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ups快遞的結果 展開

ups快遞

美國快遞公司

UPS(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成立於1907年,總部設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是全球領先的物流企業,提供包裹和貨物運輸、國際貿易便利化、先進技術部署等多種旨在提高全球業務管理效率的解決方案。UPS業務網點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9.5萬名員工。2019年UPS營業額達到740億美元。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製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UPS排名第50位。2019年7月,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132名。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排名中位列第27位。UPS還榮獲2019《新聞周刊》雜誌評選的運輸及遞送服務的美國最佳客戶服務公司。UPS被福布斯評為交通運輸領域最具價值的品牌,並且在2020JUST 100社會責任名單、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和Harris Poll聲譽商數等多項知名的排行榜與獎項中名列前茅。

2020年1月22日,2020年《財富》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榜單中UPS排名第33位。2020年5月13日,UPS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143位。2020年5月18日,UPS快遞位列2020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43位。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發布,UPS快遞排名第48位。

發展歷程


全球發展

1907–1913創立消息遞送服務
1907年8月28日,吉姆·凱西(Jim Casey)和克勞德·賴安(Cloude Ryan)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創立UPS,取名為美國信使公司,提供遞送電話信息等服務。
1913–1918開展零售遞送業務
1913年,UPS將業務重點轉向零售遞送業務,並更名為商業包裹遞送公司。
1918–1930進入公共承運人時代
1919年,UPS將業務拓展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並更名為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自1922年起,UPS開始向公眾提供產品運輸服務,支持將包裹運送至私人和商業地址。
1930–1975服務拓展與轉型
UPS持續拓展服務範圍,1975年,UPS成為第一家在美國48個相鄰州內為每個地址提供服務的包裹遞送公司。
1975–1990國際發展與UPS航空公司
1985年,UPS展開美國與6個歐洲國家之間的國際空運服務。1988年,UPS從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處獲得授權運營自營飛機,正式成立UPS航空公司。
1990–1999持續創新
1994年,UPS推出官方網站,使客戶可訪問內部運營信息。次年,官網提供包裹運輸追蹤服務。
1999–2010全球貿易與發展
1999年,UPS成功上市,隨後UPS加大對國際服務和可持續實踐的投入,並收購多家企業不斷擴展全球市場渠道,成為了世界領先的航空、海洋、地面和電子服務提供商。
2010–2020物流新時代
UPS運用服務優化與科技創新,推出了一系列諸如UPS My Choice、UPS Access Point(快遞取寄件服務點)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便捷、靈活的物流服務。2019年,UPS成立子公司UPS Flight Forward Inc.發展商用無人機配送業務,成為第一家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完全認證、獲准運營的無人機運營商。
發展歷程
UPS已經有112年的歷史,成立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最初的時候,UPS的情況與國內一些快遞企業類似,規模並不大。UPS的創始人Jim Casey和Claude Ryan在借到100美金后,在一個不大的城市裡面,騎著自行車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但是在美國的快遞業里,UPS是最早的一家。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車,UPS最早也都是用汽車來進行遞送。
在過去110年,UPS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經濟危機是經濟運行周期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危機的周期也越來越短,而且一次經濟危機發生后,其風暴往往會襲擊全球,很難倖免。對於UPS而言更加明顯,因為它要在全球200多個國家運作。經濟危機發生時影響到的網路,應該是全球所有的地方。儘管如此,面對以前的多次危機,UPS都成功克服了。UPS從最初的包裹遞送,逐漸拓展產品服務範圍,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整體供應鏈提供商。
UPS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也有過高潮和低谷。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1988年與中國的大型公司進行合作,組建了自己的辦事處。在2005年,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快遞市場開始對外正式開放,外資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全面開展國際快遞業務,UPS在中國區也隨之全面運營。2008年,UPS成為了北京奧運會的物流與快遞贊助商,這讓我們自己引以為豪。隨後,UPS在中國市場有兩個重大的投入,一個是開始投資建設上海國際轉運中心,另一個是投資建設深圳亞太轉運中心,而且這兩個轉運中心都已先後投入運營。並且,上海國際轉運中心的業務已經覆蓋了中國的主要地區。
對於以往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感到非常自豪。UPS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取得今天的成功,大概有三個較為關鍵的因素:第一是企業文化,第二是企業執行力,第三是不斷的變革。
可以用“變中求勝”來描述UPS的發展。實際上,變革的核心有四個。第一個是如何吸引、培養一支業務嫻熟,業務多元化的團隊。在UPS,大家都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為公司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第二個是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我們努力發展成為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第三個涉及到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持續不斷的關注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有預見性的、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第四,在全球範圍內倡導,不斷的追求卓越、不斷的創新來加速我們改革的進程。
具體說到UPS應對危機的策略,可以說針對不同的時期,企業會有不同應對的策略。
在短期,主要是節約成本。其實,所有企業在危機到來的時候,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自然的反應。不過,即使在危機情況下,大家也應看到中期和長期。到了危機中期的時候,要不斷調整我們的業務模式,不斷增加我們的營業額。
在二戰後,上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的汽車開始普及,美國社會進入一個郊區化的階段。在此之前,UPS主要是替百貨公司向顧客家裡遞送包裹,可當人們有車后就不再需要企業遞送了,這時候UPS就遇到了危機。當時,UPS想到的是開拓新客戶,用今天的概念就是開拓B2B市場。1954年的時候,UPS的拓展開始收到顯著效果,拿到了600多家的批發商客戶。到1956年,B2B的業務已跟B2C的業務不相上下。
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時,UPS所做的是全面優化運營網路。我們發現,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客戶需求也出現了多樣化,一般高端服務需求減少比較顯著,因為大家都要應對成本的壓力,往往對時限降低要求。而在這個時期所做的是強化服務。並且從長遠眼光來看,還是要堅持原有投資計劃,投資建設全球運送網路。此外,UPS還堅持發展和運用最先進的IT技術。通過這樣的投入和優化,可以保證我們在未來應對危機的能力,從而保持長遠發展。
IT技術對快遞企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UPS一直重視在IT技術方面的投入。UPS的查詢網路已經覆蓋104個國家,每個工作日都可以接收到185萬次在線查詢,詢問包裹所處的位置,從而提高了對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2001年5月,UPS宣布與中國著名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合作,正式與阿里巴巴旗下在線批發電子商務平台“全球速賣通”結成戰略聯盟,UPS將作為“全球速賣通”平台的首選物流供貨商。“全球速賣通”的買家和賣家可以享受到在線管理貨運和在線追蹤所帶來的關鍵益處,其中包括列印UPS貨運標籤、要求UPS上門取件等。由此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極大地改善客戶的體驗。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快,這為快遞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收購TNT

