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神
東南亞信眾在新年或神誕日進行的一項儀式
游神,或稱聖駕巡遊、游老爺、營老爺、游菩薩、游神賽會、年例、迎神、迎年、進香、菩薩行鄉、抬佛、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它喜慶節日里,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裡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里,然後抬出廟宇游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
游神是東亞及東南亞民間信仰的信眾在新年或神誕日進行的一項儀式,在日本習俗中稱為神幸祭。
遊行沿途伴隨有鑼鼓、神偶、舞獅、舞龍、雜技及樂隊演奏等藝陣表演。
在民間信仰和道教的用語中,“境”是指一方神祇所管轄的地方,也就是其廟宇的範圍之內。當巡遊隊伍在其廟宇和信仰範圍內出巡時,稱之為“巡境”;當巡遊隊伍進入到其它廟宇的範圍時,稱之為“繞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
游神
游神,在粵西地區又稱“游老爺”、“游菩薩”,或稱“年例”。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間)舉辦的群體大型祭祀活動。年例禮俗以敬神、游神、擺宗台(做醮亦稱擺醮)、祭禮為核心,並伴以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祭祀活動;主旨是酬謝天地神靈、祖先的恩德,驅邪消災,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游神,在珠三角地區又稱“菩薩行鄉”,眾人抬神像巡遊,繞村一周,接受祈福。據介紹,抬神像的必須是當年結婚新郎哥,寓意喜慶吉祥,通過巡遊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游神,在福州又稱“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游神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動達到高潮。
福建省
游神(迎神)是福州民間元宵節期間的一項風俗活動,縱觀福州閩侯、連江、亭江、長樂等各地的游神。
風俗,各有特色,相互區別,彼此關聯;又與莆田、閩南、台灣地區的“媽祖繞境”,龍岩姑田“游大龍”等一些活動具有相似之處。本文所要敘述的是福州連江縣顏岐的游神風俗活動。
游神是連江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具有濃烈的道教色彩。農曆正月的十五左右,便是游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登龍境巡境游泰山
游神開始之前,村裡各個家族會在自己祖廳擺好貢品,亮起紅燈籠,點起貢香,迎接游神隊伍的到來。到時婦女會在游神隊伍經過的地方“接香”,所謂“接香”,就是在每個神像以及五顯大帝前有人捧著香爐,供人們上香;以及用放鞭炮放煙花的方式來迎接。
游神隊伍的領隊為本村顏氏家族最年長者之子,扛著大型琉璃花燈,走在隊伍的最前端;走在隊伍最後端的是抬著五顯大帝的人群,轎子上面掛著抬轎人所屬的寫有“百子千孫”的燈籠,其前有傳統鑼鼓隊奏樂,後有大鼓大鑼之聲迴旋蕩漾。中間依次是孩兒弟(又稱胖胖弟和胖胖妹)、黑白無常(一高一矮)、四大將軍、太師與書生;他們後面分別跟著不同的“社”的游燈隊伍,有一些“社”是裝扮成“八仙”、“八將”、“七仙女”;值得一提的是,游神與游燈相結合是顏岐元宵節活動最具特色的地方。
由於孩兒弟、黑無常是矮個子,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的比較活潑可愛,孩兒弟是給每家每戶拜年的主角色;而四大將軍等一些大人物,則表現的比較嚴肅穩重,主要表現之一是規定走路步伐為“將軍步”(可觀看PPT作業視頻)。列隊的神靈,以萬世不變的神情巡視著它的“疆土”,保佑著它的村民。從游神隊伍最前端到最尾端相隔數里遠,游燈隊伍的燈火璀璨,從近看首望不到尾;從遠看猶如長龍盤踞鄉間,十分壯觀。
顏岐游神分為正月十二、正月十三兩天晚上,十二為繞境,十三位繞寺。繞境主要是在顏岐本境,按原先計劃好的路線遊行,起點為五顯大帝宮(顏岐禮堂內),終點為顏氏祠堂。繞寺是指五顯大帝回自己誕生的地方——顏岐湖山寺,即最早五顯大帝是供奉在湖山寺里,後來由村裡的人迎回,並供奉在村裡。
福州長樂區游神(迎神)
隨著鄉村社會的發展,游神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記得我小時候去游神,是自己自備花燈,是紙作燈籠,裡面點著蠟燭;要是遇到颳風下雨的話,蠟燭就會熄滅,這給游神隊伍帶來很多麻煩;各神像的衣服也比較破舊,而且大帝的主座是木質的,做工比較粗糙。後來燈籠發展成玻璃做的,對神像的衣服作了更新,對大帝的主座也做了相應的改造。
福州游神(迎神)
