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
撥弦樂器
電吉他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從外型到音響都與傳統的吉他有著明顯的差別。琴體使用新硬木製成,配有音量、音高調節器(琴鈕)以及顫音結構(搖桿)等裝置。配合效果器的使用,電吉他有很強的表現力,在現代音樂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現在多用於歌曲伴奏。
電吉他
結構特徵
一把電吉他從區域上來看,由 琴頭,琴頸,琴身組成(也有少數電吉他採用無琴頭的結構設計,這種情況下調音就需要單獨的裝置)。
組成電吉他的全部零件包括了:木製結構件(琴身、琴頸、琴頭),金屬件(調音旋鈕、琴橋、琴頸調整鋼條、搖把、琴枕等),電器元件(拾音器,旋鈕,換擋開關,6.35mm介面,電路以及其中的電子元件等),琴弦,以及其他一些輔助元件。
琴弦
電吉他一般認為有6根弦,最高音弦(最細弦)被認作1弦,最低音弦(最粗弦)被認作6弦。電吉他琴弦的音高由震動的3要素決定:有效弦長,弦上拉力,材料。
材料,取決於琴弦的選用,但是由於標準化的出現,一般不同琴弦材料上的影響對基音影響不大,往往都可以調節來使其達到一致,而對泛音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可調影響,這也是不同琴弦會提供不同音色的原因。
有效弦長,指的是琴弦被固定住的兩端中間可以震動的部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有效弦長越長,震動發聲音調越低;反之音調越高。在吉他手摁下琴弦時,事實上是將琴弦下壓,使琴弦一側的固定端從琴枕移動到了當前品格的品絲,從而改變了有效弦長。一般來說吉他的有效弦長存在一個標準值,如果硬體上允許,通過調整琴橋上琴弦固定端的前後,可以改變空弦的有效弦長,這對吉他的八度音高低會產生影響。
弦上拉力,指的是琴弦受到的拉力,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弦上拉力越大,震動發聲音調越高;反之音調越低。通過旋轉調音旋鈕,可以改變每根弦的弦上拉力,這也是吉他調音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吉他這一樂器的調音同時受到琴弦和琴頸的影響,如果弦上拉力增加,存在一種可能是:琴弦額外增加的拉力拉動琴頸變形下凹或使琴橋抬起,從而導致其他弦的有效弦長變短而弦上拉力變小,這種變化最終往往會導致其他弦音調整體變低且八度音不準(假設原來的八度音是精準的),這種情況在單搖和雙搖琴上格外明顯。
直接撥響一根弦發出的聲音對應的位置被稱為空弦或0品,從高到低6根弦的空弦音高分別為 E5, B5, G4, D4, A4, E3。存在有7弦或8弦的電吉他(也存在琴弦數量更多或更少的定製電吉他,但極少有量產的作品,亦少有音樂作品收錄此類電吉他的聲音),用於各種不同的風格中。
電吉他的琴弦一般被認為是鋼弦,前三弦(1、2、3弦)為實心鋼絲,后三弦為實心鋼絲外纏繞金屬絲的纏繞弦,纏繞金屬絲的材料多樣,常見的有鎳材料。現代電吉他琴弦常見鍍膜琴弦,即在金屬絲外層鍍一層特殊材料鍍膜(若為纏繞弦,則存在鍍在整體纏繞弦最外層、在纏繞絲上鍍膜后再纏繞兩種形式),常見為鍍鎳,鍍膜琴弦為琴弦提供了額外的獨特音色,但核心功能為提供更順滑的手感和更持久的使用壽命。現在最常見的電吉他弦生產商為達達里奧和Ernie Ball。
雖然有標準音存在,但電吉他的調音常根據曲風、演出效果等進行特殊調整,調整本身隻影響電吉他的音域和每根弦的音,但也間接的改變了彈琴的手勢,從而使某些原本難以彈出的和弦或樂句可以更方便演奏。
琴頭
電吉他的琴頭部分一般由多塊木頭拼接而成,與 琴頸呈一定角度拼接。
以六弦電吉他為例,電吉他的琴頭上會打6個圓孔,一般呈現一側6個一直線布置或兩側各3個2條直線布置,也存在一側4一側2或其他布置方式。圓孔用於安裝 調音旋鈕(Tuning Machines),琴弦的一頭被纏繞在調音旋鈕上,通過旋轉調音旋鈕改變弦上張力,從而改變琴弦的音調。