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將以51.6億歐元(68億美元)現金收購歐洲第二大快遞企業TNT集團,合併后的公司將超越美國聯邦快遞和德國敦豪快遞,成為以營收計全球第一大快遞公司。
歐洲快遞市場份額
歐洲快遞市場份額
UPS和TNT於2012年3月19日發布聯合公告稱,收購價格為每股9.5歐元,較之該股2012年2月16日,也就是雙方宣布正在進行相關談判前一天的收盤價溢價53.7%。
歐洲是UPS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佔UPS年度國際營收的半數,UPS從2008年以來就傳出收購TNT的消息,希望擴大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2010年UPS占歐洲快遞包裹市場7.7%的份額,TNT佔9.6%,二者結合將趕上德國敦豪快遞17.6%的份額。
從TNT近兩年財報來看,業績下滑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虧損6200萬美元,2011年前9個月,凈虧損達到9700萬歐元。
事實上,UPS對TNT“覬覦已久”。據業內人士透露,一直以來,UPS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收購TNT,但卻屢遭拒絕。“過去這兩個公司一直都有接觸,一開始TNT肯定不願意輕易就範,人家好歹也是‘四大’之一;現在答應,可能是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國際形勢的變化,快遞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二是兩個公司有著良好的溝通。前一個原因應該是主要推動力量。”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秘書長馬仁洪分析稱。
然而美國時間2013年1月14日早間,全球最大包裹快遞公司UPS(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NYSE:UPS)發布聲明稱,將撤回對荷蘭企業、歐洲第二大快遞服務企業TNT(托馬斯全國運輸快遞公司,AS:TNTE)的收購要約。
併購的行業影響
合併體超越聯邦快遞和DHL改寫全球物流業格局。
全球最大快遞服務商UPS收購歐洲第二大快遞服務企業TNT快遞集團后,雙方將通過合併加強和整合全球業務網路,合併后公司年營收預計將超過450億歐元,將超越美國聯邦快遞和德國敦豪快遞DHL,成為全球物流行業的領軍者。
TNT快遞是全球四大物流配送商中的第四家,2011年實現營收72.5億歐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於歐洲市場。而UPS已超越聯邦快遞與德國郵政旗下的DHL,成為當前全球營收最高的國際物流巨頭。
對於兩者的強強聯合,業內人士表示,2010年UPS占歐洲快遞市場7.7%的份額,TNT佔9.6%,兩者合併則意味著其在歐洲的市場地位將可與該區最大的快遞運營商德國郵政集團相匹敵,同時也將深化其在亞太和拉美這些高增長市場的發展。TNT的股東也將通過加速UPS國際業務的增長創造額外價值。
UPS與Post NL NV合併后,將建立一家全球綜合性包裹配送與物流服務集團,此次業務整合預計將需四年完成。另外,此次交易將擴大UPS的地理業務涉及範圍。
UP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戴維斯(Scott Davis)表示,此項併購后,UPS和TNT將顯著提高滿足複雜客戶的全球性物流需求能力。整合之後的業務地位遍布全球網路,將促進我們業務增長和全球化進程,同時也為未來的業務增長指明了方向。