時代變化了,社會發展了,可是游神的本質沒有變,其所寄託的願望和意蘊沒有變;這就要求我們後人在繼承和發展民間風俗遺產的同時,還要深入的去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氣息。在個人看來,“游神”這項風俗活動蘊含的文化氣息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游神”是福州民間元宵節期間傳統的風俗活動,是福州民間文化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和福州文化的獨特性。
其次,“游神”活動大大地增加了節日的氛圍,也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活動;這也使得“游神”活動超出了本身作為文化民俗活動存在,突顯出了其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再次,“游神”深深地寄託了人們的願望和期盼:
(1)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避邪,財源滾滾的新年願望。
(2)寄託著認祖歸宗,人丁興旺,社會平安,鄉里和諧的族氏期盼。
(3)具有增強族氏凝聚力和促使人們歡聚一團的向心力。
再次,具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質性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消費需求上;“游神”期間人們花在買煙花爆竹、貢香貢品的錢數不勝數;人們喝酒慶祝,擺設宴席等一些餐桌上的消費也相當巨大;以及一些外地的客人朋友也會慕名而來,親自目睹“游神”實況,這也增加了村裡的旅遊收入。
註:閩台特色游神文化在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和台灣全省最為興盛。其中由於曾經內地發生過某些歷史事件導致目前只有台灣在該游神民俗文化發展方面做得最好,甚至將游神民俗文化推廣至全世界,每年都會舉辦神偶比賽,連國慶節等節日慶典都有游神文化參與在其中。
台灣省
台灣游神
在廟會活動中、除各廟宇神轎外,會有報馬仔、路關、儀仗、藝閣、燈籠、涼傘、陣頭,常綿延數公里之長。各藝閣、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眾組織而成。目前亦有各陣頭資深藝師前往中學、小學、大學或社區傳授宋江陣、十二婆姐、牛犁陣、官將首、八家將等傳統民俗陣頭。
在南台灣盛行王爺信仰,廟會常結合王船醮儀舉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南鯤鯓代天府逢王爺誕辰則有連月的進香熱潮。中台灣則以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最為著名,北台灣則以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誕辰、艋舺青山宮青山王誕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龍峒保安宮廟會等,最為著名。
游神
湛江市及周邊地區在每年新年都會組織游神,當地俗稱“游神舞獅大會”。
跟這方式相差不多的要數潮州卧石鄉的游“三山國王”了。每年的正月初九,鄉民便將廟中的“大王爺”等六尊木雕偶像抬出來,初十全鄉家家戶戶擺牲祭祀,焚香燒元寶。到了十一日,便將神像送回廟中。送回神像時,有的人將神像夾在腋下,有的人將其扛在肩上,還要故意讓神像相碰撞。
在潮汕一帶,游神活動最隆重的莫過於游“安濟聖王”。
明初,潮州人謝少蒼任永昌府官。有一次,當地發生旱災,他開倉濟民,不料觸怒朝廷,被處酷刑。行刑時,夢見一神明暗中庇護,謝少蒼覺得這位神明同王伉廟裡的塑像一模一樣。為了感恩,便將他們帶回潮州。適逢韓江水急,便將神像供置於“青龍古廟”,洪水果然解除。後人感恩,稱之為“安濟聖王”。
游“安濟聖王”時,先擲杯茭選擇吉日,日期一般在元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首先是“洗安路”。“洗安路”的隊伍前頭是馬頭鑼,後面是“肅靜”、“迴避”儀仗,沿著未來要出遊的路線行進,敲鑼宣布出遊日期。洗安路的目的在於掃清路障,驅除妖邪,同時也提前通知各家各戶,各家各戶聞知后,便紛紛大掃除,準備五牲,蒸做甜餜、紅餜桃、發餜、元寶、鞭炮。
經過緊張準備,到了游神這一天,便到青龍廟門前鳴放禮炮。鳴放禮炮后,將安濟王爺及“大夫人”、“二夫人”的神像請進鑾轎,然後舉行“拜起馬”儀式。儀式完成後,由幾名大漢抬神轎遊行。
游神
每班有三或六面彩標,一面大鼓、八面鑼、兩雙鈸、亢鑼、月鑼、小鈸、欽仔、深波、蘇鑼、大小嗩吶、二十八節大笛、揚琴、古箏、木琴、雲鑼、大宛、大提胡等等。神轎經過路段,各家各戶都在門口設祭。
游媽祖神也十分隆重,富豪人家往往向媽祖神像贈金戒指、金項鏈。遊街時候,媽祖戴玉佩金,十分榮耀。民間流傳著不少關於媽祖顯靈來懲惡揚善的傳說。
有一次,有個小偷看到媽祖手上戴著金閃閃的戒指,便把它褪了下來。沒想到,剛跨出廟門時便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走才好,整個夜裡兜著廟子轉。三月春寒未去,等到天亮,廟祝出門一看,小偷被凍得縮成一團,龜縮在廟門口。
