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公園
汕頭市金平區的景點
徠金砂公園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地處鬧市區的金砂中路,交通便利,面積76000多平方米,景色醉人,遊人紛至沓來,為汕頭市乃至潮汕的一處遊覽勝地。
金砂公園於20世紀八十年代籌建,1991年建成開放,是改革開放后汕頭建立的第一個公益性公園。
金砂公園
公園以綠化為主,園內有“遠朋心悅”、“醉柳映紅”、“晚亭問月”、“雲竹朝露”、 “鳳樓”等主景區和“浸春潮”、“又一園”、“相思林”、“中日友誼壇”、“伏虎區”等一批景點;還有“顧鵲橋”、“綠楊瞧”、“杏香樓”、“香月亭”等園林建築。
走進大門,胡耀邦同志手書的“金砂公園”四個金字,嵌砌在花崗石牌匾上,光彩熠熠。門前廣場紅翠相交,遊客不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蜿蜒的園道穿連各景點,引導遊客遊覽。在園中漫步,觀香花灌木,觀覽疏林草坪,賞挺秀修竹,真令人陶醉怡情。相思林區,綠蔭濃郁;伏虎區富有野趣;友誼壇植有異國小葉冬青、羅漢松各領風騷。而沿湖半島的串錢柳輝映顧雀樓杏香樓;香月亭的桂花樹黃花槐渲染夜景秋色;還有廊亭系列組成的鳳樓景區等各景點配置了“伏虎女郎”、“春”、“相思”、“捉小雞”等一批雕塑小品,又為公園增添了無限情趣。
園中“浸春湖”水面積12000平方米,設有遊艇區,遊人可以泛舟湖上。西區有園中園——“又一園”,假山瀑布,奇花異石,玲瓏巧妙。東區有“童樂宮”,開設小火車、激光射擊、纜車等一批娛樂項目,是兒童娛樂的好場所。園中還設有攝像、茶座等服務項目。
金砂公園
菊展已停辦多年
金砂公園位於汕頭市金平區金砂中路,上世紀八十年代籌建,1991年建成開放,面積約100畝,是改革開放后汕頭建立的第一個公益性公園。
金砂公園曾經歷過輝煌,但如今經營慘淡,卻是擺在大家面前不爭的事實。菊展,是汕頭市各大公園的傳統展覽項目,當中山公園、華僑公園等熱火朝天地迎接前來觀看菊花展覽的遊客時,金砂公園卻是一片冷清。繼2009年之後,菊展再次與金砂公園無緣。
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籌辦一次菊展的費用大約需要9~10萬元,一來公園方面缺乏資金能力,二來園區面積小,遊客流量少,以節假日大人5元、小孩3元入門票價計算,展覽1個月時間大約需要3萬人次的進園人數才能彌補成本,但周末最多的入園人數不超過2000人/日,平時則更為稀少,辦展難以保本,加之時間緊促,因此沒有舉辦。
每天3000老人免費入園
金砂公園
園區節日舉辦活動門票收入及合作經營補缺是差額部分的主要來源。公園日常收費是1元/人,1.2~1.5米兒童是0.5元/人,老年人免費入園,據統計,每天免費進園的老年人近3000人次,正常的門票收入僅為700~800元/天,與公園的日常支出相比是鳳毛麟角。
收益不足勉強度日
金砂公園
但好景不長,公園的經營情況每況愈下,加之為了讓市民更方便、優惠地遊園,2010年春節開始,汕頭市對公園入門票價實行限價,由以前的節假日各公園根據投入情況自行定價,限定為最高大人5元、小孩3元,公園的收益遭受影響,公園如今處於勉強度日的狀況。
以2011年國慶的收支情況為例,國慶七天門票收入約10萬元,但其中聘請演出團隊費用7萬元,環境布置4萬元,人員加班費6萬元,雖然從合作項目營利中彌補了3~4萬元,還是“入不敷出”。
資金收益不足,直接影響了基礎設施的更新和公園的發展。據介紹,公園建成已有20年歷史,設施老化破舊嚴重,由於缺少資金,無法進行維修保養,致使年久失修。
[原因]市民損壞設施令經營“雪上加霜”
一天上午,記者在金砂公園看到,遊客大部分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們在這裡散步、打太極、跳舞,而年輕人寥寥無幾。
探究經營情況不好的原因,相關負責人說,面積小是公園發展的“硬傷”。由於公園地方小,考慮到容量及安全問題,節假日一般不會舉辦大規模的活動,避免人流過多、場面失控可能引發的危險;而反過來,活動規模小又很難滿足市民的遊覽興趣,導致入園人數少。當年公園規劃建設時停車場是按照停放單車標準設計,難以負荷如今市民出行廣泛使用的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另外,由於資金收益不足,影響了公園基礎設施的更新和新娛樂項目的引進。據介紹,公園建成已有20年歷史,設施老化破舊嚴重,年久失修。