歷史發展

UPS快遞(UPS Express)通過明確地致力於支持全球商業的目標,UPS如今已發展到擁有300億美元資產的大公司。已經遍布220多個國家。
UPS Express起源於1907+
年在美國西雅圖成立的一家信差公司,以傳遞信件以及為零售店運送包裹起家。由於以“最好的服務、最低的價格”為業務原則,逐漸在整個美國西岸打開局面。
到30年代,UPS的服務已遍布所有西部大城市,並開發了第一個機械包裹分揀系統。
50年代,UPS取得了“公共運輸承運人”的權利,將自己的包裹遞送業務從零售店擴展到普通居民,從而成為美國郵政的直接競爭對手。
如今的UPS,或者稱為聯合包裹服務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商標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值得景仰的商標之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同時也是專業的運輸、物流、資本與電子商務服務的領導性的提供者。

獲得榮譽


時間所獲獎項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發布,UPS快遞排名第48位
2020年8月10日,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名列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29位
2021年6月2日,位列2021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35位
2021年8月位居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89位

公司業務


信息技術

與競爭對手聯邦快遞(FedEx)相比,UPS傳統上更注重質量與效率,或多或少有些輕視甚至忽視先進技術的應用。UPS信息服務部門的高層領導承認,“如果你在1985年進入我們的信息服務機構,從技術角度講你走進的是1975年的機構”。而聯邦快遞自80年代初涉足航空快件市場以來,一直重視新技術的開發與利用,通過自動報單、自動分揀、自動跟蹤等系統,大大降低了空運服務的成本,使聯邦快遞主宰了80年代的航空快件市場,迫使UPS亦步亦趨地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並在很短的時間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聯邦快遞的技術水平。
1988年,UPS將其帶有600個終端的IBM主機擴展到17,000個終端。同年,UPS收購了Roadnet和II Morrow這兩家技術公司,他們開發了一套系統,使發運者能夠通過計算機屏幕沿發運線路追蹤每一台運送車輛,並且通過一套車上設備來調控發動機,以幫助UPS的車輛避免故障。而UPS的技術人員也開始開發與聯邦快遞相類似的自動包裹跟蹤系統。1989年,UPS投資8,000萬美元,在新澤西州Mahwah建立了一個連接UPS全球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和電子通訊中心。1991年,UPS開始了一次大膽的行動,指望通過開發“發貨信息收集器”(Deliver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DIAD)來超過聯邦快遞的信息系統能力,把競爭推向高技術領域。寫字板,通過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在讀取信息的同時將數據傳輸到UPS的數據網路中。當收貨人在電子寫字板上簽收貨物時,所有的信息會即時傳到UPS龐大的電子追蹤系統,與此同時發貨人就可以在網上查到這些信息,並且可以看到收貨人的簽名。通過DIAD,還可以將道路交通情況和什麼地方有客戶需要上門收貨等信息傳達到司機。即便有幾十年的地面運輸經驗,UPS還是依靠全球定位系統,結合派送貨物的數量來規劃每個司機的送貨線路。不僅如此,UPS獨特的移動解決方案,還使客戶可以通過掌上電腦、手機甚至無線尋呼機等,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對自己交運的物品進行追蹤。如果要交貨,只要將自己所處方位的郵政編碼輸入掌上電腦,就能得到最近的UPS收貨點的資料;或者直接使用UPS的定位軟體來查找收貨點的位置。
在過去十幾年裡,UPS在新技術上的投資已經超過110億美元,並且還在以每年10億美元的速度繼續增加,包括信息主幹網的建設、PC機和手提電腦、無線通訊和移動數據交換系統的建設等等。這些投資不僅使運件的實時跟蹤變得輕而易舉,而且帶動了全球範圍內新一輪商業模式改變的浪潮。《財富》雜誌戲稱,今天的UPS已經不再是一個有技術的卡車運輸公司(A Trucking Company with Technology),而是一個有卡車的技術型公司(A Technology Company with Trucks)。UPS網羅了4,000名程序編製員和技術人員。它在Mahwah和亞特蘭大設有兩個大型的數據中心,擁有14台主機,每秒鐘可以運行11.34億條指令。UPS還擁有713個中型機(Mid-rangeComputer)和245,000台PC,以及3,500個區域網和130,000個連接工作站。UPS的全球網路遍布100多個國家,為超過90萬的用戶提供服務。UPS的網站每天平均處理250萬條網上貨物追蹤指令,通過移動無線電通訊傳輸的貨物追蹤指令達170萬條。1999年的聖誕節期間,UPS網站處理的網上追蹤指令達到單日330萬條的紀錄。
UPS的信息技術成就不僅為它帶來了盈利和獎項,更重要的是,它為UPS下一步的行業擴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物流管理

