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音樂
地方音樂流派
廣東音樂又稱粵樂,原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其前身主要是粵劇過場音樂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約在二十世紀初期,發展成為獨立演奏的器樂曲,流傳到外地后,被稱為廣東音樂。在20世紀20-30年代達到鼎盛,廣東音樂開始在全國流行。
2006年5月20日,廣東音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49。
廣東音樂作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活潑、明快的作品佔了很大比重,抒情、明朗的作品也不少,有一些作品是風趣、詼諧的或富有造型性的,也有些作品是哀怨的或帶有敘事風格的,許多廣東音樂作品帶有一些“民族輕音樂”體裁的特色。二是音樂結構精短、簡潔、集中是其傳統特色。三是調式上常用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的徵調式、宮調式、商調式、羽調式,而角調式較少。在這些調式中,徵調式最為多見。在調式音階上重用微分音7,4的“乙凡調”特性使音樂更具神韻。四是多使用富於特色的五、六、八度音程的大跳,賦予音樂更強的明快、活潑的現代感。五是有許多精巧的加花、變奏、裝飾、滑音手法。
廣東音樂曲式是樂曲的結構形式,是藝術作品形式之一。曲式取決於作品表現之內容,形式由內容而決定。廣東音樂產生多種的曲式結構,其源於表現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所以說,曲式結構的發展,是作品表現之內容變化而來的。綜觀廣東音樂一百多年曲式發展史,走過了沿襲傳統樂曲、借鑒出新、自主創新等階段;經歷過從簡單到複雜、從單調到豐富的過程。它的曲式結構不拘一格,可以說是融會中西,豐富多樣,多姿多彩。概括起來大體有:單段體、二段體多段體、變奏曲體、迴文曲體、串曲體、組曲體和複合樂段曲體等八種。
廣東音樂具有鮮明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的樂種,產生和流傳在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內容很廣,包括粵劇和潮州音樂、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藝等等,及我們的廣東音樂則專指絲竹音樂(小曲)。
在近代,廣東小曲盛行一時,無論是戲曲伴奏、街頭賣藝還是婚喪喜慶都要演奏它,而這種樂隊演奏的樂曲,又叫做“八音”、“行街音樂”、“座堂樂”。廣東音樂的音響色彩清脆明亮、華美;旋律風格華彩、跳躍、活潑;樂曲結構多為短小單一的小品,很少有大型套曲。
1921年以前是廣東音樂的形成時期,它最初形成於清末民初(二十世紀始),發展迅速,不久即風行全國,在港、澳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清末,在廣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流行著不少“過場”——“又名寶字,即絲弦樂隊當無唱曲時,各弦合弄之譜也”、“小調譜”,廣東音樂即在這些民間音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段時期使用的樂器有二弦、提琴(非西洋提琴也,中國樂器,形制與板胡相同,約在明代就出現)、三弦、月琴、笛(或簫)組成,俗稱“五架頭”,又稱“硬弓”。
早期樂曲,音符較散,節奏也缺少變化,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新的特點,在曲調進行中加有多種裝飾音型,稱做“加花”,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活潑歡快。這段時期的樂曲是民間流傳的集體創作,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嚴公尚,是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此段時間的代表曲目有《旱天雷》、《連環扣》、《倒垂簾》、《三潭印月》、《餓馬搖鈴》、《小桃紅》、《漢宮秋月》、《雙聲恨》、《雨打芭蕉》等。
是有廣東人寫的不帶歌詞的譜子,包括珠江三角洲的民族音樂、漢樂、潮州音樂。純樂器的,具有嶺南特色韻味的樂種,也稱粵樂。中西古今結合,自成一格。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旋律亮麗,節奏明快,結構獨特。
廣東音樂是產生於廣州方言區的器樂品種,本世紀初發源於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風行國內外而享有盛譽和眾多的聽眾,其中常聽得到的有《步步高》,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各國家代表隊入場儀式上,就有一段背景音樂放的是歡快好聽的《步步高》,還有像中央電視台每年的《過年七天樂》等節目也把它作為背景音樂。它是以廣東民間曲調和某些粵劇音樂、牌子曲為基礎,吸收了中國古代,特別是江南地區民間音樂的養料,經過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地方民間音樂。
廣東音樂組合樂器主要有五種形式:
硬弓組合: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和喉管(或橫簫),便組成五架頭。
從本地曲藝伴奏形式發展起來的組合:洞簫、椰胡、琵琶(古箏或秦琴)。
吹打樂組合:大小嗩吶為主奏,配上鑼鼓等打擊樂器,或加進其他弦索樂器。
廣東音樂是一種標題音樂,結構上以簡馭繁。它以器樂的豐富音樂和寬廣的音域,以及表現手法的豐富多變,寫景、抒情、狀物,因而地方色彩濃郁,有特殊的藝術魅力。廣東音樂擅長於生活小境的描摹,對傳統的生活情趣無不流露著關注。欣賞它,並不一定要在其中發現重大的社會人生主題,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常常帶給娛樂的感受。
廣東音樂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出現了呂文成、何柳堂等專業作曲家和演奏家,原來的“硬弓”樂隊也發展成“軟弓”。20世紀50年代以來,廣東音樂持續發展。
20世紀20至30年代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專業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何柳堂、呂文成、易劍泉、尹自重等。約在1926年間,受江南絲竹影響,呂文成將二胡引進港、澳,並改用鋼絲琴弦,移高定弦,成為發音清脆明亮的粵胡(又稱高胡)。加入揚琴、秦琴,並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稱為“三件頭”,又稱“軟弓”。後來又在“三件頭”的基礎上加入洞簫、笛子、椰胡等絲竹樂器,樂隊有了擴大,大約在1930年左右樂隊才定型下來。代表曲有何柳堂的《賽龍奪錦》、《鳥驚喧》、《醉翁撈月》、《七星伴月》;呂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獅》、《岐山鳳》、《礁石鳴琴》;尹自重的《華胄英雄》及易劍泉的《鳥投林》等。