又有一善良的老太婆,每日里到天妃神像面前焚香頌願,誠心禮拜。天妃感其誠,賜予老太婆戒指一枚。這天,老太婆焚香完畢,剛跨出廟門,便見地上有一枚戒指。老太婆轉身入廟,在天妃面前擲杯問示,是否可以拿走戒指,得聖杯。於是老太婆便高高興興地拿走了戒指。每當游媽祖神時,圍觀的人都爭擁上前摸神像或者鑾轎,以求得來年好運。
浙江省溫州市,游神(當地人稱為抬佛)種類繁多,最典型的要屬瑞安莘塍廟會及神像巡遊
巡遊隊伍由花燈、舞龍、戲曲人物、踩高蹺、舞蹈隊、健美操、村民軍樂隊等19支隊伍組成的表演方隊,在鄉村巡遊鬧新春,共同祈福風調雨順、百業興旺。
莘塍廟會是民間紀念先賢治水和疏浚溫瑞塘河的祈福活動,始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現已列入溫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四批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莘塍古時遭受颱風、洪水等嚴重自然災害襲擊,先賢們帶領村民,開鑿河流防洪水、抗旱災,莘塍沿河也變成了瑞安富庶的地區之一。據莘塍志書記載,唐貞觀間,先民圍塗農墾,煎鹽開盪,塍堤交錯,故名莘塍,又名新塍。明嘉靖時稱莘塍庄,屬清泉鄉八、十、十一都。
莘塍自古流傳著民謠:“正月初一開廟門,初二拜丈人(岳父),初三拜鄰舍(鄰居),初四拜屋底(自家人),初五圓金,初六上墳,初七無事干,初八燎火盆,初九嬉嬉,初十東堂廟屠大豬。”“東堂廟屠大豬”就是指每年農曆正月初十的莘塍地方廟會民俗活動。
莘塍廟會民俗活動是以保護母親河為主題,由1600多人組成的巡遊隊伍邊走邊舞,洋溢著一派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吸引了眾多觀眾。
瑞安抬佛
長長的巡遊隊伍一路上形成了2000多米的歡樂帶,敲鑼打鼓,舉旗鳴號,沿街走巷,把祝福灑向人間。當晚,莘塍廟會還舉行迎燈活動,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莘塍廟會民俗活動之前,莘塍街道的上村、中村、下村、垟底等村在路口搭起彩門,村民在巡遊隊伍經過的路兩邊高高掛起中國紅綢,大紅燈籠掛遍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村民們還擺上幾桌酒菜,招呼外地趕來看廟會的親戚朋友,體現了莘塍村民的熱情好客。
村民戴學富說,莘塍先賢疏浚溫瑞塘河和治水抗颱風的政績影響久遠,仙浹村、仙浹季村、黃甲浹、仙浹尾水潭、南鎮潭等村名、地名沿用至今。
他說,莘塍廟會所展示的是燦爛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難得的民風民俗,為正月增添了濃濃的年味,滿足了節日期間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儋州:
元宵佳節也是儋州年俗活動的另一個重點。在明代的方誌中,關於元宵活動就有“抬神像出遊”的記載。這一天夜裡,中和、王五等鎮上會舉行“迎神”活動,居民們將常年高坐廟堂之上的神像用轎子抬出,在龍獅的伴隨下,“迎神”隊伍浩浩蕩蕩沿街巡遊,蘊意著神靈將邪惡清掃乾淨,還人間一片凈土。在中和鎮,鬧元宵還曾經有著一個精彩的活動,那就是“燒梅根”。
“梅根”是中和當地百姓鬧元宵的獨有道具,因形似梅花而得名,它由多達十二、三層煙花人物景觀轉馬燈疊扎而成,每一層的煙花代表一種意思。梅根點燃后,在圍觀群眾的陣陣歡呼中,五穀豐登、天女散花、觀音送子等吉祥寓意的畫面自下而上地依次迭落,場面無比壯觀!
在深受東坡遺風影響的儋耳大地,吟詩作賦在民間有著廣泛而厚重的基礎,自寫春聯是最能體現儋州“楹聯之鄉”、“書法之鄉”美譽的民俗活動。春節期間,行走在中和古鎮的街頭巷尾,細細品味著各家各戶自撰自書的春聯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
這些平仄工整、字詞豐饒的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而手寫的書法也有別於印刷體的千篇一律,豪放如大江東去,婉約如小橋流水,粗獷若旭日磅礴,細膩似風拂楊柳,洋洋洒洒,蔚為大觀。
瓊中疍家:
正月十五游神,是疍家人最為隆重的節日了。在正月十五這天,每條漁船都要出資,疍家人自己買來燈籠紙、竹篾等進行扎燈,魚型、船型等各式各樣的燈籠在靈巧的疍家人手中不斷出現。
正月十五那天早上,疍家人要從廟裡將神像抬出來,然後從三亞南邊海路抬著神像一直巡遊到三亞水產碼頭,之後才下船。期間,神像所到之處,要燃放鞭炮,敲鑼打鼓,熱鬧非凡。而附近居住的居民則要焚香祭拜,以求自家一年吉祥。隨著神像的不斷走動,游神隊伍也越來越壯觀。疍家人游神,分為陸地游神和海上游神,以祈得來年打漁、生產雙豐收。
送燈
“送燈”是文昌春節期間一項農村傳統項目,深深寄託著人們在新年伊始祈福於未來的一年中家族吉星高照、添丁發財、平安順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愿。
文昌的“竹篾花燈”在海南非常出名。“花燈”內部用竹片編織,外面用彩紙手工剪裁而成。燈身上印有大大小小的“福”、“壽”、“喜喜(雙喜字)”字和“吉星高照”、“丁財貴壽”、“招財進寶”、“連生貴子”、“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吉利的詞語和詩句,還配上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