從1993年開始,UPS推出了以全球物流(World Wide Logistics,簡稱WWL)為名的供應鏈管理服務,並於1995 年正式成立UPS物流集團,來統領全公司的物流服務。物流已經成為UPS發展最快的部門,過去兩年的年增長率達到70%。通過建立在50多個國家的450多個分撥中心,UPS物流集團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零配件和產品供應鏈管理,以及退貨、修理等售後服務方面的物流管理,降低客戶在流通領域的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作為物流鏈管理的專家,UPS物流集團將自身的運輸優勢發揮到了極至,最大限度地減少運輸過程可能造成的延誤,創造了所謂的“跑道邊效應”(EndofRunwayEffects),在機場邊建立物流管理中心,與多家高科技公司結成聯盟,為他們提供庫存、配送甚至售後服務。比如,UPS最大的空運樞紐設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機場。每天深夜,90架飛機聚集到這裡,在三小時內,每隔兩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降。每天惠普公司將損壞的電腦空運到機場。這些設備被運到機場邊的UPS物流中心,由60名技術人員將其修復,再送到機場當天運走。這個部門每天修理800台電腦。
2000年2月,福特汽車公司宣布與UPS物流集團結成戰略聯盟,旨在加快福特汽車公司的成品車交付速度。通過運輸網路的優化和信息技術的使用,車輛從福特公司交付到代理商和用戶手中的時間可以縮短40%,並且使準時交貨成為可能。同時,聯盟還將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貨物追蹤系統,使福特汽車公司和其代理商可以在網上跟蹤每輛汽車從生產到運輸的全過程。這一系統最終還將向消費者開放,屆時消費者不僅可以在網上訂購汽車,還可以在網上查詢汽車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狀況。
通過物流服務的提供,UPS還成為新興的網上零售業的後勤支柱。1998年聖誕節期間,全美通過網上訂購的商品中55%由UPS完成派送(美國聯邦郵政完成32%,聯邦快遞完成10%)。UPS與耐克的合作更能說明物流服務所起的作用。UPS負責耐克鞋和運動服裝的倉儲和派送,當消費者點擊耐克網站進行網上訂購時,其訂購信息將自動傳送到UPS的系統。每隔一小時,通過網際網路訂購的商品被裝車運送到UPS的分駁中樞,進入其運輸系統直至派送到消費者手中。此外,UPS還在聖安東尼代替耐克營運一個電話訂購中心,接受消費者的電話訂購併將訂購信息傳送到UPS的耐克產品派送中心。BOO.COM是美國的一個時裝網站,UPS負責將其供應商的產品運輸到UPS的派送中心,對產品作質量檢驗,並裝入印有BOO.COM商標的包裝盒中,然後派送到消費者手中。另一方面,當UPS將商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后,其系統將自動給廠商的財務部發出電子確認信息,以便廠商及時發出催款賬單。

