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鎮

四川省萬源市下轄鎮

官渡鎮,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地處達州市北部,東與花尊鄉相連,南與曹家鄉、太平鎮、長石鄉交界,西與陝西鹽場鎮為鄰,北與梨樹鄉接壤。全鎮行政區域面積79.73平方千米。

1950年1月,成立官渡鄉。1968年11月,改名前進公社。1994年12月,官渡鄉改官渡鎮。2018年末,官渡鎮轄區戶籍人口14861人。截至2020年6月,官渡鎮下轄2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平安街146號。

2徠011年,官渡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63元。截至2018年末,官渡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歷史沿革


官徠渡鎮
官徠渡鎮
清屬太平縣五保。
民國三年(1914年),太平縣改名萬源縣一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紅軍入川建官渡鄉。
1950年1月,成立官渡鄉。
1958年10月,改為團結公社。
1968年11月,改名前進公社。
1973年5月,又改名官渡公社。
1983年3月,官渡公社改官渡鄉。
1994年12月,官渡鄉改官渡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下轄官渡、清明2個社區;青岩壩、水田壩、二溝河、瑪瑙溪、胡家壩、諸葛壩、項家坪7個行政村,下設7個居民小組、5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官渡鎮下轄2個社區:官渡社區、清明社區;13個行政村:瑙溪村、諸葛壩村、項家坪村、二溝河村、斑竹溪村、池家壩村、杜家溝村、判竹壩村、三合面村、皮窩村、后河源村、褒子坪村、杜家壩村,鎮人民政府駐平安街14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官渡鎮東與花尊鄉相連,南與曹家鄉、太平鎮、長石鄉交界,西與陝西鹽場鎮為鄰,北與梨樹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79.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官渡鎮地處大巴山腹心地帶,大巴山山脈向南延伸折皺地帶;地形分為高山、中山、平壩、山谷、淺丘;境內最高點海拔2380.4米,最低點海拔678米。
氣候
官渡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差異性大;多年平均氣溫14.6℃;無霜期年平均235天,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
水文
官渡鎮境內河道屬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后河、瑪瑙溪、二溝河,境內長18千米。
自然災害
官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風災、雹災等。 

自然資源


官渡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鐵、石灰石等,石灰石儲量最大,森林資源豐富;2011年,官渡鎮有耕地面積7712畝,林地面積92056畝;林木覆蓋率68.5%。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515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00人,城鎮化率39.6%,另有流動人口1200人。總人口中,男性8364人,佔55.2%;女性6788人,佔44.8%。
截至2017年末,官渡鎮常住人口為9800人。
截至2018年末,官渡鎮戶籍人口為14861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官渡鎮農業總產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011年,生產糧食5886噸,其中玉米1650噸,水稻1100噸,馬鈴薯175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蔬菜。官渡鎮油菜種植面積1060畝,產量154噸;蔬菜種植面積2752畝,產量3000噸。
官渡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7600頭,羊飼養量3000隻,牛飼養量1800頭,家禽飼養量2.4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1349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8500畝,其中防護林1600畝,經濟林69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活立木蓄積量2.5萬立方米。官渡鎮水果種植面積400畝,產量600噸。

工業

官渡鎮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和水泥生產、銷售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6.4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9%。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0.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商業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有商業網點183個,職工27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9%。
財政金融
2011年,官渡鎮地方財政收入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80萬元,增值稅164萬元,企業所得稅86萬元,個人所得稅17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10%、1.2%。人均財政收入270.1元,比上年增長8%。2011年末,官渡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1億元,比上年增長4%,人均儲蓄702元,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9%。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人身險保費收入100萬元,比上年增長42.8%。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560人,專任教師15人;有小學4所,在校生1002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508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有各類圖書室和農家書屋8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藏書3萬餘冊;文化休閑網吧4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1個;有專業衛生人員32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官渡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官渡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50戶,人數971人,支出120.9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103.8元,比上年增長7.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8人,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8人,支出10.4萬元,比上年增長7.1%;農村醫療救助10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4人次,共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12.7%;農村臨時救濟500人次,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28.6%。
截至2011年,官渡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4.1萬元。社會福利費2萬元,比上年增長11%。新增就業人員230人,有4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人,全年共幫助2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官渡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1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8000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600件,征訂報紙1200份、期刊1500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9個;有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有行動電話用戶65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95%;光纜線路總長40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600個,寬頻接入用戶400戶。 

交通


官渡鎮已形成由公路、鐵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官渡鎮客運總量760萬人次,貨運總量1272萬噸;在襄渝鐵路Ⅰ線、Ⅱ線境內均長4.5千米。有達陝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4.5千米,雙向4車道,設進出口1個;有210國道過境,境內長13.6千米;有302省道過境,境內長3.4千米;有鎮村級公路5條,總長84千米,停車場2個,客運站1個,月均發送120餘輛小客車,日客運量1000次。 

文化


地名由來
官渡鎮因歷史上川陝兩省官員每年農曆十月初二在兩省交界的滾龍坡廟內共謀防事,四川官員需在祝家渡登舟過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