大部分電吉他的琴頭與琴頸相接位置的表面會開孔,內部可以看到與調整琴頸凹凸用的鋼筋所連接的螺母的一頭(最常見為內六角頭,但也存在外六角接頭),通過調整這一頭螺母的鬆緊可以調整鋼筋的角度,從而帶動琴頸彎曲。存在有一些吉他調整螺母被設置在琴身與琴頸相交位置的表面。
琴頸(Neck)
電吉他上細長的演奏區域為琴頸。一般來說琴頸的各項特徵在描述時不會與琴頭有關,但在製作吉他時往往琴頭和琴頸是整體作為一個成品,出售或安裝在琴身上。由於是演奏時能夠直接接觸到的部分,電吉他琴頸基本決定了電吉他的手感。
影響電吉他琴頸的主要因素包括:長度、橫截面形狀、材料、琴頸曲度等。
長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具體生產的廠商,由於對琴頸長度指什麼範圍內的長度沒有規範的標準,電吉他並沒有固定的琴頸長度標準,但大致上可理解為品格數量越多,琴頸越長,但最終的設計會保證有效弦長標準。
琴頸 橫截面形狀很大程度上影響電吉他的手感。常見的電吉他琴頸形狀都會有自己的名字來形容,便于吉他手無需真正接觸,僅靠翻閱電吉他的參數就能知道大致的手感傾向。除去形狀本身的名稱,電吉他的琴頸一般還會標註1品位置和12品位置琴頸加上指板的厚度,用於進一步描述琴頸的形狀。由於不同品牌、型號在過去生產過大量各種各樣形狀的琴頸,在此不全部羅列。
琴頸材料的區別會影響電吉他的音色,現代則更是出現了幾種木料長板拼接而成的複合結構琴頸。常見的電吉他琴頸材料有楓木、玫瑰木、桃花心木等。
琴頸曲度依靠貫穿琴頸的一條鋼筋(或其他材料的金屬棍)來調整。大部分電吉他的琴頭與琴頸相接位置的表面會有開孔,內部可以看到與調整琴頸曲度用的鋼筋所連接的螺母的一頭(常見內六角頭螺母,但也存在外六角頭螺母),也有一些吉他調整螺母被設置在琴身與琴頸相交位置的表面。通過調整這一頭螺母的鬆緊可以調整鋼筋的角度,從而帶動琴頸彎曲。如果是指板單獨安裝的琴頸,則調整鋼筋是先在未安裝指板的琴頸正面開槽,裝入鋼筋后安裝指板;如果是指板琴頸一體的結構,則需要在琴頸背面開槽安裝鋼筋,最後嵌入一條木條封閉。
指裝於琴頸上的一層木板,是品絲的承載面。由於是指尖直接能接觸的部分,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吉他的手感。雖然被稱為指板,但存在沒有單獨的木板做指板的吉他(如Fender Telecaster)。這類一體式琴頸是一整根木料,品絲也直接裝載在琴頸表面,但這一接觸面仍然被稱為指板,並且各項規格參數仍然遵循普通指板的標準。
指板(Fret Borard)
指板的主要規格參數包括:材料、琴枕寬度、指板曲率等。
指板材料的區別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吉他的音色,並影響手指按下琴弦后的觸感。指板材料的軟硬程度在演奏時會很明顯的感受到,主要的選用取決於樂手的喜好和對音色的追求。[來源請求]一般常見的指板材料有黑檀木(英語:Ebony)、玫瑰木(英語:Rosewood)楓木(英語:Maple),一體式琴頸則指板與琴頸為同一種木材。
琴枕寬度(英語:Nut Width)指的是琴枕垂直於指板中軸線方向上的寬度。用於大致描述指板的寬度。由於指板本身是弧形,因此描述寬度時指的是對應弧的弦長。[來源請求]雖然琴頸(指板)的寬度在琴枕位置最窄,在最高品位置最寬,但不同琴枕寬度的琴頸指板寬度拓寬的速率基本相似,因此不影響用琴枕寬度描述琴頸(指板)整體的寬度。常見的琴枕寬度有:
1-5/8" (41mm):通常意義上的最窄寬度,常見於各類50/60年代的電吉他或對應年代的復刻電吉他;
1-11/16" (43mm):通常意義上的標準寬度,超過30年來都是工業標準,現款Fender American Standard[可疑 –討論]就很接近這一寬度(42.8mm);
1-3/4" (44mm):相對更寬的寬度,被認為相比43mm更為適合Solo演奏,更寬的指板寬度可以使琴弦之間距離加大,從而降低單音演奏時的誤觸率;
1-7/8" (48mm):通常意義上的最寬寬度。
