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

統計學術語

指數,或稱統計指數,是分析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變化的一種重要統計方法。它產生於18世紀後半葉,當時由於美洲新大陸開採的金銀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使歐洲物價驟然上漲,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經濟學家為了測定物價的變動,開始嘗試編製物價指數

簡介


指數是一種表明社會經濟現象動態的相對數,運用指數可以測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對比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總動態;可以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總變動中各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可以研究總平均指標變動中各組標誌水平和總體結構變動的作用。指數按所反映的現象範圍不同,分為個體指數和總指數。前者反映個體經濟現象變動的相對數,如個別產品的物量指數、個別商品的價格指數等;後者是表明全部經濟現象變動的相對數,如工業總產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按所反映的現象性質的不同,分為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

數量


數量指數反映生產、經營或經濟活動數量的變動,如商品銷售量指數;

質量


質量指數是說明經濟活動質量變動的指數,如產品成本指數、勞動生產率指數。
按計算形式的不同,分為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前者指兩個總量指標對比計算出來的指數,後者是前者的變形。
而一般的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繫的指標的比值,它可以從數量上反映兩個相互聯繫的現象之間的對比關係。相對數的種類很多,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名數,即凡是由兩個性質不同而又有聯繫的絕對數或平均數指標對比計算所得的相對數,一般都是有名數,而且多用複合計量單位。另一類是無名數,無名數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採用倍數、成數、係數、百分數、千分數等來表示,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相對數根據相互對比的指標的性質和所能發揮的作用不同,又可分為動態相對數、結構相對數、比較相對數、強度相對數、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等五種。

區別


因此,指數和一般的相對數的區別在於:一般的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繫的現象數值之比,而指數卻是說明複雜社會現象經濟的發展情況,並可分析各種構成因素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