“送燈”時,花燈的下部吊著一個長圓形燈籠,在籠底點上一支小蠟燭,燭光一照,極富美感。村民們撐著一盞盞花燈,有寓意年年有餘的“鯉魚燈”、花開富貴的“小花籃燈”、財丁興旺的“大喜燈”,還有形如酒杯的酒盅燈、形似花瓶的瓶燈等。
文昌各地舉行“送燈”活動都沒有統一的時間,規模也不一樣。文昌市會文鎮、重興鎮、文城鎮一帶的規模比較大,一般都在正月初五到十五期間舉行。文昌市會文鎮鳳會村委會書記、主任石良仲介紹,他們那一帶都是從正月初七到十五,以公廟為單位,一個個地方輪流舉行。
每個公廟的範圍大小不一,有些是幾個自然村一個公廟,有些是一個村一個公廟,因此宗族人口也不一,有些大一點的,有一百多戶,五六百人,遊行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時游完燈,再進行文藝表演,等到結束時,天已經亮了。
“送燈”儀式有幾個程序,一般有選“燈頭”、製作或購買花燈、“燈頭”出門前祭祖、出燈、游燈、文藝表演、集體祭祀、掛(燒)燈等環節。
據了解,每年“做年”前,大家都會將花燈準備好。到了“送燈”當天,日落星出前開始點燈。先送到祖靈位上,祈求祖宗掌著一盞盞花燈顯靈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再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以求神仙賜福家人;又送到倉庫、豬圈、井台等處,以求五穀滿倉、打水平安、糧食常吃常有。
神偶是由古代神話人物為原型製作的人偶,有“順風耳”、“千里眼”、“三太子哪吒”等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
神偶(又稱為 神將、將爺、海弟、神童、神明、大仙俑仔、大仙尪仔等),依據神祇的模樣製作的巨大型神祇,是閩台地方游神及廟會民俗不可或缺的陣頭之一,通常配合北管或者鑼鼓來遊行或進廟,只要在各地方廟宇繞境或者廟會活動即會出現。並在宜蘭縣,新北市蘆洲區和桃園市大溪區最為興盛。
註:神偶為閩台地方獨有游神文化的遊行方陣。每位開過光的神偶都代表神明。游神文化及神偶文化起源與福建省,但游神及神偶文化在台灣省發展最為興盛。大仙尪仔為閩南語,神偶的意思。
“大仙尪仔”是神祇的化身,在中閩台地方的廟會及游神時的神偶,“翁仔”即人偶。
• 神將又分為高與矮,高者通稱為大神翁,例如:
• 將軍、元帥、武將類:中壇元帥、二郎神、金吒、黃飛虎、千里眼、順風耳、金雞將軍、玉犬將軍...等
• 高階文官:西秦王爺。
• 地府官員及兵卒:七爺、文武判官、牛頭、馬面、陰陽司。
• 矮者的八爺、鍾馗...等通稱為矮仔爺。三太子、土地公、大小鬼...等稱為童仔。
• 喪葬出殯專用:金童玉女、哭童等 [31-34]
游神
艋舺大拜拜:青山王暗訪
每年農曆10月「迎青山王」的祭典活動,是艋舺一年一度的盛會,也就是俗稱的「艋舺大拜拜」。祭典為期四天,活動包括前二日的暗訪夜巡,第三天的繞境活動及第四天的為青山王誕辰。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陣頭齊聚較勁、神兵神將繞境遊行,信徒聚集膜拜,炮聲樂聲此起彼落,場面熱鬧氣氛熱烈……
游神
相傳清咸豐年間,發生的一場大瘟疫,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漁民,奉請故鄉青山王神像來艋舺,希望藉助神威來弭平瘟疫。罹病者前來祈禱庇佑後,多獲痊癒,於是信徒日增並集資建廟,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青山王不僅被視為可消除瘟疫的威靈,也和城隍爺一樣,有掌握陰間司法、賞善罰惡的地方守護神。
「暗訪」指的是神明在夜間出巡,目的是驅逐邪惡瘴癘、探視民間疾苦及緝捕惡鬼凶神。因夜巡是抓鬼除惡的行動,為了防止惡煞跑進來,早期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且大人會禁止孩童觀看,催促孩子早早就寢。不過,現在就沒有這樣的忌諱惡鬼凶神了。
本篇為紀錄此次祭典活動第二日(國曆12月7日/農曆10月21日)的夜巡行動。活動從下午四點就開始,從青山宮出發,繞行艋舺與西門地區,最後返駕青山宮。
游神
「報馬仔」的裝扮相當的奇特,頭戴斗笠、肩背紙傘、手提銅鑼並穿著草鞋,另外還留有八字鬍、戴老花眼鏡等。
報馬仔的這一身裝扮雖然看起來有點滑,但可是都是有特殊意義的,例如,斗笠與紙傘是讓報馬仔在趕路時可以遮陽避雨,眼鏡是要明辨是非,而兩撇翹起的鬍子宛若燕尾,有著言(燕)而有信之意。
緊接著「報馬仔」的是「土地公轎」,為暗訪夜巡隊伍的帶路使者。
各軒社的頭旗、西燈、彩牌、鼓亭等參禮。
游神
大仙尪仔的身長約有一般人的兩倍高,由一人穿套其中扛抬,邁大步行進,讓神偶雙手呈大幅擺動,以顯示其威嚴。
一高一矮、一白一黑的七爺八爺,為陰間的差使,職責是緝捕惡鬼妖怪,維持陰間秩序,是夜巡暗訪的隊伍中不可或缺的神將。
溫文儒雅、粉面的文判官(圖右),職責是調查人民的品德、紀錄善惡及下定判決,所以可以看到文判官一手持毛筆,一手拿判決書。氣勢威嚴、怒目而視的武判官(圖左),職務為文判官判決後,負責執行犯人罪行,其背後有五方旗並手持刑具。
大仙尪仔的脖子會掛著一串「咸光餅」,這些中間穿孔的圓餅是祈福的平安物,經常可見信眾爭先恐後的討「咸光餅」吃,以祈求平安。