指板曲率(英語:Fretboard Radius)為指板上表面上垂直於指板中軸線方向的曲線的弧度。指板曲率的數值一般是圓形半徑的長度。定義上來說指的是以指板曲率的數值為半徑畫一圓,截取與指板寬度一樣弦長的一段,得到的弧線就是指板表面的弧線[需要更好來源]。指板曲率越小,指板表面越“彎曲”;反之指板表面越“平坦”。指板曲率以英寸為單位,一般常見的指板曲率有以下幾種,由於各個品牌、型號的吉他設計均有不同,以下數據僅供用於抽象理解指板曲率的數值與實際吉他之間的關係:
7-1/4'',常見於上世紀的Vintage Fender,或對應時代的復刻款;
9-1/2'',現款Fender Standard/Elite系列的規格;
10'',常見於PRS、Gibson的吉他的規格;
12'',Ibanez吉他的常用規格;
16'',Jackson吉他的常用規格;
複合曲率指板,目前存在有部分定製公司,提供複合曲率指板的選項。即指板曲率於1品到最後一品會逐漸變化,如Warmoth提供9''到16''的符合曲率指板定製選項,從而可以保證低把位和弦演奏的舒適和高把位速彈的舒適。具體複合曲率的數值取決於不同的定製公司。
品格數量,指的是指扳上品絲或品格的數量(二者相等)。
琴身
與傳統的吉他不同,電吉他聲音的產生、放大不依賴於琴身的共鳴,因此無須設計空心琴體,出於外形、聲學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大部分電吉他擁有實心或半空心琴身。由於有些型號的電吉他琴身形狀十分經典,也常用型號的名稱描述這一琴身造型,如:Gibson的Les Paul, ES-335, Flying V, Explorer, SG和Fender的Telecaster, Stratocaster, Jaguar, Mustang, Jazzmaster。
作為電吉他最主要的部分,琴身涉及的結構、元件、規格信息都比較多,包括:
結構:琴身結構,貼面,琴頸固定結構,琴身槽位;
規格:尺寸,材料,漆面;
元件:拾音器,旋鈕與開關,電路元件,琴橋,搖把,護板,背帶釘等。
電吉他琴身的正面指有拾音器的一面,這一定義僅用於方便想象結構。
琴身結構,在這裡主要說明電吉他琴身的接合方式。電吉他琴身是由1塊或多塊木料拼接而成,木料之間通過專用膠水粘合。使用的膠水為樂器製作專用的膠水,同樣也用在電吉他其他所有需要用膠水粘合的結構部分。傳統工藝中常用的膠水為皮膠,即用動物的皮熬煮而成的粘性物質。從樂器製作的角度來說,皮膠的優勢在於粘合強度高,同時不易滲入木料,不影響木材的聲學性能,並且由於皮膠加熱後會變迴流體狀態,因此當樂器受損后可以通過熱風加熱很簡單的分離粘合的部分,從而替換或維修樂器。但由於皮膠需要上膠前熬煮,且來源於動物,因此現代量產電吉他的粘合基本採用樂器專用的工業合成膠水。一般來說,由於拼接的琴身無法保證各個木料部分聲學特性一致,且拼接處會讓震動受到損失,因此在木材品種級別相同的前提下,拼接的木料數量越少,電吉他音色、延音越穩定。常見的電吉他基本都由一大一小兩塊木料拼接,大塊的木料上會打孔挖槽用於安裝琴頸和琴橋。更廉價的電吉他會選用更多的木料拼接數量,而一整塊木料製成的電吉他已十分罕見,基本都為定製。
電吉他琴身結構還涉及鏤空與開孔問題。電吉他琴身存在實心、半空心、空心等不同的結構。實心電吉他由Gibson最先發明,並且現在也十分常見,這種琴琴身就是實心木料;半空心(Semi-hollow)電吉他的琴身內部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鏤空,這種半空心結構主要目的是通過減少木料,減輕吉他的重量,提升吉他手演奏時的體驗,降低負擔。隨著技術發展,有些半空心結構還提供額外的聲學功能,如加長延音等,但無論如何,半空心結構的電吉他琴身空心部分不會外露,也不直接影響發聲;空心電吉他在形態上類似電吉他,也安裝拾音器拾音,但有完整的共鳴箱和發聲用的音孔。
