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
戲曲劇種
潮劇又名潮調、潮州戲、潮音戲、白字戲等,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在國內主要流行在廣東東部潮汕地區、福建南部、台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汕方言的華僑、華裔聚居地區。
潮劇是連接海內外2000多萬潮汕人的精神紐帶,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4。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州地區(潮汕地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
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
“莫誇騎鶴下揚州,渴慕潮汕數十秋,得句馳書傲子女,春宵聽曲在汕頭。”
老舍、曹禺先生一再叮囑,要十分珍惜潮汕文化遺產,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劇傳承和發揚光大。
潮劇《南唐遺事》
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厚,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4 4 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腔、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傳統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綉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劉希必金釵記》
南戲流傳到各地並形成地方聲腔劇種,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南戲原有的曲調流傳到各地之後,被戲曲演員以當地語言傳唱著,由於語言、語調上的差別,使之不斷變化,在風格上也逐漸地方化起來;一種是當地的傳統民間音樂——從秧歌、小調、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斷地被採用到戲曲中來,豐富著原有的曲調。這兩種因素相互滲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風格的聲腔劇種。”明本潮州戲文的發展,證明了現潮汕地區在元明時期有過繁榮的南戲演出活動,一些在史籍上記載已佚的宋元南戲早期劇本,如《顏臣》(即《陳顏臣》,演陳顏臣與連靜娘的故事)、《劉希必金釵記》,就是早期南戲曾在現潮汕地區流傳的佐證。
其次,《蔡伯喈》、《劉希必金釵記》,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戲劇本,說明南戲流傳到現潮汕地區之後,潮州藝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於語音、語調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調起了變化,同時還吸收潮州的民間音樂、小調等,從而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聲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廣東通志》所載:“潮俗多以鄉音搬演戲文”。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載:“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戲。”這兩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鄉音唱南北曲的佐證。
其三,《荔枝記》、《荔鏡記》是以潮州傳統民間故事編寫,結構完整、手法嫻熟、用潮腔演唱的劇本,說明潮腔在嘉靖年間已趨於成熟,那麼,它形成的年代,自然應在嘉靖之前。前到什麼年代呢?有的戲曲研究專家根據有關的史料,認為“明中葉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獨特的劇目和演出形式,流傳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帶”。“明中葉以前”即15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從《荔鏡記》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劇歷史的絕對數字,也有4 5 0多年了。
經過明清的發展之後,潮劇在近代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
抗日戰爭時期,潮劇處於衰落階段,原先多個班社,到此時寥寥無幾。
五朵金花