緊隨大仙尪仔陣後的是手持「長腳牌」的「執事隊」。長腳牌上除了書寫神明的稱謂外,還有上肅靜、迴避等字樣。手持銅鑼的「清道夫」,是為神明開道的衙役,沿途清理污物、穢氣及陰間鬼魂。
游神
游神
這裡的「八將團」並非「八家將」,除臉譜、造型與基本成員不同外,動作與步伐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八將團」的動作較「八家將」來的陰柔些。
頭燈、馬頭鑼及哨角隊等,為青山王爺駕前的前導,有指揮、開路,並宣示神明的到來。
游神
為了讓神轎能夠停留久一點,有些廟宇與壇頭會排出哨角隊來接駕,並施放炮火與煙瀑,來達成擋轎的效果。
游神
大仙尪仔一一返回,青山宮內擠滿了觀禮的信眾。
最後青山王也返駕,結束了暗訪夜巡之行。
日本橫濱市中華街游神
媽祖祭
媽祖廟內的儀式過後,在橫濱中華街街區內舉行了頗具傳統特色和聲勢的媽祖神輦大巡遊。為數眾多的華僑華人趕來參加這一當地僑界的祭祀盛事。中華街上以餐飲業為主的店家,紛紛在店頭沿街擺上供奉媽祖的香火瓜果等供品。不少虔誠的媽祖信者還當街列陣,跪迎媽祖神輦,以祈求平安多福。
橫濱中華街的2007年首次“媽祖祭”,吸引了不少來自媽祖香火興旺的台灣島內的信眾鄉親遠道前來助興。他們帶來的護神將軍特色儀仗,以及傳統廟會樂舞“跳鼓陣”,成為巡遊中最為出彩的內容。
頗具中國民間傳統特色的“媽祖祭”,還吸引了無數日本市民前來湊熱鬧。儘管媽祖信仰對他們而言稍感陌生,但看了當街分發的簡介和現場盛況,人們也頗受感染,紛紛為巡遊隊伍喝彩。
2006年三月份剛剛落成的橫濱媽祖廟和橫濱中華街上有百年歷史的關帝廟一樣,已成為維繫當地炎黃子孫同胞之情的有力紐帶。加上不斷增多的日本市民參觀者和各國遊客,香火日漸興旺。今年橫濱僑界新年倒計時活動,以及傳統的“元宵祭”活動,都將主會場安排在了媽祖廟。
關帝祭
這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關帝廟,由在日本打拚的中國人設立。橫濱中華街關帝廟常務理事兼活動組組長謝成發在獲悉本次“東亞文化之都”新年撞鐘祈福活動之後,當即表示了參與的意願。
據中華街關帝廟相關人士介紹,1859年橫濱開港之時,橫濱中華街形成。當時,很多中國商人和手工業者來到橫濱,在外國人居留地開始異國他鄉的生活。早期在橫濱打拚,並在中華街聚集的華僑華人,對中華街經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1862年,一個中國人抱著關羽的木雕像,在橫濱中華街關帝廟現在的地址設立了一個小祠堂,這就是中華街關帝廟的開始。
1871年,在橫濱的華僑華人廣捐善款,關帝廟正式建立。橫濱關帝廟供奉了諸多神明,包括主神關帝聖君,以及玉皇大帝、地母娘娘、觀音菩薩、福德正神。
華僑們背井離鄉,生活的不安無法釋懷,於是關帝廟就成了他們祈求生活安寧和買賣興旺的心靈依靠。
中華街成為橫濱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則見證了從幕府末期開始至今,橫濱華僑華人所經歷的艱難歷程。
橫濱中華街關帝廟經歷多次變遷,1886年進行了修復,1891年完成了大裝修。關帝廟外觀貼琉璃瓦,內部有精巧的雕刻,還專門從香港運來關羽的神體。此後,橫濱中華街關帝廟每年都舉辦關帝廟祭奠和關帝誕活動。
關帝祭祀中,以農曆五月十三關帝誕最為興盛。1876年6月5日,橫濱每日新聞就報道了前一天(6月4日,農曆五月十三)關帝廟裝飾漢高祖八形燈和打燈籠等活動的情形。
在《橫濱繁盛記》(1903年)里也曾有這樣的描寫:“銅鑼和喇叭咚咚鏘鏘熱鬧極了”,展現了關帝祭祀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官署學校病院社寺遊覽商業指南》(1913年)中,也把關帝誕作為橫濱的傳統節日之一列入其中。
1911年4月,中華街關帝廟舉行了關帝廟在橫濱坐鎮50周年的盛大慶典。
2011年7月26日橫濱中華街慶關帝廟落成150周年 上演盛大彩妝遊行
馬來西亞新山市柔佛古廟游神
柔佛古廟主要供奉五位神明,那就是:
玄天上帝(大老爺)(最早進入古廟供奉的神,由潮州幫負責)
洪仙大帝(洪仙公)(左邊,由福建幫負責)
感天大帝(右邊,由客家幫負責)
華光大帝(主神兩邊,由廣東幫負責)
趙大元帥(主神兩邊,由海南幫負責)
此外,另有四幅匾額,即敬贈者為“福建眾弟子”(1873),“廣肇府眾”(1873),“客社眾信”(1874)及“瓊州府眾”(1882),或可推斷眾神進廟時間。廟內尚供奉觀音娘娘,風雨聖者,速報爺,皇令爺及英烈神主牌等。
每年農曆正月廿日眾神出巡,一連三天之游神盛會,為新山市年年循例舉行之盛事。柔佛古廟是新山五幫華人共同膜拜的寺廟,它是早期新山華社力量凝聚的核心組織,正如後期的華僑公所,和目前的中華公會,為新山華裔同胞最高的領導機構。
1922年,柔佛華僑公所成立后,古廟乃由該所管轄,二戰之後,中華公會成立即為中華公會會所管轄,並於1945年起,成立“柔佛古廟管理委員會”,負責古廟事務。
新山中華公會鑒於柔佛古廟具有歷史價值,應獲得完善保存,以作為將來歷史學家對華人在開拓、建設新山歷史之考證。所以,於1981年,便倡議修復古廟,但直到1990年始正式進行修復工作,於1994年8月6日舉行修復古廟開工大典。
修復工程於1995年12月底竣工,歷時18個月,耗資150萬元,如今古廟已煥然一新,雄偉壯觀,屹立於新山市中心。並已於1996年10月20日(農曆九月初九日)舉行眾神回廟登位及開光慶典。