貼面(Top Wood),電吉他的琴身正面往往會有一層數毫米厚的木材覆蓋,被稱為貼面。貼面起到的主要功能有:遮擋半空心電吉他的鏤空槽,提升美觀性,調整吉他音色。首先,由於半空心結構需要開槽,將空心結構直接暴露在外顯然不是合理的選擇,貼面可以很好的遮擋這些空心結構。貼面本身可以選用有獨特紋路的木料,用於提升美觀性。由於厚度不大,貼面可以將一塊木板從側面切割成兩片,取下后左右拼接,從而獲得對稱的圖案,但即使不是為了美觀考慮,貼面也一般由兩片木板左右拼接而成。貼面由於和琴身緊密粘合,因此貼面的木料對電吉他的音色與琴身主體木料對音色產生著相同性質的影響,只是由於比例下降,影響程度也較為有限。
琴頸固定結構,電吉他琴頸固定在琴身上的方式基本分為三種,螺栓固定,膠合固定,通體琴頸,前兩者都需要在琴身與琴頸接合的位置,於琴身上提前打槽用於固定琴頸,具體槽位的尺寸取決於固定的琴頸末尾固定端的形狀與尺寸。
螺釘固定指通過3至4根螺栓,從琴身背面穿過,釘入琴頸背面。常見於Fender Telecaster, Fender Stratocaster 等吉他。
膠合固定指通過膠水,將琴頸與琴身膠合,固定於特定位置。此種方式相比螺釘固定出現時間更早(木吉他琴頸就採用膠合固定),製作成本更高,並且相對不易於維修。常見於Gibson Les Paul 等吉他。
通體琴頸,指琴頸末端做長做寬之至琴身末尾,並膠合兩塊木料在琴頸的延伸部分,共同組成琴身,琴橋安裝在琴頸的延伸部分。此種琴頸固定方式其實是將琴頸製作成了琴身的一部分,因為連貫的結構,因此在延音上會強於前兩者,但由於成本高昂且難以維修,因此並不常見。
琴身槽位(Routs),在此僅說明電吉他開槽的位置和對琴身開槽的要求,具體設計的元件信息在其他部分說明。
電吉他的一系列電路主要固定在兩個位置:一種為固定在護板背面以及其延伸的空間,這種情況常見於Fender的電吉他,開槽開於對應位置琴身的正面,用於容納電路以及電氣元件。由於所有元件和電路裝置在正面,由護板位置安裝,琴身背面無需再為此開槽或準備護板。另一種為固定在琴身背面獨立開槽的空間內,這種情況常見於Gibson, Ibanez等電吉他品牌,電路的固定槽位需要單獨的護板遮蓋,護板通過螺釘固定在琴身背面。如果選用此種方式,則需要在琴身正面打孔和槽用於將控制旋鈕和開關從下方伸出。對某些電吉他,由於需要用電池為拾音器供電,還需要為電池倉的安裝打槽,一般此種設計會將電池槽打在琴身反面,但也有設計將電池放置在主要電路一起,並不獨立開槽,這種情況下更換電池就需要將電路槽的護板打開。
除去電路布置預留的空間,電吉他還需要在琴身表面開孔,用於安裝輸出介面(6.35mm母介面)。一般電吉他會將槽開於琴身側面,而Stratocaster型琴身則是開在琴身正面斜向打孔。
電吉他琴身正面需要為安裝拾音器提前開槽,拾音器的槽位尺寸取決於安裝的目標拾音器尺寸,但通常會選擇一個較為通用的尺寸以保證可以適應安裝各類拾音器,如部分Telecaster雖然安裝了兩個單線圈拾音器,但護板下方提前準備的槽位足以容納兩個雙線圈拾音器(也確實有安裝雙線圈的Telecaster)。
尺寸,由於電吉他設計個不相同,琴身形狀各異,因此並沒有標準的尺寸一說。重量則或多或少影響吉他手在演出時的體力消耗與活動自由度,更輕的吉他可以帶來更小的負擔,具體每把琴的重量取決於設計和用料。
材料,電吉他琴身的木材選用是影響電吉他音色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見的琴身(或琴身貼面)製作會使用的木料有:梣木(Ash),椴木(Basswood),榿木(Alder),桃花芯木(Mahogany),楓木(Maple) 等等。不同型號的琴身會有常用的木材,如Fender Stratocaster常用榿木,Fender Telecaster常用梣木,Les Paul常用桃花芯木,Ibanez RG常用椴木等,但具體到每個型號沒把琴則沒有固定的木材選用。
漆面(Finish),指吉他琴身表面的漆,起到保護木料、提升美觀性、提升手感的作用。電吉他的除指板以外,其它部分都有漆面,琴頸的漆面在此一併說明。從質感上,吉他漆面分為:清漆(Gloss finish/Varnishes),硝基漆(Stain finish/Lacquer)。清漆視覺上有光澤感,表面光滑類似鋼琴烤漆面,如果演奏時有手汗則有可能出現粘滯;硝基漆視覺上沒有明顯光澤感,類似於細膩的磨砂質感,手感相對更為順滑。不同的漆面透明度不同,有較高透明度的漆面用於琴身,可以透出木材本身的紋路(即使是有色漆也可以由有透明度,顯示出的紋路則為染色后的樣子),在有精美紋路的高級木料以及琴頸上特別常用,完全不透明的漆面則可以顯示漆面自身的獨特色彩,如漸變、褪色、珠光、金屬色澤等不同效果。
