,使洛邑逐漸成為全國經濟和禮儀祭祀中心,儼然為西周王朝的陪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為犬戎所俘,次年,平王東遷,都於洛邑,稱"王城",改原成周為下都,二城交替為都。周代推行二都制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一大創舉,多為後世所效法。
東周列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帶來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商業的分離,以及人口繁聚,從而促進城市的興起。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爭霸,列國紛紛築城設防,營造都邑,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諸侯國君居處的列國都城。國都的命運同各諸侯國家的命運緊緊相系,所謂"城破國亡"即此含義。列國都城也有一個選址和遷徙的過程,是各諸侯勢力消長,爭奪更有利於自身發展,欲與外界交往,不安於局促一隅的反映(列國都城見附表)。
早期中國都城大多選擇平原內的崗丘或兩種地貌景觀(山地、平原)的接觸地帶,而且依附於一條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繼,又皆屢次遷都,地望雖難確指,卻未曾脫離黃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區,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選擇重視肥沃富庶區域之所致。商代後期長期都殷,兩周分別以關中、洛陽盆地為政權中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建都史前期以黃河為軸線東西遷擺的格局。
秦至北宋的主要都城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直至公元12世紀初趙宋政權南渡的一千三百多年間,統一政權和統治中國北方較大地區的政權,皆以長安、洛陽、開封或鄴作為都城;建康只在南北分治對立時期作為中國南方政權的都城;大同為中國北方政權的主要都城北魏京都,遼,金陪都,而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割據政權的都城存在的相對時間均不長。這一時期國都的遷移,主要是在中原地區的長安、洛陽、開封、鄴間做東西軸向的擺動。這種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區自然環境和全國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公元8世紀以前中原地區沃野千里,是全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能為都城提供可靠的經濟倚托。一個政權若能有效地掌握這片地區,就足以控制全國。
安陽殷墟
安陽殷墟

陪都制度


設輔京、陪都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重要特點之一。西周於鎬京之外營建東都洛邑,以後歷代繼踵相襲。歷代設立輔京陪都,原因大致有:①作為京都職能的補充,如西周鎬京與洛邑、隋唐長安與洛陽、明代南北二京。②示尊崇興王發祥之基,如唐朝北都晉陽城(今山西太原)、北宋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③南狩避難之地,如唐南京成都府。④中興駐蹕之所,如唐西京鳳翔府。⑤祖陵故里之區,如明中都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清留都盛京(今遼寧瀋陽)。⑥按地理方位設東西南北四京四輔,其選擇亦隨首都位置的轉移而變換,如後唐同光元年(923)都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建東京興唐府,以東原府為西京,升鎮州(今河北正定)為真定府,建北都;后又以太原為北都,以洛陽為西京;遷都洛陽以後,又改東京為鄴都。北宋都開封,則以應天府為南京,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大名府為北京,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京。北魏王朝從平城大同遷都洛陽后,尊原國都大同為北都。遼代以臨潢府為上京(今遼寧巴林左旗南)、遼陽府為東京(今遼寧遼陽)、析津府為南京(今北京市西南)、大同府為西京(今山西大同),又建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號稱遼五京。金朝遷中都大興府(今北京)以後,改遼中京為北京,原北宋都城開封為南京,加上京會寧府,西京大同府(今大同),亦稱五京。
中國歷史上陪都位置的分佈變化受首都位置遷移的影響,京都位置作東西軸向擺動時,陪都亦呈東西對應分佈;京都東移近海時,京都同陪都位置常常南北互置,以有所照應。輔京則多環置首都四圍以示拱衛。輔京陪都的出現對所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置與廢離產生一定的影響。

形制


早期的中國都城多由祭祀中心發展而來,宮殿、宗廟、祭祀地等王室起居和禮儀建築占城市很大比重,與普通民居、手工作坊錯落有別。宮城有垣,但整個都城並不以有無城垣為標誌。西周開始有都城事先經過規劃設計而後建的記載。成於春秋戰國之際的《周禮·考工記》代表了早期中國都城規劃的設計思想,其中方形城垣,以坐北朝南為宮殿主體,突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是崇拜天神地母、祭祀祖先的禮制原則與中原地區季風氣候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從而框定了中國歷代都城建築形制的主導方向和原則。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都城軍事防禦色彩突出,普遍夯築近方形的城垣,整個城市內選擇較高地理位置的宮城和郭城兩部分組成。宮城內為國君所居,建有高大的建築群;官署、民居和手工作坊分佈在宮城之外的郭城內。秦漢以後,中國都城建築形制逐漸規範化,並向封閉的里坊制方向發展,唐朝前期達到頂峰。這是這一時期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人身依附關係加強,城市商業發展緩慢的結果。兩漢都城以宮殿佔據城市主體,並用圍牆將宮殿、閭里、衙署、武庫、作坊、市場等城市功能區隔離,使整個城市趨於密封,體現了既遵守禮制,又適應帝王政治和生活上的需要。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都城的宮苑偏於城市北部或西北隅,分建宮城、皇城和外郭三重城垣,以加強防衛;民居、官衙、寺觀被局限在皇城以外的郭城內,用高大的坊牆圍成若干封閉的長方形或方形坊區,以助於強化對市民的控制。市肆集中在一二個坊內,由官府統一管理,定時啟閉。整個城市呈現棋盤格狀封閉式的格局。
晚唐五代,隨著廣泛實行租佃,人身依附關係鬆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民營商業、手工業發展,物資交流頻繁,臨街開店,夜市盛行,新的買賣區出現在官府限定的"市場"以外,這些城市商業活動的加強,開始突破城垣和城牆的限制,從根本上動搖了封閉的坊市制度。北宋都城開封城市平面布局以開放的縱街長巷一改盛行數百年之久的封閉的里坊制,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都城布局形制變革的先聲。開封的宮城位於全城中央,使縱貫全城的中軸線愈加突出。
元代大都城的規劃設計雖然第一次實現了《周禮·考工記》"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營建國都的部分原則,但是城市整體布局仍然是北宋以來逐漸出現的開放式街巷制變革的發展與繼續。明清二代都城北京的建築規劃更進一步突出了宮城在整個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南北中軸線與宮城前的橫街形成一個"T"字形宮廷廣場,中央官署依次集中在宮城前的中軸線兩側,是王朝時代皇權至上主題思想在都城規劃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而北京城街道和市場的分佈,卻又標誌著中國都城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的最終完成。

古都並稱


真正我們從歷史上理解為已經進入國家的這個時期的都城,已經有217座。既包括傳統的大一統帝國的內地的這些都城,也包括周邊地區的一些地方政權的都城。
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是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1982年,譚其驤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這七個首都又可以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譚其驤這裡提出的“七大首都”是其後“七大古都”提法的另一表述。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