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經過3—5年的建設,力爭成為研究湖北民族地區及整個武陵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最有成效和特色的人才庫、智囊庫、案例資料庫及相關新興學科的重要研究基地。

目錄

正文


(一)建設成為培養區域經濟合作、社會管理和扶貧開發人才的基地
目前,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心已經為武陵山區培養了包括本科、學術碩士、專業碩士及博士等在內的各類人才。在未來若干年,中心將繼續發揮培養全日制本科、碩士及博士的作用,同時還將通過與武陵山區民族地區各級政府聯合培養農業推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學位人才,建立武陵山區人才培訓基地等措施,特別是圍繞區域合作、社會管理、扶貧開發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向開展研究生招生、開辦短期培訓班等,充分發揮中心的人才培養功能。
(二)建設成為湖北省、周邊省份及國家公共政策的智庫
為了發揮智囊庫的功能,中心將圍繞武陵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向國家、省市、地市州等各個層次的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提交綜合性和專題性諮詢報告,擬每年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1—2份高水平的諮詢報告,向武陵山區四省市每年提交諮詢報告5—10份,並根據地市州的工作和具體調研情況提交相關報告。
(三)建設成為提煉和總結區域發展經驗和模式的案例庫
為了發揮中心的知識儲備、經驗總結等功能,中心將對武陵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典型經驗和各項工作的典型案例建立追蹤機制,一方面,努力發掘各種典型經驗和案例;另一方面,對典型地區建立定期回訪和再研究機制,力圖全面的反映發展狀況;同時,將比較各個地方的典型經驗和模式,力圖進行理論層面的總結和比較。
(四)建設成為民族經濟、民族政治等相關學科的重要研究基地
民族經濟學、民族政治學及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等屬於新興學科,這些學科的發展既需要基礎理論的支撐,更需要社會實踐的滋潤,中心正好可以成為聯繫理論與實踐的橋樑。通過中心集聚的大批專家學者、博士碩士及實際工作者,通過中心承擔的課題,可以有力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從而成為相關學科的重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