拾音器(Pickups),電吉他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用於採集琴弦的震動轉化並為模擬信號(電信號)以便輸出。電吉他一般擁有1~3個拾音器,常見的拾音器有單線圈(Single Coil)和雙線圈(Humbucker)兩種,一般會用拾音器在琴身上的位置來形容拾音器:靠近琴頸的叫琴頸拾音器(Neck),靠近琴橋的叫琴橋拾音器(Bridge),如果是3拾音器的配置,則叫中間的中間拾音器(Mid)。
電吉他上的拾音器可按照工作方式分類為主動拾音器和被動拾音器,其中被動拾音器於1924由Gibson公司的工程師發明,主動拾音器則是由EMG公司於1976年發明。或按照線圈結構分類為單線圈拾音器和雙線圈拾音器,最早的拾音器為單線圈拾音器,為了解決單線圈設計在當時引起的噪音問題,Gibson的工程師Seth Lover於上世紀50年代發明了雙線圈拾音器。拾音器轉化輸出的信號在最終輸出之前仍要經過電吉他電路的處理。常識來說,單線圈拾音器的音色“亮”且“薄”;雙線圈拾音器的音色“暗”且“厚”。拾音器在琴身所在的位置也影響著拾取到的音色,越靠近琴頸,音色越暗、厚,反之越靠近琴橋,音色越亮、薄。
拾音器由導體線圈,被線圈圍繞的多個(一般等於或者2倍於琴弦數量)磁體,以及固定這些零件的框架組成。通過線圈圍繞磁體可以使拾音器形成穩定磁場,磁場使金屬琴弦磁化,琴弦本身也產生一磁場,琴弦產生的磁場隨琴弦震動而運動,導致線圈內磁通量不斷變化,依照電磁感應原理生成對應變化的電動勢。拾音器磁體和線圈的材料,線圈的匝數,磁體和琴弦的距離,線圈的繞線方式以及結構件的材料和樣式都會影響到拾音器的音色。
如果簡化電吉他的電路(從拾音器到控制電路到輸出介面),可以將它看成一個簡單的RLC諧振電路模型,各個元器件的參數影響著電路模型內的R、L、C三個參數,從而影響輸出信號的諧振頻率點,諧振頻率點附近的泛音會被放大(基音則不受影響),遠離諧振頻率點的泛音則會快速衰減。拾音器本身的電學特性影響了拾音器的音色,簡單理解為:諧振頻率點越高,高頻區泛音增益越多,音色越“亮”;反之音色越“暗”。諧振點兩側曲線衰減越快,音色越“薄”;反之音色越“厚”。
旋鈕與開關(Controls),通常電吉他都有數個旋鈕和開關來控制電路的某幾個參數,從而控制輸出的聲音。不同的吉他之間旋鈕與開關的配置、工作邏輯都會有很大的不同,但一般都是由最常見的兩種旋鈕和一種開關組合而成:音量旋鈕,控制電吉他輸出的音量大小,也會影響電吉他音色的失真程度;音色旋鈕,控制電吉他輸出音色的“亮”與“暗”,音色旋鈕的工作邏輯有一次性控制最終的輸出音色,或者分幾個音色旋鈕控制幾個拾音器的音色等不同設計;換檔開關,用於選擇工作的拾音器,換檔開關可以選擇某一個或某幾個拾音器工作,如果有雙線圈拾音器,則可以設計為雙線圈中某一個線圈工作或某一個線圈與另一個拾音器同時工作。音量旋鈕和音色旋鈕實際都是電位器,音量旋鈕通常是對數控制(旋鈕旋轉到一定角度后電位器阻值迅速增大),音色旋鈕則有線性(電位器阻值和旋轉過的角度線性變化)和對數控制兩種。其他常見的旋鈕與開關:切單開關,一般內置在旋鈕內,通過提拉、摁下旋鈕來切換狀態,可以將雙線圈拾音器中的一個線圈關閉輸出,從而模擬單線圈拾音器的音色;斷音按鈕,通過按下一個按鈕來停止電吉他的聲音輸出,但維持電信號的產生,放開摁鈕后則可以馬上恢復聲音,從而實現乾脆的斷音、恢復的聲音效果。
電路元件,在此用以形容除拾音器和開關、旋鈕以外的電子元器件以及其附件,包括:
• 電線:用於元器件之間的連接,通常為雙絞線以起到抗干擾作用;
• 6.35mm音頻介面(大二芯、、非平衡、母介面):用於連接大二芯6.35mm線材,向外輸出電吉他的聲音信號;
• 電氣元件:電容、電阻、電感等元件,用以調整電路參數,改變輸出信號;
• 屏蔽:為保證不受干擾影響,電吉他琴身槽位內還會準備一層屏蔽層,用一層導電材料完整的包裹槽位內壁,起到電磁屏蔽的作用,屏蔽層可以是一層薄的金屬箔(常見為銅箔因為電阻率低)或者特製的導電塗料,屏蔽層如果有沒有覆蓋到的漏洞則會導致外界干擾信號使電吉他出現雜音和雜訊。