“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劇團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復。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種新娛樂方式和市場經濟的衝擊下,潮劇同其他中國傳統戲曲一樣,在艱難中前進,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潮劇明末已在潮州、閩南的詔安、雲霄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係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陽麻沙出版的《荔鏡記》劇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時,吸收南戲的音樂曲調。據清順治《潮州府志》載:明末清初,潮劇是“雜以絲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風聲調”。乾隆版《潮州府志》載:“所演傳奇,皆習南音而操土風”,“聲歌輕婉,閩、廣參半。”演齣劇目的唱白以閩南方言雜潮語,故清李調元認為“潮音似閩”。
潮劇
從清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潮劇發展興盛時期。據《雲霄縣誌》卷四“風土”載:“按本邑今唯潮音劇盛行,查此劇喜演鄉曲,流傳鄙俚不堪之小說,以迎合婦孺。每一唱演,則通宵達旦,舉國若狂。”而且“每歲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數台,所費不貲。”龍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競聘潮劇”演出。所演劇目,按內容題材分為大鑼戲、小鑼戲和蘇鑼戲三大類。大鑼戲多為傳統劇目,保留有《蔡伯喈》、《劉智遠》、《郭華》、《拜月記》、《荊釵記》等一批宋、元南戲;小鑼戲多取民間題材,為生活小戲,如《桃花搭渡》、《益春藏書》;蘇鑼戲則屬於公堂戲和武打戲。
潮劇是什麼年代,在什麼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從潮州巫術“關戲童”發展起來的,一說潮劇是弋陽腔的一支,是“弋陽腔在各地流傳后的直接產物”。
直到世紀30年代以來,流存於海外的明代潮劇劇本的發現,以及明代藝人手抄南戲劇本在潮州出土,潮劇的南戲淵源得到了史料佐證的論說。
1936年,我國歷史學家向達,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上,發表《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一文,首次介紹存於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潮劇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即《陳三五娘》劇本)。戲文的全題《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牛津大學所藏的這個刻本,因“最後一頁有殘缺,不能知道此書究竟刊於何時”,但向達認為“就字體各插圖形式看來,類似明萬曆左右刊本”。
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見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以及另一個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大全》,沒有刊刻年號,但據專家考證,系明代萬曆年間刻本(見《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後記》)。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書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鏡記戲文,計一百五葉,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閑中一覽,名曰荔鏡記,買者須認本堂余氏新安雲耳”。說明這個“重刊”本,是從舊本“荔枝記”,揉合潮泉二部,增“顏臣”、北曲等內容,並“校正”舊本荔枝記文字的差訛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主任、漢學家龍彼得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又發現潮劇的另一個明代刻本,這就是刊於明萬曆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大全》。這個“新刻增補”的潮劇本,不稱《荔鏡記》,而稱《荔枝記》,是與《荔鏡記》同一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鏡記依據的原本,沿難斷定,但這個刻本是“新刻增補”本,說明在萬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這個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東月李氏編集”字樣。地方戲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戲曲編劇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見,這個刻本把編劇者潮州人李東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傳於海外的潮劇明代刻本被陸續發現期間,1958和1975年,在揭陽縣漁湖和潮安縣鳳塘兩地的明墓中,相繼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記》)和《劉希必金釵記》手抄劇本。這兩個抄本的出土,引起國內外戲曲專家的高度重視,認為“是研究戲曲發展史的珍貴文獻”,是“新中國以來戲曲文物的一次重大發現”。