美國費城市唐人街游神
由美國費城市唐人街猴嶼民俗文化中心舉辦的民俗文化節,是費城華埠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動之一。該文化節是福建福州猴嶼地區春節后的傳統祈福儀式,旨在紀念保護猴嶼地區的祖先張氏將軍,同時弘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增強華裔影響力。
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在猴嶼民俗文化中心張文欽董事長和張子愛副董事長的帶領下,從位於13街夾Vine街處的文化中心出發,在10街向南拐,直至Arch街的華埠牌坊下。
遊行隊伍匯聚費城、紐約、大華府等地的猴嶼鄉親。成員們手持花籃、橫幅,有的裝扮成將軍形象,有的抬著載有神尊神像的轎子;民樂隊和舞獅隊奏著舞著,展現中華傳統民俗;西方管樂隊中西合璧,奏響中國民間樂曲,近千人的巡遊隊伍在華埠警察署的護衛下,聲勢浩蕩地走向巨型舞台前的主祭祀區。
備有三牲素果的主祭祀區擺有30餘頂香台,民眾虔誠地在香台前燒香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在將軍的庇佑下國家風調雨順,華埠安寧穩定,百姓闔家幸福,家人身體健康……
【福州“游神”場面蔚為壯觀圖騰崇拜是信仰起源】
游神
比如緊鄰醫科大學的“齊天大聖府”,大概會讓《西遊記》的粉絲們既興奮又困惑:身穿鎧甲,手持金箍棒的美猴王威風凜凜地立於一米見方的神龕中,安靜地注視著信眾們供奉的水果,一旁的榕樹下插滿了香,一面旗幟上寫著“有求必應”。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騰雲駕霧、降妖伏魔;而在福州、閩北以及台灣等地,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則是香火鼎盛的民間信仰。據福州道教協會粗略估計,福州市大大小小的大聖廟多達七八百間。
在福新路上的“如意合心堂”,一尊木質的齊天大聖像即將盛裝出席一場盛大的“信眾見面會”。農曆正月十七的晚上,一百人左右的隊伍將從寺廟出發,用轎子抬著大聖像,一路敲鑼打鼓,走街串巷巡遊大聖的“轄區”。
福州人稱之為“游神”。屆時,沿途的信眾會擺出一桌桌的貢品相迎,許多人還會手捧恭香加入“游神”的隊伍。高潮時的游神隊伍能達到兩三百人之眾,場面蔚為壯觀。
“祭拜大聖是有講究的,所有的貢品必須是素的,比如香菇、豆腐。這不光因為他是猴子出身,還因為他已得道成佛。”“如意合心堂”管委會副主任游翔告訴記者。
福州素以活躍的民間信仰著稱,與有著完整教義的宗教不同,許多民間神明更像是家庭的“守護神”,代代相傳。一些神明曾是本地聞名的善人義士,死後被百姓奉為神明。
如活躍在茶亭、南門一帶的“照天君”信仰,相傳始於唐朝末年,當時一位出家人在兵變前夜,掛紅燈籠於榕樹樹梢,指引民眾逃亡。在他死後,心存感激的福州人封其為“照天君”,為其修建廟宇、日夜香火供奉。
相比之下,齊天大聖的身世卻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游翔說,和“媽祖”、“臨水夫人”這些受到歷朝歷代認可的神祇相比,大聖信仰的相關記載不多,主要靠各個寺廟的口耳相傳,許多傳說都散落在漫長的歷史中。
有記載顯示,早在北宋時期,福州人便開始祭拜猴王形象的“屏山孫老佛”,早於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有學者認為大聖信仰甚至能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猿猴崇拜”。
“閩越之地多山多猴,居住在此的遠古人類對猴子的圖騰崇拜便是大聖信仰的起源,而《西遊記》問世后,神通廣大的大聖形象更迎合了老百姓對神明崇拜的需求,使得這一崇拜愈發盛行。”福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甘滿堂說。
但身世模糊並不妨礙大聖擁有大批信眾。位於屏山的齊天府被認為是福州大聖信仰的“祖廟”,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有超過200家分堂前來認祖歸宗,甚至包括來自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大聖廟。
而對於依賴本地信眾的民間信仰而言,如今最大的威脅來自於社區的老化和舊城改造。鄭悝說,除了廟宇設施的破壞,最可怕的是原有的信眾群體被打散,而遠離信眾的廟宇通常無法延續香火。
如意合心堂在2007年被拆遷,之後被“就近安置”,與原址相比,大聖新的宅邸顯得狹小局促,但游翔認為他們仍是十分幸運的。“很多廟宇都被安置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老照片呈現百年前福州面游神場】
新春佳節,在年味濃郁的鄉村,正月游神的場面總是大夥對年味兒最直觀的印象。
昨日,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蔣濱建就從一組當年美國傳教士在福州所拍的老相片里,找到了百年前福州春節游神的場面。
圖(一)
圖(二)