抗日戰爭時期,廣東音樂一度陷入低谷,出現了一些低俗的作品,如何大傻的《甜姐兒》、何與年《私語》等。
呂文成
廣東音樂如今所用的樂器有高胡、揚琴、秦琴、洞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為主奏樂器,其中“滑指”是廣東音樂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又分“小綽”、“大綽”、“小注”、“大注”、“回滑”等。主要弦式有合尺調(定弦為52)、上六調(定弦為15)、乙反調(定弦為37)、士工調(定弦63)工乙調(定弦37),各種不同的弦式表現不同的情緒。
《雨打芭蕉》是早期優秀樂曲之一。樂曲以流暢明快的旋律,表現了南國生活的愉悅情緒。曲調運用頓音、加花等技巧,描寫打在芭蕉上淅瀝的雨聲、芭蕉在雨中婆娑搖曳的形態以及人們旱熱逢雨的歡樂。
《餓馬搖鈴》為何柳堂傳譜,原以琵琶為主奏樂器,后改弦樂主奏。樂曲以不穩定的節奏和採用頓音等多變的音型,突出運用si、fa兩音級,惟妙惟肖地展現了餓馬搖鈴的形象。
《平湖秋月》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他曾於金秋時節暢遊杭州,觸景生情,創作該曲。曲中表現了作者對西湖秀麗景色的感受,曲調既採用了浙江的民間音樂,又有廣東音樂的風格,它是中國器樂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 《步步高》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樂譜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樂譜》,是一首頗有特色的廣東名樂,在當時已很流行。旋律輕快激昂,層層遞增,節奏明快,音浪疊起疊落,一張一弛,音樂富有動力,給人以奮發上進的積極意義。
《龍飛鳳舞》,民俗節日中挑著龍燈耍戲的長龍,每每成為中國人對新氣象的呼喚。龍鳳呈祥,是中國人民心目中對美好事物的象徵。樂曲的主題音調採用切分節奏,富有極強的推動性,頓挫有致,若舞者的步態,前邁後撤,輾轉騰挪。小鑼的清爽音色,嗩吶的聲聲鳴唱,彈撥樂器的整齊節奏,共同造成了歡樂的氣氛。
《漢宮秋月》(又名《三潭印月》),中國傳統器樂作品,有不少在長期的流傳和改編后,與原來的曲名相差很遠。《漢宮秋月》原為哀怨之曲,而《三潭印月》已將哀怨之情盡掃。在原傳自北曲的旋律主幹上,大量加入了廣東音樂語言的細微裝飾性華彩,從而使北曲的剛勁綿長,變為粵曲的細膩輕爽。
廣東音樂是流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廣府方言區的中國傳統絲竹樂種,是嶺南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瑰寶。以其輕、柔、華、細、濃的風格和清新流暢、悠揚動聽的嶺南特色備受廣泛的喜愛和歡迎,遍及中國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
廣東音樂有四百餘年的歷史,自明清以來,廣東音樂經歷了萌發期、發展期、成熟期。現有曲名和樂譜可稽的達500多首。
廣東音樂開放性地選擇、吸收外來音樂文化及國內其他民間藝術的有益成分,並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形成了擁有一批傑出的作曲家、演奏家和代表性樂器及其組合的獨特民間音樂品種,因其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美、節奏清晰明快,被國外譽為“透明音樂”,在國內外影響力遠遠超過我國其他民間音樂形式。
20世紀20---30年代,是廣東音樂的鼎盛時期,新的作品不斷湧現,是人才輩出的年代。從創作技法到演奏技法、流行曲目,使用的色彩樂器及至其組合形式,均逐漸向我國內地滲透,全國不少省、市、地區都有廣東音樂不同形式的社團組織,最少也響著廣東音樂的唱片和錄音,曾經被譽為“國樂”,廣東音樂在近代的發展中,無可置疑地發揮過積極的重要作用。廣東音樂與粵劇、嶺南畫派被譽為嶺南三大藝術瑰寶,廣東的三張名片。
廣東音樂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廣東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評論家劉月寧認為:“廣東音樂能夠在較短的歷史時期內形成為一個有旺盛生命力的新興樂種,除其具有優越的歷史、地理、經濟條件外陀自身所獨有的特性——即音樂風格的開放性、放射性、兼容性以及善變性,使其超脫於一般民間音樂的或過於典雅或過於粗獷,或過於呆板的局限,形成了清新明快、活潑優美的氣質,受到人們的特別喜愛,獲得迅速傳播。”
廣東在改革開放后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廣東音樂在形式和內容上卻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加上外來文化的衝擊,致使廣東音樂走向低潮。沙灣廣東民間樂社也隨之步入低谷,廣東音樂這一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失傳,這種狀況在廣東音樂的發源地沙灣至今不但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而且情勢越來越嚴重。
劉英翹,男,漢族,2018年5月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廣東省台山市申報。
陳哲深,男,漢族,1938年5月出生,廣東台山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音樂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台山市申報。
2017年4月28日,台山少兒廣東音樂團成立暨開班儀式在市文廣新局舉行,旨在尋找廣東音樂傳承人,培養更多的廣東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才。
2019年7月8日,台山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大學生黨建和藝術實踐基地(廣東台山)簽約掛牌儀式。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東省台山市文化館、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獲得“廣東音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重要展出
2019年5月1日,由台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文聯、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台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台山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之“多彩非遺·魅力僑鄉——台山市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台山影劇院上演,廣東音樂在其中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