新中國以來,潮劇界開展了一系列的傳統劇目傳承活動。
潮劇現有的這批傳統劇目,大致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經過加工提煉具有很高藝術水準的劇目。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長戲當屬《荔鏡記》《蘇六娘》,摺子戲則有《掃窗會》《蘆林會》《辯本》《鬧釵》《刺梁驥》《鬧開封》等。在五六十年代,潮劇界能人甚多,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濟濟一堂,社會上的文人學者也無微不至地關注著潮劇,當時對傳統的整理傳承達到了一個高峰。專家學者對大量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甄別篩選,絕大多數有提煉價值的劇目經過加工,成為潮劇的經典和保留劇目。這批劇目劇本緊湊,立意高,唱詞文雅,文學價值很高;音樂既保留了傳統,也融入了新素材;動作設計與人物塑造緊密相連,並保留了潮劇細膩典雅的特色和獨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編寫了一批優秀的新編歷史劇,如《辭郎洲》、《袁崇煥》等。
另外,揭陽揭東小梅花潮劇團以及廣東小百花潮劇團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劇的藝術魅力向青少年傳遞,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小梅花還聘請著名潮劇演員林舜卿老師指導。
此外韓山師範學院的學生開發的卡通潮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項衫丑
旦:青衣(烏衫)、閨門旦(藍衫)、衫裙旦、彩羅衣旦(花旦)、烏毛、白毛(老旦)、武旦。
凈:文凈、武凈、丑烏面。
丑:官袍丑、項衫丑、踢鞋丑、武丑、裘頭丑、長衫丑、褸衣丑、老丑、小丑、女丑。
潮劇行當齊全,生、旦、凈、丑各有應工的首本戲,表演細膩生動,身段做工既有嚴謹的程式規範,又富於寫意性,注重技巧的發揮,其中醜行和花旦的表演藝術尤為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色彩。
花旦和老丑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角色行當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丑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丑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
潮劇著名演員有:謝大目、謝吟、楊其國、黃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錦坤、李有存、方展榮、姚璇秋、范澤華、吳麗君、陳麗華、張長城、黃瑞英、黃盛典、葉清發、劉小麗、張怡凰、吳奕敏、許笑娜、鄭舜英、李玉蘭、吳玲兒、鄭健英、孫小華、王少瑜、林初發、黃映偉、林舜卿等等。
活五調的傑出演唱者-范澤華
[輕三六調]以61235為主音構成旋律,適用於表現歡快跳躍、輕鬆熱烈的情調,如《大難陳三》的[哭相思]。
[重三六調]以71245為主音構成旋律,用於表現庄穆、沉重、激動的情緒,如《奏黌門》的[黃龍滾]。
[活三五調]以57124為主音構成旋律,善於表現悲哀和優怨的情感。
[活三五調]為潮劇唱腔中的特殊音調,在唱腔中,其音調和潮語腔調十分密切,因唱詞語音升降而產生音調圓活多變,故藝人說:“從樂譜上看,[活三五調]只有五音,但唱奏之,則一音數韻,圓活變化不止十音。”具有潮腔潮調的濃厚韻味,如《瓊花》的[晴天霹靂]等;[活三五調]屬悲調,但潮劇唱腔用調多變,也有悲調喜唱的,如《京城會》的[皂羅袍]。
[反線調]以61245為主音構成旋律,它是[輕三六調]的變體調,即以凡為宮,唱奏起來有特殊的風味,多用於遊園玩耍、輕鬆明快的場面,如《刺梁驥》的[羅漢月]等。
二四譜-潮州人特有的記譜法
[鬥鵪鶉]調多用於自嘆或待遲(待人末至)場面,帶有凄清傷感的情緒。[鎖南枝]曲調較為沉悶,但也用於激動場面。
潮劇演唱用真聲,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影響,與京劇、粵劇等的假聲唱腔有很大區別,唱念用古譜"二四譜",韻味濃郁。唱腔是以曲牌聯綴為主的曲牌體和板腔體的聯和體制,至今仍保留著一唱眾合(幫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風格獨特,表現力很強。
潮劇活五調為潮劇唱腔中最富地方色彩、音律最特殊、歷史最久遠的唱腔,現今公認的活五調唱腔最好的為范澤華和陳鑾英。
潮劇
建國後由於有不少新文藝工作者進入潮劇團擔任文化教員,幫助藝人學習文化,參與編寫劇本,促使潮劇的文學品位有所提高。五十年代湧現了一批經過認真整理,情文並茂的劇目,如《辯本》、《掃窗會》、《蘆林會》、《刺梁驥》等。《蘇六娘》一劇尤為雅俗共賞的好例子。例如渡伯是老丑,桃花是花旦,“過渡”這場戲的語言非常富於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蘇六娘和郭繼春都是有才學之人,作者設計他們的語言多為詩和民歌的融合,近於“本色”。
幫聲在全國各地方劇種中並不多見,而潮劇唱腔歷來就有幫聲的傳統,這種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間,在《荔鏡記》、《荔枝記》、《金花女》等明代潮腔刻本中,就已經有早期幫聲形式的存在了。