蔣濱建說,在這組老相片里,有兩張老相片直觀地反映了當年福州人春節游神的場面。一張是1900年的福州古城牆門邊的游神活動場面,從城門中出來的七爺、八爺,抬轎子的游神民眾,和在田間觀看游神場面的人群(圖一) ;另一張,是1911年-1913年間拍攝的戴著七爺、八爺面具的福州人(圖二) 。
蔣濱建說,福州游神習俗到50年代漸廢,80年代以來得到恢復,服裝、道具,以及神像製作工藝進一步創新發展,具有豐富的人文底蘊與藝術價值。現在福州的游神習俗,漸漸剔除掉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成為健康向上、祈求新春人壽年豐、全境平安的美好祈盼,成為福州鄉愁文化的重要民俗內容。
【游神賽會與潮汕】
“游神賽會”,是世界許多民族都有的民俗歡樂活動,時貫古今,域及中外。在歐洲和美洲各地,面向世界的各種狂歡節、遊藝節、民俗大遊行,紛至沓來,應接不暇,繽紛萬象,百技競呈,鼓動了民心,帶動了旅遊,振奮了民族精神。有的甚至已經成為某些小國的支柱性產業。
在中國,自古以來“游神賽會”都是民間習俗、民間藝術、民族文化集中展示與交流的一個載體。據記載,黃帝時期就有“百獸率舞”的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橫掃一切的時候,“到處鶯歌燕舞”之中,舞龍、舞獅、扭秧歌,也還是古代“游神賽會”內容的遺存。
“游神賽會”的根源在鄉村,但精華早巳流入城市,成為孕育城市藝術的溫床。“游神賽會”是兒童的夢想,是成人的樂園,是老人回味無窮的情味,總之,是民族的精神家園。
中國古代社會體制是由天下、國、家、身(個體)組成的。中心是“家”。“天下”是指全民族,是大“家”。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被許多人竄改為“國家”興亡,是不對的。國是指皇朝政權,改朝換代並不是“天下興亡”。中央政府、省府州縣、區鎮鄉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等等,都屬於行政單位,是“官”定的。老百姓從不干預。
民間重視的是基層組織:社會。“人”以名為標誌,由人組成家,“家”以姓為標誌;由家組成族,“族”以祠堂為標誌;由不同的家族組成社,“社”以廟為標誌;由社組成會,“會”以市為標誌;由“市”組成上級機構縣府州。古代的群眾活動,以“集市”為限,超過“集市”的為“集會”,官府就要限制干涉了。大一些的“社”還會根據居住地劃分為“片”,潮汕有的地方叫“約”。由此可知,“社會”原本指的就是百姓的基層組織。“社會主義”望文生義,一定是為百姓服務的主義。現在提出的“三個代表”“和諧社會”,正是符合這個最原始的意義。
“社”既然是以廟為標誌,那麼,團結社區內民眾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游神賽會。游神是標誌神對所轄民眾的關懷,賽會是標示民眾對神的崇拜。游神要在所有街道“游透”,賽會要求全、求好、求新穎,以表達虔誠的敬意。
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沒有“公”字的。國家是皇帝的“家天下”,家族是族長的“家天下”。留給老百姓的公共空間,只有集市和廟宇。也只有這裡才是他們表現美的舞台。因此,在“游神賽會”中,可以說集中了民眾所有的技藝和活力,也託付了全部的記憶和理想。
游神賽會
晚清時期游神廟會照片彩色修復圖
“游神賽會”和民俗節日一樣,是社會的“潤滑劑”。潤滑劑對於國家機器,表面上看似乎可有可無,實際上誰都知道是必不可缺。回想一—下,那段取消了民俗節日的日子,國家機器在“干磨”,經濟崩潰,斯文掃地,社會各階層的關係是何等尖銳,人們之間的關係是何等冷漠。
民俗活動也是民眾奮鬥的“加油站”。在苦難深重的舊社會,下層民眾只有這些民俗活動,才能給他們帶來暫時的歡樂,使他們有點“盼頭”繼續煎熬下去。現代科學發達的國家中,民俗活動仍然被視為是調節勞資關係的一劑良藥。
值得高興的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游神賽會”被掃蕩殆盡的時候,遠離政治漩渦的潮汕地區還保留著“游神賽會”的傳統種子,更可貴的是,保留了潮汕幹部群眾對這些民俗活動的質樸認識。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增長的同時,文化需要也與日俱增,“游神賽會”很快在各地鄉村恢復起來。
在文化部門的指導下,按照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淡會上的講話》精神,剔除封建性的糟粕,發揚民主性的精華,發掘、繼承、改造、提高,很多藝術形式不僅從鄉村走向了城市,甚至走進了全國藝術舞台,有的還走出了國門,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潮汕傳統的民間藝術,更成為海外潮人與母體聯繫的紐帶。
事實證明,“游神賽會”不僅沒有使老百姓的“精神文明”倒退到“萬惡的舊社會”,反而加速了群眾從“迷信”轉向“俗信”。現代的“游神賽會”不僅克服了游神械鬥的弊端,而且成為增進社區感情的強化劑。潮汕地區對“游神賽會”的發揚光大,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貢獻,也是在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活動中的特殊貢獻。用事實改變有人認為“廣東經濟發達,文化淺薄”的誤解。
