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

張打油作品

《詠雪》是唐朝詩人張打油所作的一首打油詩徠。這首詩用了白描的手法,形象而風趣地出雪中景物特點。

作品原文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白狗身上腫”是說白狗身上落了厚厚一層雪,看起來象腫了一樣。
2江上、井、黃狗、白狗

白話譯文

大雪把整個江山染成了一片白色,只有屋前的那口井成了一個黑窟窿。
在雪中追逐的黃狗和白狗,黃狗身上染成一片雪白,而那隻白狗身上堆起了雪,似乎變得腫了起來。

創作背景


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漫山遍野,一片雪白。和張打油同村的老百姓見如此好雪,十分高興,他們紛紛來到張打油家中,要他以“詠雪”為題作詩。張打油見左鄰右舍冒雪而來,心中非常高興。他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和奇異的雪景,取來紙硯筆墨,凝神沉思起來。這時,村上的一隻黃狗和一隻白狗追逐而來。他見景生情,揮毫寫成這一首詩。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首句寫大雪覆蓋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人看雪景,視野模糊,在白茫茫一片之中,只見井口開了一個“黑窟窿”。江山極大,井口極小,首行兩句,以江山之白對照井口之黑,看似“荒謬”,對照卻極鮮明。三四兩句寫黃狗與白狗在下雪時候的變化,更是具體生動,別饒“奇趣”。
全詩觀察獨特、比喻恰當、形象鮮明、表達準確,雖通篇沒有一個“雪”字,雪的形象卻躍然紙上。

名家點評

現代詩人劉大白舊詩新話》:可佩可驚。
華中師徠范大學教授何金松《天地寫真》:把大雪造成的景象寫得活靈活現。

作者簡介


張打油,生卒年不詳,唐開元時(公元731~741年)南陽( )人。傳唐朝時有一個叫張打油的農民,善於調侃寫詩。後世人將這種調侃風格的詩稱為“打油詩”。