潮劇的幫聲,以女聲幫唱為主,有時也有男聲幫唱、男女聲混合幫唱。在長期的演出中,潮劇幫聲藝術得到逐步豐富和完善,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多種幫聲形式,如句末的幫唱、拖腔和高音區的幫唱、重句與襯句的幫唱、同台合唱、後台歌等等。在1961年拍攝的潮劇電影《鬧開封》中,張石父女為張普喊冤,詳述案情經過,唱道:“(合)唉,大人啊……,含冤告青天,伏望明鏡細察端詳。(張石)念小老,安分營生售草藥,睦鄰克己(幫)閭里稱揚。膝下單生此弱女,招贅半子(幫)繼燈香。(張嬌瑞)李公子(幫“子”拖腔)縱馬閒遊到里巷,垂涎弱質,(幫)色膽披猖。仗權勢,囑仆拋銀兩,強搶民婦(幫)出門牆。(張石)中途幸遇張義士,挺身理論(幫)擋豪強。父女得機脫虎口,誰知義士(幫)反遭殃。(合)懇求大人明冤枉,釋放無辜保善良。”這其中既有同台合唱、句末幫唱,又有拖腔、高音區的幫唱,多種幫聲形式同時運用,大大增強了唱腔音樂的表現力和藝術的感染力。
幫聲是潮劇唱腔藝術的一大特色,在潮劇改革創新的大潮中應該賦予新的生命力,千萬不可隨便丟棄。
潮劇音樂屬曲牌聯套體,唱南北曲,聲腔曲調優美,輕俏婉轉,善於抒情。清代中葉以後,它又吸收板腔體音樂,顯得靈活多姿。潮劇中有傳統曲牌二百多支,樂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國戲曲聲腔的重要資料。
伴樂部分,保留了較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又不斷吸收了潮州大鑼鼓樂、廟堂音樂、民間小調樂曲等,音樂曲調優美動聽,管弦樂和打擊樂配合和諧,善於表現感情的變化。
潮劇的伴奏樂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斷發展豐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前,樂器只有竹弦、嗩吶、椰胡和月琴,以竹弦為領奏樂器。二三十年代,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為揚琴取代,還增加了大笛和小笛。四十年代開始,有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劇曲牌很多,板式多變,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根據樂器的不同組合,傳統的劇目又分為文武畔、鑼戲、小鑼戲、蘇鑼戲;大鑼戲最具特色也最為古老,善於表現低沉氣氛、悲怨情緒,小鑼輕巧,蘇鑼氣氛莊嚴。
潮樂
整個樂隊的指揮是武畔的司鼓,司鼓除了直接指揮擊樂群體進行演奏之外,還擔負著指揮樂隊、掌握演出節奏的任務,司鼓的技巧和方法與演員表演的配合將直接影響整台戲的氣氛和效果。在某些情況下,打擊樂的功能效應,也是管弦樂所不能替代的。
而文畔的帶頭人是二弦兼嗩吶的演奏者,俗稱“頭手”。“頭手”必須是精通二弦的弦樂演奏家同時又是熟練掌握嗩吶的管樂吹奏能手,這在中外音樂史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一大特色。
與其他的地方劇種一樣,潮劇伴奏的樂隊人數不多,文武畔兩個部分加在一起不過是十數人而已。文畔音樂一般緊跟唱腔或演奏過場音樂。解放后的樂隊在伴奏樂器的改革中增加了低音樂器,音響層次改單一高音為高、中、低配套,豐富了表現力。50年代潮劇打擊樂器增加了低音鼓,60年代又引進了定音鼓。
“文革”期間,在“樣板戲”的影響下使用了西洋的各種管弦樂器,即樂隊的編製由基本的西洋單管制加原來的文畔,保留武畔,整個樂隊的人數由於文畔的擴張而猛增至數十人之多,伴奏音樂由原來的單一旋律制變為富有層次的多聲部制。顯然這在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劇目特別是現代戲的伴奏中,是極有成效的。后又恢復傳統伴奏,1976年起,黃錚盛開始嘗試將大提琴引進潮劇,潮劇有西洋樂器為大提琴,部分專業劇團伴有倍大提琴。
潮劇伴奏的曲調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鼓科介:潮劇音樂的打擊樂器種類繁多,且都有一定音高,可以單獨出現而表達某些情感和意境。有叫介過門、安更介、天光介、激面介等。
二、嗩吶曲牌:多著重於打擊樂器與嗩吶旋律的緊密配合。
三、笛套:用於擺酒、迎客等清雅場面,有《喜登樓》《萬家春》等。
四、弦詩樂:如《寒鴉戲水》《浪淘沙》《柳青娘》《昭君怨》等。調式有“輕三六”“重三六”“活五”等。
現有弦詩樂曲、笛套、雜曲等1000多首,在潮劇舞台應用中多作為過場音樂或唱腔間作音樂。潮劇伴奏音樂程式化的有“隨點”“搜科介”和“想計介”等,每首樂曲可作“行”“催”“採花”等旋律和節奏變化,起到烘託人物、配合動作、渲染氣氛的作用。
潮劇音樂和潮州音樂的音律,一般為相對的七平韻律或是混合律,最主要的特點是34和7i之間不是半音關係。4稍高而7稍低,且音高不是很固定,上行和下行都不一樣。“活五”調的“2”總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且比正常音稍偏高。隨著時代的變遷和西洋音樂的日漸影響,潮劇音樂也在音律的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
潮劇伴奏的文場樂器除了“頭手”的二弦、嗩吶之外,弓弦樂器還有椰胡、提胡、大胡等。二弦、提胡、椰胡都是潮州地方的特色樂器,提胡雖類似二胡,但調音和音色皆有別於北方的二胡。椰胡在廣東音樂等樂種中也有使用,但音色並不一樣。吹奏樂器除嗩吶之外,還有竹笛、簫等。嗩吶的演奏方法明顯有別於北方樂器,其音色略為柔軟如歌。彈撥樂器有揚琴,或用潮州特色的“瑤琴”,還有琵琶、三弦等,偶爾也用月琴和古箏。