我在寫出上面這些讚揚話的同時,我相信現在仍然有人認為這是胡說八道。他們仍然把“游神賽會”看成是封建迷信活動。這並不奇怪。以“四人幫”為代表的文化虛無主義者,長期灌輸給基層尋:部的是,“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要純而又純”,絕不允許有“四舊”滲入。這種思想流毒不僅禍害了中國文化,也在不同時期毀壞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
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深層的原因,就有隔斷民族文化歷史這一條。列寧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曾經不只一次地指出:無產階級的文化不可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繼承以往所有優秀文化而形成的,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毛澤東也一再強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文化繼承。可惜,當文化虛無主義乘上“極左”快車瘋狂“橫掃”的時候,他們也都無能為力了。
文化虛無主義是一劑慢性毒藥,滲入到某些幹部頭腦深處,形成了思維定勢,就很難清除了。他們可能對“四人幫”的罪行恨之入骨,但對自己頭腦中的思維定勢卻確信無疑。40年前,當孟超先生提出“有鬼無害”論的時候,就遭遇到幹部們的天然圍攻。他們的“樸素階級感情”,使得他們根本就不想弄懂其中的含義,只要聽到題目就會義憤填膺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共產黨是無神論者,無神論者自然就要與有神論者誓不兩立。
其實,任何馬克思主義的領袖人物從來都沒有這樣提倡過,反而是主張要團結一切“有神論者”,共同前進。憲法上說,公飛‘氣喘啊釣自由,就是你有信教的自由,我有不信教的自由。中國共產黨革命成功區別於以往農民革命的一點是,從來不依賴任何宗教迷信手段,而一旦被“現代迷信”佔了上風,革命事業反而遭遇到坎坷。
認為無神論者一定要與有神論者誓不兩立的觀點是錯誤的,是那些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人,用自己的思維定勢發揮出來的。可悲的是,這種思維並非出於自己真實的感性的思想,而是“為了”討好上級,或者“為了”符合輿論規定而做出的理性的表達。
前些年,潮汕許多農村的“游神賽會”不敢由村幹部出面組織,而由所謂的“老人會”出頭。黨支部書記儘管自己同意,卻要躲在後台。為什麼會出現共產黨的幹部不能與群眾同心同德呢?不是自己不願意,而是怕“上級”,怪罪下來,他們自己缺乏理論思維。因為自從參加革命以來,任何理論都是從“上級”一層一層“批發”來的。上級沒有指示,就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見。如此,我們才能對胡錦濤同志在著名的《七一講話》中,提出要加強“理論的自覺性”的含義,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現代科學認識世界的能力,使無神論者還不能拿它做為武器,去戰勝、擊敗,甚至說服眾多的“有神論者”。在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中國和世界人口中,“有神論者”還是佔了大多數。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還要持續“萬歲”的。即使老的“神”被擊敗了,又會有新的“神”出現。“封建迷信”被消滅了,“現代迷信”又會產生。社會上流行的“888吉祥號”、“企業里供神像”,儘管推行者是現代大公司,甚至是政府某些部門,也還是現代“封建迷信”。封建迷信的標誌是害人,現代封建迷信的標誌是騙錢。
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就是因為它的“多元一體”的特點。中華文化從來都是以“海納百川”的態度融合各種各樣的文化,有人從反面說它是個“大染缸”“大醬缸”也未嘗不可,都說明了它強大的包容性。最後形成中華文化主體的儒、道、釋學說,都具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沒有發生象西方那樣的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我們現在提倡要建立“和諧社會”,安定是和諧的首要條件。要想安定,我們的政治策略,只能是提倡有益的,容許無害的,取締害人的。我們對待“游神賽會”也應該採取這種態度。我在北京和許多地方都曾經驕傲地說:“潮汕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冰箱’,游神賽會就是其中的一個標本。文化工作者如果不把潮汕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那就永遠是不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