• 接地:電吉他電路元件最終需要在琴身內部接地,一般做法是將接地線連接到一顆螺釘上,並鑽入琴身的木頭裡實現接地,屏蔽層由於直接貼在木質琴身上,無須特殊接地。
以結構來分
琴柄是以四個螺絲鎖在琴身上的.此類琴以Fender為代表.
琴柄是以粘膠予琴身結合的.此類琴以Gibson為代表.
琴柄整支通到底,琴身是由兩塊木頭將其夾住而成.此類琴以Carvin出的較多,ESP早期也有很多,但成本的增加,或許製作技術的困難,已較少見.
琴體可摺疊拆卸的旅行吉他,以ALP為代表。
以材質來分
指板的材質:除了少數合成材料外,可分為楓木(maple), 紫檀(rosewood, 又稱玫瑰木), 及黑檀(ebony).
琴頸的材質:大多數是楓木及桃花心木(mahogany).
琴身材質:這就多了。絕大多數Fender形式的吉他用赤楊木(Alder), 有一些用椴木(Basswood), 絕大多數Gibson形式的吉他用桃花心木上面再貼一片楓木.白楊木(Poplar)性質和赤楊木(Alder)很像,所以也常被採用;梣木(Ash)也常被用來做琴身;近些年也有部分金屬材質吉他。
以拾音器來分
以拾音器來分可分為單線圈及雙線圈兩種,以它們的電路來分,又可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種.
雖然電吉他的外形、顏色、風格各有不同,但通常以拾音器的數量和排列分成以下四種:
撥片
LES PAUL (萊斯鮑爾型)拾音器:雙雙
HYBRID (混合型)拾音器:單單雙或雙單雙
LEAD (主旋律型)拾音器:一個雙拾音器
以電吉他的琴橋來分
以電吉他的琴橋來分,可分為固定式及浮動式。
按照音學發聲類型
分為無共鳴箱實體琴體與有共鳴箱音孔琴體。
按照演奏方式類型
分為固定琴橋吉他、單搖吉他與雙搖吉他。
其他
其它有關電吉他的分類,可以依據指板的寬度,弦長,指板的弧度,及琴格的大小來分。
檢查外觀:查看吉他琴頸是否平直,外觀是否有裂痕,尤其注意琴頸和琴體連接處。
音準檢查:將電吉他調成標準音,可先用校音器調,調弦時應注意弦是否牢固地繞住卷弦器的軸上。第一次校音后應用手稍用力拽幾下弦后,再校一下音,反覆幾次后,檢查音質是否和正常的音質的一致,按弦是否輕鬆。
檢查噪音大小:進口品牌的電吉他一般裝的都是較好的琴弦,試琴時盡量將已銹的弦擦凈,然後將電吉他接到較好的吉他專用音箱上,手不觸弦時噪音越小越好。
最後檢查電子琴配件是否齊全。
買電吉認準品牌是很重要的,首先從外觀來看是否美觀、質感如何,另外從理性的角度考慮最重要就是木材了。可以從木頭的顏色、紋路等來判斷。常見用來做琴身的木材大概有 Ash、Alder、Mahogany、Basswood、Maple 等等。
木材特性常見於:
Ash 音色清楚明亮,通常是淺褐色有深而大的紋路。通常不會太重。Stratocaster、Telecaster
Alder 較Ash 輕,有豐富的音色,中低頻的共鳴不錯。也是淺褐色有較細的紋路。Stratocaster、Telecaster
Mahogany 算是相當重的木頭,音色豐富甜美,中低頻明顯。通常是紅褐色帶有黑色細紋。Les Paul、PRS
Basswood 很輕的一種木頭,顏色白皙幾乎沒有班點細紋。中頻明顯是他的特色。Ibanez Jem 系列
Maple 音色清楚明亮,高頻表現很好。但重量太重,通常是一層薄片貼在Body 上( Top ),會有美觀的紋路。常見的有Flame ( Curly )、Quilted、Bird's
Eye 幾種,或是沒有特殊紋路( Plain )的。
網上購買
如今,流行網上購物,如果看準了某著名品牌的電吉他,在線購買也很方便,但關鍵的是品牌,看準了型號、編碼會更輕鬆省事省錢。
電吉他
如何來定位高檔電吉他呢?你也許會以價格作為評判的標準,然而事實上遠非如此。
卷弦器