潮劇樂器
吹奏類:潮州大中小嗩吶(俗稱“的禾”或“大、中、小吹”)、潮陽笛套等
彈撥類:揚琴、秦琴、月琴、三弦、大三弦、琵琶、中阮等
武畔樂器:
皮革類:大鼓(又稱戰鼓)、低音鼓、中鼓、哲鼓、蘇鼓
木革類:潮州手板、低音板(木魚板)、中音副板、高音副板
銅質類:深波、曲鑼、斗鑼(又稱戰鑼、撐鑼)、蘇鑼、月鑼、欽仔(又稱空仔)、九仔鑼、銅鐘(現已少用)、銅磬、深波鈸、蘇鑼鈸、鈸仔、吊鈸、號頭(吹奏類)
特色樂器:
二弦潮州弦詩樂的領奏樂器,在潮劇伴奏中稱為頭弦,執掌頭弦的人稱為頭手。潮州二弦的形成約有200多年歷史,由古代拉弦樂器奚琴演變,經過大廣弦,竹弦,"投"(劍麻根)弦,最終在梆子腔劇種影響下形成。潮州二弦為高音樂器,定弦為F調5 1,常用音域在5----2之間。其結構有弦筒、弦桿和弦軫,均用烏木製成。弦筒長約11.7厘米,前圓直徑為5.7厘米,后直圓為7.8厘米,前圓孔蒙蟒皮,弦桿長78厘米,弦弓以竹張馬尾.長約84厘米。用竹馬,發音尖脆清亮。演奏方法以指壓弦發音,技法多吸收自古琴,出音行韻,講究吟揉綽注,弓法豐富,有"文武病狂,畫眉點珠"等。演奏姿勢有繼承傳統的雙盤腿式,平行腿式、盤腿式和夾腿式等,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
椰胡
大笛潮陽笛套音樂領奏樂器,來源於宮廷款式大笛,稱為龍頭鳳尾笛,長69厘米,管口1.5厘米左右。傳統龍頭鳳尾笛,在吹孔前端綴以龍頭狀裝飾,笛尾雕刻鱗紋,繩孔結上鳳尾狀隧飾,從龍頸至繩孔,用細絲漆鋃成28節,故又稱28節龍頭鳳尾笛。筒音為2= A,稱"正宮調",音域寬至三個八度,低音渾厚飽滿。中音明亮悠揚,高音昂亢激越。吹奏要一韻三波,"真氣出丹田",指法有挑、拍、蓋、抹、稱為龍頭鳳尾指,具有古樸、典雅、莊重的宮廷音樂風味。
潮州小三弦,又名廣弦。是潮州細樂的主奏樂器,也用於潮州“弦詩樂”和廣東漢樂。用質地堅實的烏木製作,琴鼓的框邊寬厚,內腔窄小,故發音更為清脆響亮。通長93、琴鼓鼓面長13、寬11厘米,內腔長6、寬5厘米。琴桿裝置一骨質的活動山口,可上下滑動,以便於轉調。定弦為f.c、f1,音域c—b2。
大鼓潮州大鑼鼓打擊樂指揮樂器之一。潮州大鼓形制古老,上寬下窄,故稱尖腳鼓,敲擊只用一面,規格有大小,一般使用鼓面寬20寸為多。鼓聲通亮鏗鏘,鼓中、鼓邊,鼓沿能發出不同音色,如冬、顛、告等,使用長28厘米直徑2厘米的木槌敲擊、手法有指、搖、劈、挑、刈、划等,形成獨特演奏風格。
深波
曲鑼俗稱小斗鑼,銅質樂器。常用於潮劇"大鑼戲"之中,隨著音樂藝術形式的發展,曲鑼也成為潮州音樂中的打擊樂器之一。以雙鑼同時使用,發音明亮清曠,定音為F調5,與深波同時演奏具有簡單和聲效果,其"鑼花"的陽聲和陰聲的變化交錯最具特色。
號頭用黃銅製作,由可以活動伸縮的三節銅管套接而成。底端的喇叭口向上彎曲,全長112厘米,吹口處有一直徑5.5厘米的圓盤,其中心為一吹氣小孔。喇叭口直徑12厘米。吹奏時,將管身斜舉。吹口緊貼嘴角,以細縮的氣流控制音高。可吹出筒音和兩個八度的泛音。
潮劇戲服,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十分重視身份區別、官階區別和等級區別,並反映在服裝的式樣(款式)、顏色和圖案花紋上。
潮劇
潮劇帽子款式
戲服的圖案和花紋製作,其等級也十分嚴格。比如潮劇的官袍,在胸前及北背各綴上一塊彩綉叫"補子","補子"綉上飛禽,武官綉走獸。文官一品綉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溪、八品鵪鶉、九品黃鸝、無品練雀。六品彪、七品狼、八品犀牛、九品及無品海馬。蟒,實際上是巨蛇,但舞台上蟒袍的蟒,卻有鱗有角,似龍非龍,因為龍是生活中至高無上的形象,舞台上不能綉龍,故綉成非龍非蛇的蟒。蟒的形象也分等級,黃蟒的蟒趾綉五爪,朝臣蟒袍的蟒趾只綉四爪。
潮劇戲服的等級標誌,有嚴格的界限,不能逾越,穿錯了,不但受到同行的鄙視,有時還會到官府治罪。故戲班歷來有"寧穿破,不穿錯"的規矩。
潮劇包公的臉譜。
第三,舞台上的戲服雖然十分重視身份區別,卻無寒暑四季之分,不論是朝官的蟒袍,還是百姓的項衫、短衣,一年四季均可穿戴,並無季之別,這也是潮劇舞台戲服的一個特點。
先前,潮劇常用“雙棚窗”這種形式來搶棚腳,吸引觀眾。一般在角色不多的摺子戲中運用,由兩組演員同台同時表演,如“雙柴房”、“吳漢雙殺妻”等,以顯示該戲班的演員陣容雄厚,唱做齊整。謝吟先生編的文明戲《迎風山》,門內門外有一段雙棚窗,也得到讚賞。
雙棚窗
如《掃窗會》,台左和台右各有一對王金真與高文舉,同時演出,兩組演員唱同樣的曲牌,同腔同調,說一樣快慢的道白,由樂隊司鼓統一指揮,處理節奏感。但形體動作卻要左右對稱,如左邊的王金真向左轉,右邊的王金真必須向右轉;右邊的高文舉右手執扇,左邊的高文舉必須左手執扇。它的好處是適應農村廣場演出,四面八方觀眾都能看到人物;其次是訓練童伶的舞台感、節奏感等。過去只有一些行當較齊全的大班才能演雙棚窗,故有“好戲雙棚窗”的俗語。遇喜慶請戲,若演雙棚窗,還要加倍戲金賞贈。
廣場戲戲台
潮劇初時的演出規制只是席地而演的“塗腳戲”,經過在田野中草草搭台演唱的“摔桶戲”階段以後,才漸次出現戲棚為“六柱”、“九柱”、“十二柱”、“十四柱”……甚至“二十四柱”的“竹簾戲”,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廣場戲的雛形。
固定戲台
如果我們將這兩種戲台同我國其他地方的戲台作一比較,就可以知道,潮劇廣場戲的固定戲台與我國古代戲曲劇場的主要形制如宋代的“勾欄”、清末的“茶園”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即一般均為土台或石台,呈四方形,三面敞開,一面設上下場門,觀眾圍觀。