延伸服務

現代商業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綜合,把握這三者就能把握商業世界的未來。因此,結合物流和信息技術,UPS又將業務觸角深入到金融領域。1998年,UPS資本公司(UPSCapitalCorp.)成立,為客戶提供包括代理收取到付貨款(CashOnDelivery,簡稱COD)、抵押貸款、設備租賃、國際貿易融資等等金融服務。
UPS資本公司提供的國際貿易融資服務使製造商或工廠的資金調度將更加靈活,接單力也將大幅增加,綜合提升了業界的競爭能力。高科技產品製造業者在裝箱交運的同時,就可以憑提單向UPS資本公司拿到貨款。而通過傳統的國際貿易電匯或放賬交易方式,從出貨裝箱到真正拿到貨款,至少需要45到60天,營運周轉的資金壓力極其沉重。UPS資本的創新財務服務,對現代商業結算是一項革命性的作法。國際貿易結算僅在亞洲地區業務量就達千億美元以上。UPS通過物流的輔助與延伸服務,把握了這一商機,而形成另類全球性的金融機構。
舉例說明這一金融服務的過程:假設洛杉磯的時裝公司向馬來西亞的面料供應商訂購貨物。UPS收到馬來西亞供應商交運的貨物后,可以即時向其支付高達80%的貨款。貨物送交到洛杉磯的收貨人手中后,由UPS收取貨款,再將餘額向馬來西亞公司付清。這種方式對馬來西亞的賣主來說回款速度比信用證支付要及時有效得多,而對洛杉磯的買主來說交貨期的可靠性就有了保證。對UPS而言,其服務網路遍及全球,尤其是在美國進口快遞市場,UPS佔有70%的市場份額,熟悉所有買主,因而對往來商業的信用查詢能力,遠勝一般銀行。況且貨品在UPS手中運送,UPS掌握了貨物的運輸權與控制權,其低風險的融資優勢是任何銀行無法與之匹敵的。
UPS的國際貿易融資服務首先選擇香港為亞洲操作中心,並分別先在台灣設立UPS Capital分公司,繼而於泰國,馬來西亞設點,同時於英國倫敦設立歐洲操作中心,由美國亞特蘭大總部指揮全局。
COD服務則在為企業提供資金周轉方便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利益。在UPS與美國電器連鎖銷售公司Gateway的合作中,UPS將貨物派送到客戶手中后,代替Gateway收取貨款,然後直接存入其指定的銀行賬戶。在網上訂購、網上拍賣和電視購物越來越盛行的今天,消費者卻苦於在付款之前無法親身感受貨物的品質,UPS的服務正好迎合了這一需求。Gateway每年有8%的銷售額屬貨款到付業務。UPS還打算利用其卡車司機人手必備的電子寫字板來進行交貨點的信用卡轉帳支付。
此外,UPS資本公司還通過應收款受讓、庫存抵押貸款、辦公設備和倉儲設備租賃等服務,為客戶創造融資的方便。1998年該公司的現金運作量達30億美元。