在國外有些廠商為了迎合那些挑剔的近似於鑒賞家的吉他手的特殊要求,開始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做吉他。(我們這裡所說的量身定做並不是指他們的簽名系列吉他。)他們的方法是把吉他手請到公司內,一邊製造一邊讓吉他手提出改進意見,這樣製造出來的吉他雖然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但是這一做法已經成為了一個高檔電吉他市場的普遍趨勢。當然他們之所以這麼考究也是出於對那些專業人士需求的考慮。這樣的吉他經過某些方面的簡化調整就變成了我們在琴行中能見到的高檔吉他,比較好的例子就是Ibanez公司的Jem系列。這個系列的電吉他在每一年都會對琴的外部做一些改動而出品一個新的型號,這樣的舉動當然是出於對那些Steve Vai樂迷需求和Jem琴愛好者收藏的考慮。當然這種方法不只是Ibanez公司在使用。
然而在國內高檔電吉他市場品種的選擇餘地並不豐富,許多人想要的品牌與型號在國內根本無法尋覓。所以國內許多人選擇了從國外郵購或者請人從國外代購的方式。同時國內沒有分期的付款方式,這也制約了高檔電吉他的銷售。對於大多數經銷商來說高檔電吉他並不是他們主要的盈利手段,但是經銷高檔電吉他會大大提高琴行的形象,同時會吸引許多顧客。
EMG拾音器
製造廠商對此類客戶也有一套敷衍的對策。一般對電吉他了解的客戶為了能保證它的音質,他們都會關注琴身上的拾音器,廠商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在這個檔次上用的拾音器一般都是Seymour Duncan、EMG、Dimarzio的中低檔系列或是合作開發的拾音器,買家一般是不會注意到這麼細的,他們只想在拾音器上看到自己喜歡的廠牌標籤。在琴橋、調弦鈕上,廠商也使用了和高檔電吉他無異的高級品,即便是這樣他們的中檔系列仍可將價格控制在4000~5000元左右。什麼使如此“高貴”的吉他貶值的呢?答案很簡單:木料的選用和做工。電吉他琴身上的木頭並不只是起裝飾作用,聲音的好壞與木材的選用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講製造中檔琴選用的木材都取自亞洲,然而這些(楓木、椴木、桃花芯木等)木材未必就能比你家的高級實木地板的木料好到哪去。試想用一些樣子貨來製造對聲學要求嚴格的樂器能得到什麼樣的音色?並且就是同種的木材也有優劣之分,最簡單的就是你看看5000元錢上的雀眼楓木上的“雀眼”密度和萬元琴上同類木材能否畫等號,這樣你就不得不感嘆“一分錢一分貨”這條黃金定律了。做工精度上的差別就更加明顯了。精工製作和大批量生產對於任何樂器來說都會帶來音質的天壤之別,比如說琴體和琴頸接合處的嚴密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琴的整體共鳴,這些聲音會被拾音器直接拾取,然而做工相對粗糙的中檔吉他整體共鳴不好一直就是一個弊病。這個問題是無法用工業生產的方法解決的。
在1920至1930年間有人試著將不同的pick-up 拾音器裝在吉他上。 rowe-deamond公司第一個發明出可以夾在吉他音孔上的拾音器,但真正發展出“電吉他”的應屬Gibson。早期“空心電吉他”只是將一個拾音器裝在有著拱形面板, f型音孔的鋼弦吉他上,Gibson在1935年推出es-150,即是“空心電吉他”,這種吉他可以完全當做一個空心吉他來使用。拾音器只是用來放大它的聲音的.此種吉他的最大缺點是有著很強的feed-back回授效應,也就是說在使用時常會產生不需要的聲音(ted nugtnt早期所使用的bird land即是此種吉他,但ted nugent能控制此種回授而成為他的演奏技巧之一)。 Gibson後來在1985年後出產所謂”半空心電吉他” e335,此型有著比最早期空心電吉他較薄的共鳴箱,而且在弦枕下墊一木塊以減低回授效應,此型吉他大受爵士樂吉他手的歡迎,像b.b king的吉他"lucile”即為此種琴型。
真正能稱為“電吉他”的應屬實心的吉他,此種琴完全靠拾音器及擴大器去發出聲音,而不是靠共鳴箱.電吉他的起源是受在1920年以後大受歡迎的“夏威夷”吉他的影響,夏威夷吉他是沒有共鳴箱的,所有的弦和拾音器都是固定在實心木塊上的.此琴沒有回授的問題,鄉村樂隊紛紛用它來做獨奏的樂器,直到現在仍是鄉村音樂中不可缺少的利器。