但潮劇廣場戲的遊動戲台卻真正是潮汕的“土特產”,具有獨特别致的風格。這種遊動戲台最大的優點是構搭簡便而又實用。早期的踮腳戲棚多為六柱,竹竿為架,桐油帆布或谷笪覆頂,木板鋪台,色簾作幕,整體似“廠”字狀。我們從現收藏於潮州市博物館的清康熙年間潮州畫家陳瓊所作《修堤圖》中的“演戲慶功”畫幅中便可以看到這樣的六柱戲棚。及后廣場戲的戲棚沒有根本性變革,所用材料及構搭方式與此類“竹簾戲”大同小異。只是檯子搭得大一些,多為12柱,一般闊、深均為16米,高8米,棚頂改用竹篷,並從“前平后垂”改為“雙瀉水”,竹簾也改用大幅布幕,舞台周圍加用谷笪圈嚴,只露舞台正面,兩側加懸素色帳幛,弦樂和打擊樂從竹簾后移居棚前兩側帳幛后,分開成文武畔(武左文右)。這樣的規格已與汕頭市區大觀園戲院的正規戲台基本無異。在農村這樣簡便的戲棚上能演出與城市戲院規模相當的潮劇。
傳統的舞台裝置
掛竹簾戲台,常在下鄉時使用
掛竹簾棚面
台中垂掛竹簾3幅,司鼓在簾后指揮前台(六柱式戲棚),竹簾頂端安上×××班名的綉金字橫匾。竹簾兩側各垂帳幔一幅(從素麵發展到繡花),稱為"撓揭簾",作演員進出的上下場門。台中擺木桌一隻,竹高椅二隻,披上綉桌圍和椅帔。這種掛竹簾演戲的古老舞台裝置,有元明南戲的遺風。
綉帳幔檯面
綉帳幔檯面,是20年代至30年代潮劇班時興的舞台裝置,俗稱"三門四柱"式綉棚面。台口有一橫貫全台的"外太平框",綉滿紋圖和顯眼的班名字佯。配上垂掛伸縮式的大幕作分場用。該大幕-般皆是商家贈送,均貼上廣告及贈送人名字。
布畫檯面
布畫檯面裝置,在時裝文明戲興起后盛行。全台以布畫硬片立體裝置,仍保留二幅綉簾。台中安上垂卷式的通用布景若干幅,分宮殿、廳堂、閨房、花園、樓台、廟宇、佛堂、市街窮家、山林、溪河等圖象,以適用各個戲里所需的環境。
現代的舞台裝置
經過多次的變革,革除了舊時的勾欄等,現代的潮劇舞台裝置已改成鏡框式舞台,基本適合城市劇院、農村戲台、廣場竹棚等。
側幕共有五道:最前面掛上太平框(外側幕),以墨紅色為優,太平框橫幕綉上金色“×××劇團”名,太平框內是等色大幕(以往的大幕為升降式,現基本為對開式),後面四道內側幕均為墨綠色,第二道內側幕後,掛著天藍色的中幕,亦改成對開式的拉幕,第三道內側幕後,掛著有、桃紅、淺藍、黃色等的紗帳及許多布景,最後一道側幕掛在天幕上,天幕為白色,做幻燈投影景用。
潮劇唱腔結構分為曲牌、對偶曲和唱詞小調三類,構成曲牌板腔混合的唱腔體制
頭板曲牌、二板曲牌、三板曲牌
指專門從事潮劇表演多年,得到群眾認可,有一定著述的潮劇演員。而不是喜歡潮劇久了,年紀高了就可以成為名家的。
洪妙、陳秦夢、邱楚霞、陳麗華、陳楚蕙、陳學希、陳文炎、陳光耀、陳麗玉、蔡錦坤、方展榮、范澤華、郭石梅、李有存、李義鵬、盧吟詞、黃玉斗、黃瑞英、孫小華、黃清城、吳麗君、謝大目、謝吟、許雲波、姚璇秋、楊其國、葉清發、張長城、張桂坤、鄭小霞、鄭健英、鄭仕鵬等。
在新中國成立后,曾先後出現過兩個輝煌的“黃金十年”,期間藝術鼎盛、人才輩出,相繼湧現出藝術精湛、蜚聲海內外的兩代潮劇“五朵金花”。
第一代潮劇“五朵金花”是姚璇秋、范澤華、蕭南英、吳麗君、陳麗華。
潮劇的國家一級演員
潮劇迄今兩位梅花獎得主
18、曾惠剛
潮州市潮劇團:1、唐龍通 2、鄭舜英3、陳潮欽
揭陽市潮劇團:林柔佳
梅花獎得主
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陳學希(《葫蘆廟》)
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怡凰(《東吳郡主》)
生:翁鑾金、陳學希、林初發
旦:姚旋秋、張怡凰、劉小麗
凈:蔡寶源
丑:方展容、陳幸希、陳鴻飛
《琵琶記》(演蔡伯喈、趙五娘故事),是一個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宋代南戲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詞敘錄》中所錄的早期戲文《趙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的故事。可惜這個被稱為“戲文之首”的早期劇本,沒有流傳下來。見的到《琵琶記》,是元代末年浙江人高則誠(高明),根據《趙貞女蔡二郎》重新編寫的。明清以來,《琵琶記》在各地演出中,經過不斷的修改,不同的刊物刻本不下數十種,其中保存、或接近高則誠原本(即元本)的,有陸貽典鈔校的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記》(簡稱陸鈔本),和嘉靖刻本《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記》(簡稱巾箱本)兩種。而揭陽出土的這個抄本,經專家考證,認為是繼陸鈔本和巾箱本之後的第三種“元本”,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也是“琵琶記現存最早的舞台演出本”,“對研究《琵琶記》的版本、文學、唱腔、表演各方面的發展演變,提供了大量的證據”。
出土的《劉希必金釵記》(即《劉文龍》,演劉希必與髮妻蕭氏的故事),是一個在《永樂大典》、《南詞敘錄》等史籍記載已佚的宋元南戲劇本。寫本的末頁有“宣德七年六月口日晨勝寺梨園置立”字樣。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七年,即公元1432年。定本的全題是《新編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劉希必金釵記》是劇本的全稱;“新編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是書坊廣告性的文字,元明小說戲曲刊物刻本,常在首頁上刊上這類廣告式的文字。這段書坊廣告的文字也抄在這個寫本上,說明這個寫本來源於刊物本。
潮劇劇本