商務戰略

電子商務已逐漸形成全球化的產業,UPS的電子商務戰略是將自己的物流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融合到用戶的業務流程中去,用物流服務使虛擬世界中的電子交易得以在現實世界中完成。
1997年,UPS推出一套基於網際網路的運輸“應用程序界面”(API),名為“UPS在線工具”(UPSOnlineTools)。這套工具是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模塊,可以直接嵌入電子商務網站,完成網站的運輸派送功能。工具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包括運輸服務種類的選擇、運費和處理費計算、運輸時間計算、UPS收貨點的選擇、運輸標籤列印、運件的追蹤等等。比如顧客到麥克隆電腦公司的網站訂購產品,該網站已通過“UPS在線工具”與UPS伺服器相連,顧客定下產品后,為其提供派送服務的事實上就是UPS。顧客會相應地得到一個UPS的追蹤號碼,並且隨時在麥克隆的網站上查詢到其訂購產品的生產進度和派送情況。“UPS在線工具”推出以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就被接入到4萬多個網站,既解除了這些網站網下派送的後顧之憂,又使UPS與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緊密聯繫起來,擴大並控制了包裹派送業務。“UPS在線工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功能最強大的運輸應用程序。
UPS拓展電子商務業務的另一個策略是與知名的軟體開發商結成戰略聯盟,授權軟體開發商把UPS的網上運輸軟體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直接應用於其開發的新軟體,或者雙方合作共同開發相關的軟體。比如通過Harbinger、IBM、OpenMarket、Oracle等公司的電子商務軟體都可以直接採用UPS的網上運輸工具。而SAP、Oracle、Peoplesoft等在ERP(企業資源規劃管理)技術領域佔主導地位的公司則將自己的IT技術與UPS的庫存管理、實時零配件管理等供應鏈管理技術結合起來,為企業開發出從起點到終點的完全物料管理解決方案。通過這些解決方案,企業可以將生產規劃、零配件採購、人力資源管理、成品出庫等內部計劃與UPS的零配件、成品庫存及派送等外部服務無縫隙地銜接起來,UPS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的物料需求,並為其提供相應的運輸、倉儲、派送等物流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物流供應和派送過程的效率,真正實現了全程物流服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UPS還在致力於開發網上文件傳輸服務,將自己在現實世界的核心業務和服務理念向虛擬世界推廣。1998年6月,UPS推出了“UPS文件交換”(UPS Document Exchange)系統,為客戶提供大容量、快速、安全的文件、圖像和軟體的網上傳送服務。1999年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新一代的“UPS在線專差”(UPS Online Courier),並與Worldtalk合作,使得數據和文件在網上傳送的安全性得到實質性地提高。1999年5月,惠普公司宣布與UPS合作開發全球第一個用數字方式在網上傳送和追蹤紙面文件的系統。此外UPS還開發了專業保證法律文件和發票等在網上安全傳送的系統。

公司管理


聯合郵包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UPS)僱用了15萬員工,平均每天將900萬個包裹發送到美國各地和180個國家。為了實現他們的宗旨,“在郵運業中辦理最快捷的運送”,UPS的管理當局系統地培訓他們的員工,使他們以儘可能高的效率從事工作。讓我們以送貨司機的工作為例,介紹一下他們的管理風格。
UPS的工業工程師們對每一位司機的行駛路線都進行了時間研究,並對每種送貨、暫停和取貨活動都設立了標準。這些工程師們記錄了紅燈、通行、按門鈴、穿過院子、上樓梯、中間休息喝咖啡的時間,甚至上廁所的時間,將這些數據輸入計算機中,從而給出每位司機每天中工作的詳細時間標準。
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標,司機們必須嚴格遵循工程師設定的程序。當他們接近發送站時,他鬆開安全帶,按喇叭,關發動機,拉起緊急制動,為送貨完畢的啟動離開作好準備,這一系列動作嚴絲合縫。然後,司機從駕駛室來到地面上,右臂夾著文件夾,左手拿著包裹,右手拿著車鑰匙。他們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記在腦子裡,然後以每秒種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顧客的門前,先敲一下門以免浪費時間找門鈴。送貨完畢后,他們在回到卡車上的路途中完成登錄工作。這種刻板的時間表是不是看起來有點繁瑣?也許是,它真能帶來高效率嗎?毫無疑問!生產率專家公認,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舉例來說吧,聯邦快運公司(Federal Express)平均每人每天不過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卻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來對UPS的凈利潤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它是一家獲利豐厚的公司。
UPS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2004年營業收入:28億美元
主要業務:物流與配給,運輸(包括空運、海運、路運、鐵路運輸)、貨運代理、國際貿易管理和清關代理
特別業務:服務零配件物流、技術維修和配置、供應鏈設計和計劃、退貨管理和緊急零配件遞送
設施:在120個國家和地區佔地3500萬平方英尺,擁有超過1000個設施
Overnite,UPS公司
2004年營業額(於2005年8月收購):16億5千萬
主要服務:提供岸對岸less-than-truckload服務的領導者
運輸隊伍:6,700架拖拉機;22,100架拖車
設施:超過200間服務中心

社會公益


2021年7月16日,河南省遭遇了罕見特大暴雨,造成多個城市和鄉鎮受災。
作為此次特大洪澇災害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新鄉市已有250多萬人受災,受災人數超過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受災群眾的生活仍受到嚴重影響。
UPS基金會已通過慈福行動捐贈21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6萬元),支持河南新鄉的災后救援工作。UPS正與慈福行動聯手,為受災地區提供災後援助,計劃為近10萬名受災群眾提供援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