早期夏威夷吉他及空心電吉他都是用很重很大的拾音器,Les Paul是所有想設法改良此笨重的拾音器人中的一位,可是不論他用什麼樣的拾音器都不能解決回題。在看到發明大王愛迪生所發明的實心電小提琴后,他想到使用實心的吉他。1941年他說服epiphone吉他公司讓他在周日使用工作房,他將一把epiphone的f孔空心吉他切成兩半,再將一塊實心木塊貼在中間,然後將兩個拾音器固定在這塊實心的木塊上做成了有名的“log"吉他,他發現回授的問題再也沒有發生了。在接下來的幾年Les Paul想把他的想法推銷給gibson吉他公司,但Gibson一直沒有興趣,直到1950年Gibson才答應生產由Les Paul所設計的吉他.1952年這種以les paul為名的實心電吉他開始問世,一直到歷久不衰。les paul吉他當初是為爵士樂設計的,但後來的吉他手發現les paul是彈重金屬的絕好吉他。從早期led zepplin的Jimi Page及kiss的Ace Frenley到guns'n'rose 的slash都是以用les paul吉他而出名,這又是les paul始料不及的。直到現在,Les Paul吉他仍然是最好的電吉他之一,這一型號對電吉他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雖說les paul的“log”吉他是世界上第一把實心電吉他,但leo fender在1948年所推出的broadcaster卻是世界上第一把上市的電吉他。leo fender年輕時本來以修理收音機為嗜好,但1930年以後他以幫人修擴音器及收音機為生,在1944年他和當時生產夏威夷吉他'lap steel”有名的rickenbacker吉他公司的僱員'doc'kauffman組成k&f公司並開始生產k&f lap steel及小的擴音器。在1946年以後leo fender決定擴大營運。於是離開k&f公司自己成立了fender electric lnstrument company。1948年,fender推出了第一把電吉他broadcaster,從此改寫了吉他的歷史。與此同時,還推出了super amp。此處不詳細講述。
bass吉他
strat自從推出后大受歡迎,fender公司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可是leo fender卻因為醫生誤診以為自己得了絕症,活不了多久,在1965年他將fender公司賣給了cbs(哥倫比亞傳播公司)。可是他在次年換了一個醫生后,病就好了。大多數的吉他手都認為fender自從落入,cbs之手后品質就會大降,因此在cbs以前製造的fender大為搶手;fender後來因為製作成本愈來愈高,遂將生產線移至日本及韓國,但fender吉他銷路更差,終於,cbs公開拍賣fender公司,由原fender員工所組成的股東買下。從此fender又開始在美國生產,並且業務蒸蒸日上.新的琴型不斷推出,品質良好,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雄風。leo fender本人在痊癒后與fender合作了一段短時間后和music man吉他公司又合作了一段時間,最後和g&l公司合作設計出一系列和strat及telecaster類似的吉他。1992年初,leo fender病逝,一代吉他宗師現代電吉他之父所發明的strat及tele吉他在這半個世紀不知造就了多少電吉他手,也改變了整個音樂的形式,可以說沒有電吉他就沒有搖滾樂,更別提重金屬了。
值得一提的是leo fender的另一傑作-bass吉他,在1940年時bass手一直是彈有著非常大的音箱的double bass。隨著音樂的需要,有人開始將拾音器放在double bass上,以此來擴大bass的音量,可是巨大的double bass使用及攜帶起來非常的不方便.有鑒於此,leo fender發明了第一把bass吉他,並在1951年問世。此bass 吉他叫做precision bass。剛出的bass和telecaster差不多,但不久就改成了strat的樣子而且直到今日都沒有什麼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