這雖是一個寫本,但從文獻價值上來說,卻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國宋元南戲劇本,在宋元時未有刊刻本流傳。明初編纂的《永樂大典》,抄錄有宋元南戲三十三本,但已散失。見到的三個宋元南戲劇本《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是嘉靖年間重抄本。而出土的《劉希必金釵記》,就是繼《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之後,第四本宋元南戲劇本。這是從文獻價值來說。如果從文物意義來說,“是迄今所現的戲曲劇本中,無論是刊印本或是手寫本,都是時代最早的第一個古本”,比被認為我國年代最早的戲文刻本明代成化年間刊物的《白兔記》,還早三十多年,在我國戲曲文獻寶庫中,是十分珍貴的海內孤本。
其中《楊令婆辯本》、《掃窗會》、《鬧釵》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三塊寶石”。
“微型潮劇”鐵枝木偶戲
紙影戲
到二十世紀初,潮州一帶的鐵枝木偶戲班紛紛參照當時的戲劇舞台,改用綉簾作為幕布,台上再擺上小桌子、小道具用於表演,偶身也改用木頭削制,曲調改唱潮劇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戲就初步形成了。
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
由於隨著人們藝術欣賞時尚的改變,演出市場日益萎縮;木偶班大多為半農半藝,是鬆散形業餘藝術團體,對木偶戲的研究傳承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高難表演技藝面臨失傳,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
抗日戰爭時期,潮劇處於衰落階段,原先雲霄縣有30多個班社,到此時只剩下3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潮劇在閩南又得復興,雲霄、詔安、東山、平和成立有縣級專業劇團。60年代,漳州地區專業與業餘的潮劇團發展到近200個。“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劇團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復。1979年、1981年,詔安縣潮劇團先後接待了日本銅鑼劇團及官原大刀夫等國際友人。1982年,劇團還到深圳、廣州等地演出。1989年2月,應泰國黃金豐島慈善發展機構的邀請,東山縣潮劇團首次出訪,時間長達45天,演出《俠女徐鳳珠》、《圍城記》、《秦香蓮》、《妲己亂紂》、《易婚記》、《杜王斬子》等14個劇目,觀眾達50000多人次。
1994年8月,平和縣潮劇團應香港新天地潮劇團邀請,赴港作為期58天的訪問演出。1995年7月至8月,詔安、平和潮劇團、雲霄縣青年潮劇團均應香港聯藝公司邀請赴港演出。同年9月,雲霄縣潮劇團赴新加坡演出《花蕊夫人》、《碧血瑤階》等,10天共有觀眾10000多人。為豐富廣大群眾對潮劇的愛好,1996年6月,組建首家民營潮劇團。1996年元月與8月,東山潮劇團兩度應邀赴香港演出32場;12月,詔安縣潮劇團亦赴泰國演出,一年之內,出訪三次。1997年,4月與8月,詔安、平和、雲霄三縣潮劇團分別赴新加坡與香港地區演出一個月。
卡通潮劇
潮劇名家大師主要有方展榮、姚璇秋、范澤華、吳麗君、張長城、黃瑞英、黃盛典、陳學希、葉清發、劉小麗、張怡凰、吳奕敏、許笑娜、鄭舜英、李玉蘭、吳玲兒、鄭健英、孫小華、王少瑜、林初發、黃映偉等等。
潮劇節目
潮州廣播電視台FM103.1戲曲廣播《潮人潮腔唱潮劇》、《名家教戲》、《梨園大戲台》、《票有好聲音》、《戲里戲外樂翻天》《明星面對面》等。
知名主持
群眾熟悉的戲曲主持有鄭勇、許越、孫麗薇、小土哥、史丹、汪洋、秋英、思敏等。
正字母生白字仔
引人入勝的潮劇從何而來?老藝人們用一句俗語來說明;“正字母生白字仔”。這話從何說起?須從南戲談起。
南戲是南宋時流行於東南沿海的戲曲形式。南戲最遲在明初已傳入潮州,在潮州鳳塘古墓中出土有宣德七年(1432)手抄劇本《正字劉希必金釵記》,這個劇本的行當角色、曲牌腔板都屬於南戲體制,同時也吸收了北雜劇的某些成分,所以題目有“南北插科”字樣。同時在題目中標明“正字”。“正字”就是正音,用官腔來演唱。
明代有潮腔、潮調的稱謂,指的是“鄉音搬演戲文”,這種地方化戲曲在當時是嚴加禁止的。
在明代的潮腔、潮調發展成了今天的潮劇。因此,人們就說這是“正字母生白字仔”。因為如此,潮劇歷來尊正字戲為師,稱正字戲為大戲。
無丑吾成戲
潮州俗語關於丑角的俗語最多。而且把丑角突出到重要的地位。“無丑吾成戲”,就是說沒有丑角演不成好戲。
潮劇剪紙(黃少瓊)
十八棚頭做到全
以前南戲系統劇種擁有18個傳統的基本劇目,稱為“十八棚頭”。我們今天形容一個人對事業的追求不是一心一意,而是每天都想嘗試一種新的工作,往往用“十八棚頭做到全”來形容。
父母無修世,賣仔去做戲
在舊社會,演員的生活十分悲慘,他們“所歇老爺宮,所交大神明”。在戲班中,生活最艱苦的莫過於童伶。童伶是那些家庭貧苦而賣身戲班的兒童。所以俗語說:“父母無修世,賣仔去做戲”。童伶失去人身自由,一切行動包括大小便都要由親丁看管,師父對徒弟稍感不如意都可打罵。童伶不能偷看師父們演戲,有些好的動作也只能偷學,如被發覺,也要挨罵挨打。童伶就是在打罵中學會各門表演藝術。因此俗語說:“戲人賤骨頭,無打不成戲”。又說:“老爺姓雷,戲仔著捶”。
童伶經常要受各種刑罰,對童伶的刑罰,較通常的是打腳腿、打手掌、夾手指、撐眼皮、鎖籠腳、罰跪等,而對於那些不堪虐待而逃跑的童伶,一旦被抓回,所受的刑罰更殘酷。有的連續幾天被吊打,有的捆綁后鎖在箱籠中,不給吃飯,更有甚者是割破肉撒上鹽,俗話說“鼓樂聲聲響,目汁垂垂滴”可以說是童伶的寫照了。
其他