此外,每天鍛煉人數眾多,市民的素質參差不齊,對設施破壞、綠化踐踏情況嚴重,管理難度很大。每年因綠化設施被踩踏、搖斷、偷走而進行的維修費用達3~4萬元,也讓公園經營“雪上加霜”。
[專家支招]因地制宜打造“精緻型”公園
市政協城環委副主任、註冊規劃師黃錦林:
如何讓金砂公園重新煥發青春,市政協城環委副主任、註冊規劃師黃錦林認為,最重要的是要開動腦筋,不能守舊經營、每年都“固定幾步招數”,應當主動策劃,思考如何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錯位發展”,打造“小而精”的“精緻型”公園。
如今金砂公園無法達到免費開放入園的條件,可以先籌措資金進行改造、整治環境,提升景點的品質和檔次,彰顯特色,促進公園本身的吸引力,以增加公園的收入。
金砂公園的經營現狀,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我市其它公園的情況。建議應該進行總體統籌規劃,對公園功能進行區分,通過學習借鑒類似廣州流花公園的“盆景”、白雲山的“碑林”等外地省市的好經驗,讓不同區位和特色的公園擔當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打個比方,中山公園可以發揮本身文化底蘊的優勢,提供文化、園藝方面的大型遊覽。金砂公園在面積小的現實面前,可以突出“創意”,發掘自身的特點,打造“精緻型”公園,組織規模小、方式新穎的活動。比如可以打破“菊展”的常規展覽模式,利用汕頭本地的栽種基礎,組織高雅、不需佔用太多空間的“蘭花”、“盆景”等展覽,或是與潮汕文化關聯,組織潮劇比賽和演出,在園區營造濃濃的潮汕文化氛圍,通過長期與旅遊部門合作,吸引外地遊客前來觀賞,從而打造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旅遊項目。
市民印象中的金砂公園
金砂公園
徠老人:這裡是樂園
每天早晨6點多,搭乘9路公交車來到金砂公園晨練是李姨的例牌節目。公園裡綠草茵茵、空氣清新,和很多老人一樣,李姨在這裡散步、打太極,跟老朋友們話話家常,為她退休后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在李姨眼裡,金砂公園是老人們的樂園。坐公交車直達,公園入門免費、環境優美,早鍛后還能在附近買菜回家,既鍛煉了身體,又把上市場買菜的問題給解決了,一舉多得,健康又快樂。每天逛金砂公園,一天的時光從這裡開始,已經成為李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0”后:當年談戀愛好去處
在林先生的記憶里,上世紀90年代初去金砂公園是件挺時尚的事。他曾帶著當時還是女朋友的老婆逛金砂公園,拍照留念后壓在桌子的玻璃下作為紀念一直不捨得換掉。那時金砂公園還率先推出的啤酒茶座,讓他們這些小年輕趨之若鶩,到那裡飲茶、喝啤酒,絲毫不遜於如今去酒吧消遣的感覺。
林先生感慨萬分,隨著歲月的流逝,處於鬧市地段的金砂公園已日益冷清。如今除了節假日偶爾帶著妻子、女兒去轉一圈,他對金砂公園剩下的只是回憶了。
“80”后:10分鐘就逛完全園
前些天,小辛帶著女朋友到金砂公園裡兜了一圈,大約10分鐘兩人便出來了。
雖然小時候也曾跟著大人到金砂公園遊園,但如今小辛對公園的印象不佳。他說,金砂公園雖處不錯的地段,但是地方太小了,景點單調,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放眼望去整個公園都是老人,感覺就是適合老人家去的地方。此外,遊樂場的碰碰車、旋轉木馬等遊樂設施“太小兒科”,對追求刺激的年輕人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除非金砂公園改造變個樣,不然,以後沒興趣再去了。”小辛說。
金砂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