此外,有不少俗語是來自潮劇演出過程中鬧出笑話。如“老老戲做到吾知掛須”,“老老戲做到跋落棚”、“老谷笪就知”、“做三出看不見人面”等。也有反映演出基本功的:“做花旦要會射目箭,做小生要會擎白扇,做烏衫要會目汁滴,做烏面要會扯架勢”;“花旦平勝臍,小生平胸前,老生平下須,烏面平目眉,老丑四散來”。有一些來自戲文內容,如“人身豬哥頭,趕人赴彩樓”源於《彩樓記》,“梟過陳世美”源於《鍘美案》,“梟過金章婆”源於《金花牧羊》,“愛食好魚金針鯧,欲娶雅畝蘇六娘”源於《蘇六娘》。也有一些來自於戲班的,如“靜過老三正”說的就是當時老三正戲班以文戲見長的事。
潮俗好戲之風,由來已久。清康熙藍鹿州《潮州風俗考》載:“梨園婆娑,無日無之……舉國喧闐,晝夜無間。”“無日無之”說明演戲的頻繁性;“晝夜無間”記錄了日夜連演通宵達旦的淫濫程度。舊時村鎮“請戲”,分“日夜戲”與“午夜戲”兩種。前者從上午10時起鼓,至午餐歇鼓;下午3時左右續演,至晚餐歇鼓,晚上7時多夜戲開始,一直演至翌晨天明為止。後者從下午3時左右起鼓,至晚餐歇鼓;晚上夜戲一樣演至天明。
潮汕祭祀游神離不開潮劇
《揭陽縣誌·風俗》載:“仲春祭先祖,是月多演戲;諺謂‘正月燈,二月戲’。”可是辛亥革命以後,宗族祭祖的演戲活動已日見減少,而配合祭神謝神的演戲習俗仍十分活躍。及至抗戰開始,潮汕淪陷,民生困苦,戲班大批流散,這個習俗才大大衰減。
“正月游神戲”
正月在過去農事還不忙,潮汕各地普遍舉行游神的娛樂活動,音樂舞蹈與戲劇活動最為熱鬧。但潮陽卻是“正月游燈,二月游神”。
“三月媽生戲”
潮州、揭陽、汕頭沿海各地遍立“天后聖母”廟。舊曆三月廿三日為聖母神誕,俗謂“媽生”,皆極隆重;演戲謝神,尤以漁民區為甚。
“五月龍船戲”
舊曆五月初五,潮州、揭陽、汕頭各地水鄉普遍舉行賽龍舟活動,有些村社並要請戲湊熱鬧,有的向鄰村借龍舟,也得以戲還禮。
丟彩
丟彩即喝彩,是潮劇觀眾的一種習俗。“競以青蛙白鏹擲歌台上,貧者輒取巾幘衣帶便面香囊擲之,名曰丟彩。次日,則計其所值而贖之,伶人受值稱謝,爭以為榮。”這是乾隆《潮州府志·社會》所記載的現象。清代末期則“隨棚惡少,三五成群,俗謂之交沙客;擲果拋衣,以博小旦一顧,謂之謝目箭。”(王定鎬:《鱷渚摭譚》)喝彩捧場習俗,一直延續到建國后。
方展榮《潮丑藝譚》
梁衛群《知蟬聲幾度》
陳韓星《潮劇與潮樂》
范澤華《舞台內外》
陳學希《踏潮放歌-陳學希藝術之路》
梁衛群《女童伶往事——一個人的潮劇戲班史》
陳詩侯《亦伯軒雜譚》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衝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
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衝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持。
林柔佳,男,1963年生。二級演員,16歲即開始從事潮劇表演,有20多年的豐富表演經驗,擅長老生行當,功底紮實,唱功獨到,水袖不凡,主演過30多台劇目,塑造了許多鮮活感人的舞台形象,曾在廣東省藝術節和戲劇演藝大賽中獲得多個重要獎項。現堅持將表演技藝傳授給青年老生演員,為潮劇的傳承發展不懈努力。
鄭舜英,女,1962年生。一級演員,工青衣兼刀馬旦,從事潮劇表演藝術近30年,主演過40多台劇目,塑造了一系列血肉豐富、富有性格的舞台形象,曾獲廣東省第二屆戲劇演藝大賽金獎第一名,廣東省第十屆藝術節表演一等獎。中央電視台曾拍攝了介紹其藝術成就的專題片《潮劇名旦鄭舜英》。多年來還以自己的豐富經驗,培養了一批批潮劇表演的骨幹人才,為潮劇的傳承發展積極努力。
陳鵬,男,1942年生。14歲即登潮劇舞台演小生,有從事潮劇表演、導演、作曲、司鼓40多年的經歷,對潮劇藝術有全面的把握,經驗豐富,尤其在潮劇音樂上造詣很深,建樹甚豐,不僅掌握潮劇所有的傳統曲牌、嗩吶牌子、弦套、鑼鼓經、作曲技法和演唱技巧,還為近100個演齣劇(節)目設計唱腔和伴奏音樂,並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陳鵬潮劇唱腔作曲選》,省、市戲劇、文藝界專題舉辦了其唱腔作品研討會。多年來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學生眾多,不少已成為劇團的主要作曲者,近年又創辦了“潮州市傳承潮劇藝術中心”,為保護和傳承潮劇藝術不懈努力。
方展榮,男,1948年生。一級演員,工潮醜行當,10歲即入劇團登台表演,有50年的豐富表演經驗,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潮醜人物形象,所傳承潮劇獨有的丑角溜梯功,表演尤為出色,並因此在戲曲界享有盛譽,出版有《潮丑藝譚》專著,豐富了潮醜行當表演理論,還積極帶徒授藝,培養了多名丑角演員。曾獲全國戲曲匯演牡丹獎,上海第七屆白玉蘭戲劇男主角獎等多項大獎。
姚璇秋,女,1935年生。一級演員,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17歲即成為潮劇旦角演員,有50多年的豐富表演經驗,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許多動人形象,藝術造詣甚高,曾赴港、澳、台及東南亞、歐洲、澳洲演出,在海外潮籍華僑華人中有很大影響,尤其在演唱風格上,對潮劇演出藝術更產生了深刻影響。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潮劇團、揭陽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汕頭市潮劇研究傳承中心(廣東潮劇院)、雲霄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獲得“潮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